substr时间复杂度

时间: 2023-10-25 15:27:00 AIGC 浏览: 272
substr函数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是要查找字符串的长度。这是因为substr函数需要遍历整个要查找的字符串来获取指定位置和长度的子串。因此,substr函数的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字符串哈希算法](https://blog.csdn.net/Sti1lWater/article/details/120958567)[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2"}}]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50%"] - *2* *3* [字符串匹配之KMP讲解 及 与C++string类中的substr()的时间复杂度比较](https://blog.csdn.net/m0_61409183/article/details/126267256)[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2"}}]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50%"] [ .reference_list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题目描述 小明正在学习一种新的编程语言 A++,刚学会循环语句的他激动地写了好多程序并 给出了他自己算出的时间复杂度,可他的编程老师实在不想一个一个检查小明的程序, 于是你的机会来啦!下面请你编写程序来判断小明对他的每个程序给出的时间复杂度是否正确。 A++语言的循环结构如下: F i x y 循环体 E 其中F i x y表示新建变量 i(变量 i 不可与未被销毁的变量重名)并初始化为 x, 然后判断 i 和 y 的大小关系,若 i 小于等于 y 则进入循环,否则不进入。每次循环结束后 i 都会被修改成 i+1,一旦 i 大于 y 终止循环。 x 和 y 可以是正整数(x 和 y 的大小关系不定)或变量 n。n 是一个表示数据规模的变量,在时间复杂度计算中需保留该变量而不能将其视为常数,该数远大于 100。 E 表示循环体结束。循环体结束时,这个循环体新建的变量也被销毁。 注:本题中为了书写方便,在描述复杂度时,使用大写英文字母 O 表示通常意义下 Θ 的概念。 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第一行一个正整数 t,表示有 t(t≤10)个程序需要计算时间复杂度。 每个程序我们只需抽取其中 F i x y 和 E 即可计算时间复杂度。注意:循环结构允许嵌套。 接下来每个程序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正整数 L 和一个字符串,L 代表程序行数,字符串表示这个程序的复杂度,O(1) 表示常数复杂度,O(n^w) 表示复杂度为 n w ,其中 w 是一个小于 100 的正整数,输入保证复杂度只有 O(1) 和 O(n^w) 两种类型。 接下来 L 行代表程序中循环结构中的F i x y或者 E。 程序行若以F开头,表示进入一个循环,之后有空格分离的三个字符(串)i x y, 其中 i 是一个小写字母(保证不为n),表示新建的变量名,x 和 y 可能是正整数或 n ,已知若为正整数则一定小于 100。 程序行若以E开头,则表示循环体结束。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共 t 行,对应输入的 t 个程序,每行输出 Yes 或 No 或者 ERR,若程序实际复杂度与输入给出的复杂度一致则输出 Yes,不一致则输出 No,若程序有语法错误(其中语法错误只有: ① F 和 E 不匹配 ②新建的变量与已经存在但未被销毁的变量重复两种情况),则输出 ERR。 注意:即使在程序不会执行的循环体中出现了语法错误也会编译错误,要输出 ERR。 【数据规模与约定】 对于 30% 的数据:不存在语法错误,数据保证小明给出的每个程序的前 L/2 行一定为以 F 开头的语句,第 L/2+1 行至第 L 行一定为以 E 开头的语句,L≤10,若 x、y 均为整数,x 一定小于 y,且只有 y 有可能为 n。 对于 50% 的数据:不存在语法错误,L≤100,且若 x、y 均为整数,x 一定小于 y, 且只有 y 有可能为 n。 对于 70% 的数据:不存在语法错误,L≤100。 对于 100% 的数据:L≤100。 我的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t; struct _ { char id; int st; // 0不可进1常数2n }; stack<_> k; bool idsame(char id) { stack<_> tk=k; while(!tk.empty()) { if(tk.top().id==id) return 1; tk.pop(); } return 0; } signed main() { scanf("%d",&t); while(t--) { while(!k.empty()) k.pop(); int n; scanf("%d",&n); int goal=0,len=0,maxn=0; char tmp; cin>>tmp,cin>>tmp,cin>>tmp; if(tmp=='n') { cin>>tmp; string tt; cin>>tt; tt.pop_back(); goal=stoi(tt); } else cin>>tmp; bool flag=1; for(int i=1;i<=n;i++) { char op; cin>>op; if(op=='F') { char id; string cl,cr; cin>>id>>cl>>cr; int l=(cl=="n"?101:stoi(cl)),r=(cr=="n"?101:stoi(cr)); if(idsame(id)) { flag=0; break; } int st; if(l==101 && r==101) st=1; else if(l>r) st=0; else if(r==101) st=2; else st=1; if(!k.empty() && k.top().st==0) st=0; k.push({id,st}); if(st==2) len++; maxn=max(maxn,len); } else { if(k.top().st==2) len--; k.pop(); } } if(!flag || !k.empty()) { puts("ERR"); continue; } if(goal==maxn) puts("Yes"); else puts("No"); } return 0; } 这个代码为什么不对

def length_of_longest_substring(s: str) -> tuple: """使用滑动窗口算法计算最长无重复字符子串的长度和内容 Args: s (str): 输入字符串 Returns: tuple: (最长无重复子串的长度, 最长无重复子串本身) """ left = 0 # 滑动窗口左指针,表示当前子串的起始位置 max_len = 0 # 记录找到的最大无重复子串长度 max_substr = "" # 记录找到的最长无重复子串本身 char_set = set() # 使用集合存储当前窗口内的字符(基于哈希表实现) print(char_set) # 遍历字符串,right作为滑动窗口右指针 for right in range(len(s)): # 当发现新字符s[right]已在集合中(表示出现重复) # 哈希值作用:通过哈希函数快速定位字符是否在集合中(O(1)时间复杂度) while s[right] in char_set: # 从集合中移除左指针指向的字符(哈希表删除操作也是O(1)) char_set.remove(s[left]) # 左指针右移,收缩窗口直到消除重复 left += 1 # 将新字符加入集合(哈希表添加操作O(1)) # 实际存储的是字符对象的哈希值(整数),而非字符本身 char_set.add(s[right]) # 计算当前窗口长度:right - left + 1 current_len = right - left + 1 # 更新最大长度记录和对应的子串 if current_len > max_len: max_len = current_len # 切片操作获取当前窗口内的子串 max_substr = s[left:right + 1] return max_len, max_substr while s[right] in char_set: # 从集合中移除左指针指向的字符(哈希表删除操作也是O(1)) char_set.remove(s[left]) # 左指针右移,收缩窗口直到消除重复 left += 1 核心的这里我还是不懂,我怎么能通过面试官给的,快速掌握尼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autoscaling-jvm-1.5.13.jar

autoscaling-jvm-1.5.13.jar
recommend-type

tempest-testing-2024.04.02.213403-4170185.jar

tempest-testing-2024.04.02.213403-4170185.jar
recommend-type

Node.js构建的运动咖啡馆RESTful API介绍

标题《sportscafeold:体育咖啡馆》指出了项目名称为“体育咖啡馆”,这个名字暗示了该项目可能是一个结合了运动和休闲主题的咖啡馆相关的网络服务平台。该项目运用了多种技术栈,核心的开发语言为JavaScript,这从标签中可以得到明确的信息。 从描述中可以提取以下知识点: 1. **Node.js**:体育咖啡馆项目使用了Node.js作为服务器端运行环境。Node.js是一个基于Chrome V8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它能够使得JavaScript应用于服务器端开发。Node.js的事件驱动、非阻塞I/O模型使其适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这对于RESTFUL API的构建尤为重要。 2. **Express Framework**:项目中使用了Express框架来创建RESTFUL API。Express是基于Node.js平台,快速、灵活且极简的Web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了构建Web和移动应用的强大功能,是目前最流行的Node.js Web应用框架之一。RESTFUL API是一组遵循REST原则的应用架构,其设计宗旨是让Web服务通过HTTP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使用各种语言和技术实现。 3. **Mongoose ORM**:这个项目利用了Mongoose作为操作MongoDB数据库的接口。Mongoose是一个对象文档映射器(ODM),它为Node.js提供了MongoDB数据库的驱动。通过Mongoose可以定义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库操作和查询,从而简化了对MongoDB数据库的操作。 4. **Passport.js**:项目中采用了Passport.js库来实现身份验证系统。Passport是一个灵活的Node.js身份验证中间件,它支持多种验证策略,例如用户名和密码、OAuth等。它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来为用户登录提供认证,是用户认证功能的常用解决方案。 5. **版权信息**:项目的版权声明表明了Sportscafe 2015是版权所有者,这表明项目或其相关内容最早发布于2015年或之前。这可能表明该API背后有商业实体的支持或授权使用。 从【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文件的版本控制仓库使用的是“master”分支。在Git版本控制系统中,“master”分支通常用于存放当前可部署的稳定版本代码。在“master”分支上进行的更改通常都是经过测试且准备发布到生产环境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体育咖啡馆项目是一个利用现代JavaScript技术栈搭建的后端服务。它包含了处理HTTP请求的Express框架、连接MongoDB数据库的Mongoose库和实现用户身份验证的Passport.js中间件。该项目可用于构建提供体育信息、咖啡馆菜单信息、预约服务等的Web应用或API服务,这为体育咖啡馆的营销、用户体验和数据管理提供了可能。 考虑到文档资料的提及,该项目的安装和API文档应该包含在项目资料中,可能在项目的README文件或其他说明文档中。对于项目的使用者或者开发者而言,这部分文档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指导,帮助用户快速部署和使用该API。 总结来说,这是一套针对体育咖啡馆相关业务的后端解决方案,它使用了流行的开源技术栈,可以灵活地应用于体育咖啡馆的网络服务中,如信息发布、在线预约、会员管理等。
recommend-type

【LNR优化与用户体验】:一文看透互操作优化如何提升用户感知

# 摘要 LNR(邻区关系优化)是提升移动通信网络性能与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本文系统阐述了LNR优化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与技术实现路径,构建了包括信道质量评估、干扰建模及关键性能指标分析在内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了参数配置、邻区管理及AI与大数据在LNR优化中的应用。通过量化用户感知指标,分析了LNR优化对视频流畅度、页面加载速度及切换性能的实际改善效果,并结合典型场景验证了其优化成效。本文进一步展望了LNR技术在5G及未来网络中的发展趋势与技术挑战。
recommend-type

Java1.8 的编程语言、使用场景、版本号、厂商、是否开源、发行日期、终止日期、可替代产品、推荐产品是什么

以下是关于 **Java 1.8** 的全面信息汇总,涵盖其编程语言特性、使用场景、版本号、厂商、是否开源、发行日期、终止支持日期、可替代产品和推荐产品。 --- ## ✅ Java 1.8 综合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 **编程语言** | Java | | **版本号** | Java 1.8(也称为 Java 8) | | **厂商** | Oracle、Adoptium、Amazon(Corretto)、Azul(Zulu)、Red Hat、IBM 等 | | **是否开源** | ✅ 是(OpenJDK 1.8 是开源的,Oracle
recommend-type

Java开发的教区牧民支持系统介绍

根据给定文件信息,下面将详细阐述相关知识点: ### 标题知识点 #### catecumenus-java: 教区牧民支持系统 - **Java技术栈应用**:标题提到的“catecumenus-java”表明这是一个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系统。Java是目前最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Web开发、移动应用等,尤其是在需要跨平台运行的应用中。Java被设计为具有尽可能少的实现依赖,所以它可以在多种处理器上运行。 - **教区牧民支持系统**:从标题来看,这个系统可能面向的是教会管理或教区管理,用来支持牧民(教会领导者或牧师)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功能可能包括教友信息管理、教区活动安排、宗教教育资料库、财务管理、教堂资源调配等。 ### 描述知识点 #### 儿茶类 - **儿茶素(Catechin)**:描述中提到的“儿茶类”可能与“catecumenus”(新信徒、教徒)有关联,暗示这个系统可能与教会或宗教教育相关。儿茶素是一类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常见于茶、巧克力等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在系统标题中可能并无直接关联。 - **系统版本号**:“0.0.1”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初期的版本,意味着该系统可能刚刚开始开发,功能尚不完善。 ### 标签知识点 #### Java - **Java语言特点**:标签中明确提到了“Java”,这暗示了整个系统都是用Java编程语言开发的。Java的特点包括面向对象、跨平台(即一次编写,到处运行)、安全性、多线程处理能力等。系统使用Java进行开发,可能看重了这些特点,尤其是在构建可扩展、稳定的后台服务。 - **Java应用领域**:Java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中,包括Web应用程序、大型系统后台、桌面应用以及移动应用(Android)。所以,此系统可能也会涉及这些技术层面。 ###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知识点 #### catecumenus-java-master - **Git项目结构**:文件名称中的“master”表明了这是Git版本控制系统中的一个主分支。在Git中,“master”分支通常被用作项目的主干,是默认的开发分支,所有开发工作都是基于此分支进行的。 - **项目目录结构**:在Git项目中,“catecumenus-java”文件夹应该包含了系统的源代码、资源文件、构建脚本、文档等。文件夹可能包含各种子文件夹和文件,比如src目录存放Java源代码,lib目录存放相关依赖库,以及可能的build.xml文件用于构建过程(如Ant或Maven构建脚本)。 ### 结合以上信息的知识点整合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catecumenus-java: 教区牧民支持系统”是一个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系统,可能正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这个系统可能是为了支持教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管理、资源调度等功能。其使用Java语言的目的可能是希望利用Java的多线程处理能力、跨平台特性和强大的企业级应用支持能力,以实现一个稳定和可扩展的系统。项目结构遵循了Git版本控制的规范,并且可能采用了模块化的开发方式,各个功能模块的代码和资源文件都有序地组织在不同的子文件夹内。 该系统可能采取敏捷开发模式,随着版本号的增加,系统功能将逐步完善和丰富。由于是面向教会的内部支持系统,对系统的用户界面友好性、安全性和数据保护可能会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考虑到宗教性质的敏感性,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可能还需要遵守特定的隐私和法律法规。
recommend-type

LNR切换成功率提升秘籍:参数配置到网络策略的全面指南

# 摘要 LNR(LTE to NR)切换技术是5G网络部署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
recommend-type

How to install watt toolkit in linux ?

安装 Watt Toolkit(原名 Steam++)在 Linux 系统上通常可以通过编译源码或者使用预编译的二进制文件来完成。Watt Toolkit 是一个开源工具,主要用于加速 Steam 平台的下载速度,支持跨平台运行,因此在 Linux 上也能够很好地工作。 ### 安装步骤 #### 方法一:使用预编译的二进制文件 1. 访问 [Watt Toolkit 的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BeyondDimension/SteamTools) 并下载适用于 Linux 的最新版本。 2. 解压下载的压缩包。 3. 给予可执行权限: ```
recommend-type

PHP实现用户墙上帖子与评论的分享功能

根据给定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推导出与“userwallposts”相关的知识点。这里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用户墙面墙(User Wall)、帖子(Posts)和评论(Comments),以及它们在编程语言PHP中的实现方式。用户墙是一种允许用户发布信息,并让他们的朋友或跟随者查看并参与讨论的功能,常见于社交网站。 ### 用户墙概念 用户墙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一面墙,用户可以在上面贴上“帖子”来分享自己的想法、照片、视频等信息。其他用户可以在这些帖子下面进行“评论”,类似于在墙上留言。这种互动方式构建了一个社区式的交流环境,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 用户墙的实现 在PHP中实现用户墙功能需要处理前端用户界面和后端服务器逻辑。前端负责展示用户墙、帖子和评论的界面,而后端则负责存储、检索和管理这些数据。 1. **前端实现**:前端可以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来构建用户墙的界面。使用AJAX技术可以让用户无需刷新页面即可提交和获取新的帖子和评论。此外,可能还会用到模板引擎(如Twig或Smarty)来动态生成页面内容。 2. **后端实现**:后端PHP代码将负责处理前端发送的请求,如帖子和评论的添加、删除和检索。数据库(如MySQL)将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帖子内容、评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 3. **数据库设计**: - 用户表(users):存储用户信息,例如用户名、密码(加密存储)、用户状态等。 - 帖子表(posts):存储帖子信息,例如帖子ID、帖子内容、发帖时间、所属用户ID等。 - 评论表(comments):存储评论信息,包括评论ID、评论内容、评论时间、所属帖子ID和用户ID等。 4. **PHP与数据库交互**:使用PDO(PHP Data Objects)或mysqli扩展来执行SQL语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PDO提供了数据库访问的抽象层,可以连接多种数据库系统,而mysqli则针对MySQL进行了优化。 5. **安全性**: - 输入验证:为了防止SQL注入等安全问题,需要对用户输入进行验证和清理。 - 输出编码:在将数据输出到浏览器之前,应将特殊字符转换为HTML实体。 - 用户认证:用户登录系统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使用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和防止跨站请求伪造(CSRF)。 6. **功能实现细节**: - 发布帖子:用户输入帖子内容并提交,后端接收并存储到帖子表中。 - 显示帖子:从帖子表中检索所有帖子并展示在用户墙上,包括帖子标题、内容、发布时间和发帖人等信息。 - 发布评论:用户对特定帖子发表评论,后端接收评论信息并将其存储到评论表中。 - 显示评论:为每个帖子显示其下的所有评论,包括评论内容、时间、评论者等。 ### 开源项目实践 “userwallposts-master”暗示了可能存在一个与用户墙帖子和评论相关的开源项目或代码库。这个项目可能包含预设的代码和文件结构,允许开发者下载、安装和配置来创建他们自己的用户墙功能。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个项目作为起点,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定制和扩展功能。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例如,可以设计RESTful API让前端和后端分离,或者使用现代的PHP框架(如Laravel、Symfony等)来简化开发流程和提高代码的组织性。 在总结上述内容后,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户墙是社交平台中常见的一种功能,其核心功能包括发布帖子和评论。在PHP环境下实现这样的功能需要对前端界面和后端逻辑有深入的理解,以及对数据库设计和交互的安全性有一定的认识。开源项目如“userwallposts-master”可能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和部署一个用户墙系统。
recommend-type

【LNR信令深度解析】:MR-DC双连接建立全过程技术揭秘

# 摘要 本文系统探讨了LNR信令与MR-DC双连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架构组成及其关键信令流程。深入分析了MR-DC的网络架构分类、核心网元功能、无线承载管理机制以及双连接建立过程中的关键信令交互路径。同时,文章解析了LNR信令消息的结构特征与关键字段,探讨了MR-DC场景下的性能评估指标与优化策略,包括信令压缩、负载均衡及节能调度机制。最后,文章展望了MR-DC技术在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