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设置QDockWidget 即在左侧又在底部
时间: 2025-07-19 16:30:56 浏览: 23
<think>我们有一个主窗口,左侧有一个QDockWidget(lDock),底部有一个QDockWidget(btmDock)。现在要添加一个新的QDockWidget(newDock),要求:
1. 位于lDock的下方,btmDock的左侧。
2. 高度与btmDock一样,宽度与lDock一样。
在Qt中,一个QDockWidget只能有一个停靠区域(比如左侧、右侧、顶部、底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割区域来实现同时位于左侧区域和底部区域的效果。
思路:
1. 首先,将newDock垂直分割到lDock的下方(这样newDock就位于左侧区域,在lDock下面)。
2. 然后,将newDock水平分割到底部区域(btmDock的左侧)。但是,由于一个DockWidget不能同时位于两个区域,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分割底部区域来实现。
具体步骤:
a. 将newDock添加到左侧区域,并分割在lDock下方。
b. 将底部区域(btmDock所在区域)水平分割,将newDock添加到btmDock的左侧。
但是,直接这样做可能会遇到问题,因为newDock已经属于左侧区域,我们需要将其移动到新的位置。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重新分割来实现。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占位符,但更直接的方法是使用Qt的splitDockWidget和tabifyDockWidget函数来精确控制布局。
参考引用[3]中提到的停靠区域,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分割来实现。
步骤详解:
1. 首先,将lDock和btmDock添加到主窗口: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l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btmDock);
2. 然后,添加newDock,先将其放在左侧区域,并分割在lDock下方:
mainWindow->splitDockWidget(lDock, newDock, Qt::Vertical);
此时,newDock在lDock的下方,但占据了整个左侧区域的下面部分,而btmDock占据整个底部区域。
3. 现在,我们希望newDock也出现在底部区域的左侧,同时btmDock在底部区域的右侧。我们可以将底部区域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左边放newDock,右边放btmDock。但是,由于newDock已经在左侧区域,我们需要将其移动到新的位置。
注意:一个DockWidget不能同时属于两个区域,但我们可以通过重新排列来实现。
4. 我们可以将底部区域看作一个水平分割的容器,将newDock和btmDock并排放置。但是,由于newDock已经在左侧区域,我们需要先将其从左侧区域移除,然后添加到新的分割中。
然而,Qt提供了另一种方式:我们可以直接分割底部区域,但是需要先有一个占位的dock,然后替换掉。
5. 更简单的方法:使用两次分割操作,先将newDock放在左侧区域(lDock下方),然后再将newDock添加到底部区域(与btmDock水平分割)。但是,Qt允许一个dock在多个区域吗?实际上,一个dock只能在一个区域,但我们可以通过分割来实现同时连接两个区域的效果。
6.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 首先,将newDock垂直分割到lDock下方(这样newDock位于左侧区域的下部)。
- 然后,将newDock和btmDock进行水平分割,但是这样会改变底部区域的布局。
然而,这样操作后,newDock实际上同时连接了左侧区域和底部区域,形成类似“L”形的布局。
7. 具体代码:
// 添加左侧和底部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l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btmDock);
// 将newDock分割到lDock下方(垂直分割)
mainWindow->splitDockWidget(lDock, newDock, Qt::Vertical);
// 现在,将底部区域分割:我们希望将newDock也放入底部区域,并放在btmDock的左边
// 注意:此时btmDock占据整个底部区域,我们需要将底部区域水平分割成两部分:左边放newDock,右边放btmDock
// 但是,splitDockWidget的第一个参数是目标dock,第二个参数是新的dock,方向是水平方向
// 由于btmDock已经在底部区域,我们可以将newDock分割到btmDock的左边
mainWindow->splitDockWidget(btmDock, newDock, Qt::Horizontal);
// 但是,这样操作后,newDock会出现在btmDock的左边,同时它也会从左侧区域移除吗?不会,它同时出现在两个区域?实际上,这样操作后,newDock会从原来的位置(左侧区域下方)移动到新的位置(底部区域)?我们需要测试。
8. 根据Qt文档,一个DockWidget只能存在于一个区域。当我们执行第二次splitDockWidget时,实际上是将newDock从原来的分割中移除,然后与btmDock进行水平分割。这样,newDock就会移动到btmDock所在的区域(底部区域),并位于btmDock的左侧。但是,这样我们就失去了在左侧区域下方的位置。
9. 我们想要的效果是:newDock既在lDock的下方(垂直方向),又在btmDock的左侧(水平方向),也就是说,它应该占据主窗口左下角的一个矩形区域,同时与lDock和btmDock相邻。
10.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将左侧区域和底部区域进行分割组合来实现。具体做法是:
a. 首先,将左侧区域垂直分割:lDock在上,newDock在下。
b. 然后,将底部区域水平分割:newDock在左,btmDock在右。
但是,这样newDock就同时属于左侧区域和底部区域?在Qt中,这是通过分割器连接两个区域来实现的,实际上newDock属于一个区域(可能是左侧区域),而底部区域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左侧部分(newDock)和右侧部分(btmDock)。但是,newDock同时出现在左侧区域的下方和底部区域的左侧,这是Qt布局管理器的特性。
11. 我们尝试以下代码:
// 添加左侧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lDock);
// 添加底部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btmDock);
// 在左侧区域,将lDock和newDock垂直分割
mainWindow->splitDockWidget(lDock, newDock, Qt::Vertical);
// 现在,将newDock和btmDock进行水平分割,注意:此时btmDock在底部区域,而newDock在左侧区域,我们想要将newDock也拉到底部区域,并放在btmDock的左边
// 但是,如果我们直接分割btmDock和newDock,那么newDock会被移动到btmDock所在的区域(底部区域),并与btmDock水平排列,这样newDock就不再位于lDock下方了。
12. 我们需要另一种方式:在底部区域创建一个水平分割,将newDock和btmDock放在一起,然后将这个水平分割的区域作为整个底部区域。同时,保持左侧区域的垂直分割(lDock和newDock)不变。但是,这样newDock就同时属于两个区域?实际上,在Qt中,同一个DockWidget不能同时属于两个区域,所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
13.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主窗口的左侧区域和底部区域进行组合。具体做法是:
a. 首先,将左侧区域垂直分割成两部分:lDock和newDock(lDock在上,newDock在下)。
b. 然后,将整个左侧区域(包括lDock和newDock)和底部区域进行分割?不对。
14. 正确的方法是使用嵌套分割:
a. 首先,将主窗口的左侧区域设置为lDock。
b. 然后,在左侧区域下方分割出newDock(垂直分割),这样左侧区域现在包含两个dock:lDock和newDock。
c. 接着,将底部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左边是newDock,右边是btmDock。但是,newDock已经在左侧区域,我们不能直接将其放入底部区域。
15.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将底部区域分割成两个部分,然后将左侧区域(包括两个dock)和底部区域进行组合。但是,这需要理解Qt的布局机制。
16. 另一种思路:使用Qt的API `addDockWidget` 和 `setDockOptions` 可能不够,我们需要使用 `createDockWidget` 和 `setCorner` 来设置角落的归属。
17.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
// 添加左侧dock:l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lDock);
// 添加底部dock:btm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btmDock);
// 现在,将newDock添加到左侧区域,并放在lDock的下方(垂直分割)
mainWindow->splitDockWidget(lDock, newDock, Qt::Vertical);
// 然后,将底部区域分割:我们希望将底部区域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左边部分放newDock,右边部分放btmDock
// 但是,newDock已经在左侧区域,我们不能直接将其放入底部区域。所以,我们需要先将newDock从左侧区域移除,然后重新添加到新的位置。
// 移除newDock(隐藏并重新添加)
newDock->setFloating(true); // 让其浮动
// 然后将其停靠到我们想要的位置
// 但是,这样会破坏布局。
18. 参考引用[4]中提到:QDockWidget的尺寸策略应该由其内部的widget来实现,我们不应该直接设置QDockWidget的尺寸限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内部widget的尺寸策略来影响dock的尺寸。
19.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两次分割操作来实现,但需要按照正确的顺序:
a. 首先,添加lDock到左侧区域。
b. 添加btmDock到底部区域。
c. 然后,添加newDock到底部区域,并将其分割在btmDock的左侧(水平分割),这样底部区域就分为newDock和btmDock。
d. 然后,将newDock从底部区域移动到左侧区域,并放置在lDock的下方(垂直分割)。这样,newDock就会同时出现在两个区域?不会,移动后它就会离开底部区域。
20. 正确的方法是:先构建左侧区域(包括lDock和newDock的垂直分割),然后再构建底部区域(包括newDock和btmDock的水平分割)。但是,同一个newDock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分割中。
21. 因此,我们需要两个不同的dock区域,但newDock只能属于一个。所以,我们只能让newDock属于左侧区域,然后在底部区域放置另一个dock?这不符合要求。
22. 实际上,我们想要的效果可以通过将主窗口的角落设置为左侧区域和底部区域重叠的部分来实现。在Qt中,我们可以通过`setCorner`函数来设置哪个区域占据角落。
例如,默认情况下,左下角是由左侧区域和底部区域共享的。我们可以设置左下角属于左侧区域,这样左侧区域就会延伸到整个左边(包括底部区域的上方和下方),而底部区域只占据右侧部分。
但是,这样设置后,我们添加dock的顺序会影响布局。
23. 步骤:
a. 设置左下角为左侧区域:
mainWindow->setCorner(Qt::BottomLeftCorner, Qt::LeftDockWidgetArea);
b. 添加lDock到左侧区域(此时lDock会占据左侧区域的顶部)。
c. 添加newDock到左侧区域(此时newDock会占据左侧区域的底部,也就是主窗口的左下角)。
d. 添加btmDock到底部区域(此时底部区域在左下角被左侧区域占据,所以btmDock只能占据底部区域的右侧部分)。
这样,newDock就会位于lDock的下方,同时位于btmDock的左侧,而且高度与btmDock一样(因为都在底部,但实际高度可能由分割器决定)?宽度与lDock一样(因为同属左侧区域)?
24. 但是,newDock的高度不一定等于btmDock的高度,因为newDock在左侧区域,而btmDock在底部区域,它们的高度由各自的分割器控制。
25. 我们需要在布局完成后,手动设置newDock的高度等于btmDock的高度,宽度等于lDock的宽度,并且当btmDock高度变化时,newDock的高度也变化,当lDock宽度变化时,newDock的宽度也变化。
26. 因此,我们这样做:
a. 设置左下角为左侧区域:
mainWindow->setCorner(Qt::BottomLeftCorner, Qt::LeftDockWidgetArea);
b. 添加lDock到左侧区域: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lDock);
c. 添加newDock到左侧区域: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newDock);
此时,newDock会出现在lDock的下方(因为左侧区域是垂直排列的)。
d. 添加btmDock到底部区域: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btmDock);
此时,btmDock会占据底部区域,而底部区域在左下角已经被左侧区域占据,所以btmDock只能占据底部区域的右侧部分,左侧部分就是newDock(因为newDock在左侧区域的底部,正好在左下角)。
27. 这样,布局就形成了:
+-------------------+-----------------------+
| | |
| lDock | |
| | |
+-------------------+ |
| | |
| newDock | central |
| | |
+---------+---------+-----------------------+
| | | |
| newDock | btmDock | |
| | | |
+---------+---------+-----------------------+
注意:newDock实际上是一个,它同时出现在两个位置?不,它只是被拉长了,它属于左侧区域,所以占据整个左侧区域的底部,而底部区域中的左侧部分就是newDock的延伸。
28. 但是,这样设置后,newDock的宽度和高度会自适应。我们需要设置newDock的高度与btmDock的高度相同,宽度与lDock相同。
由于布局是动态的,我们可以监听尺寸变化事件,或者使用定时器在布局完成后设置尺寸。
29. 设置尺寸的代码(在布局完成后):
// 设置newDock的宽度等于lDock的宽度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 设置newDock的高度等于btmDock的高度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但是,这样设置后,当用户调整lDock或btmDock的大小时,newDock的尺寸不会自动调整。因此,我们需要连接信号:
connect(lDock, &QDockWidget::resized, [=](){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
connect(btmDock, &QDockWidget::resized, [=](){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
但是,QDockWidget没有resized信号,我们可以通过重写resizeEvent或者使用事件过滤器来实现。或者,我们可以监听主窗口的分割器移动事件。
30.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QTimer::singleShot在事件循环后设置一次,然后每次布局变化时都调整。但这样效率较低。
31. 我们可以使用事件过滤器来监听lDock和btmDock的resize事件。
32. 但是,更简单的方式是:在每次布局变化时(比如主窗口的resizeEvent),我们调整newDock的尺寸。但这样可能过于频繁。
33.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newDock内部的widget设置为固定尺寸,然后根据lDock和btmDock的尺寸调整这个widget的尺寸,并设置newDock的最小尺寸和最大尺寸为这个固定尺寸,这样分割器就不会改变它的尺寸。但是,这样用户就不能通过拖动分割器来调整newDock的尺寸了,只能通过调整lDock和btmDock来改变。
34. 根据需求,我们就是要newDock的宽度等于lDock的宽度,高度等于btmDock的高度,所以固定尺寸是符合要求的。
35. 因此,我们可以在每次lDock或btmDock改变大小时,调整newDock的固定尺寸。
36. 实现:
// 在newDock内部设置一个widget,并设置这个widget的尺寸策略为Fixed,然后通过调整widget的尺寸来调整dock的尺寸。
QWidget *innerWidget = new QWidget();
newDock->setWidget(innerWidget);
// 然后,我们调整innerWidget的固定尺寸,但这样还不够,因为dock的尺寸还包括标题栏等。
37. 实际上,我们可以直接设置newDock的固定尺寸,但是要注意,当dock被拖动浮动时,固定尺寸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dock停靠时才设置固定尺寸。
38. 我们可以监听newDock的topLevelChanged信号,当不是浮动状态时,设置固定尺寸。
39. 综上所述,代码步骤:
// 设置左下角为左侧区域
mainWindow->setCorner(Qt::BottomLeftCorner, Qt::LeftDockWidgetArea);
// 添加lDock到左侧区域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lDock);
// 添加newDock到左侧区域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newDock);
// 添加btmDock到底部区域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btmDock);
// 在布局完成后,设置newDock的固定宽度和高度
QTimer::singleShot(0, [=]() {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
// 监听lDock和btmDock的尺寸变化
// 由于QDockWidget没有resized信号,我们安装事件过滤器
lDock->installEventFilter(mainWindow);
btmDock->installEventFilter(mainWindow);
然后,在mainWindow的事件过滤器中:
bool MainWindow::eventFilter(QObject *watched, QEvent *event) {
if (watched == lDock && event->type() == QEvent::Resize) {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
else if (watched == btmDock && event->type() == QEvent::Resize) {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
return QMainWindow::eventFilter(watched, event);
}
40. 注意:当newDock被拖动浮动时,我们不应该设置固定尺寸,所以需要判断newDock是否浮动。
在事件过滤器中,我们可以检查newDock的isFloating(),如果为true,则不设置。
41. 另外,当newDock被重新停靠时,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设置固定尺寸。
42. 因此,我们还需要监听newDock的topLevelChanged信号:
connect(newDock, &QDockWidget::topLevelChanged, [=](bool floating) {
if (!floating) {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
});
43. 这样,当newDock被重新停靠时,也会调整尺寸。
44. 但是,设置固定尺寸后,用户将无法通过拖动分割器来调整newDock的大小,这符合我们的要求(因为宽度和高度都是固定的,分别由lDock和btmDock决定)。
45. 最后,注意newDock的标题栏可能会显示,如果不需要,可以设置其特性。
46. 总结:通过设置左下角为左侧区域,然后按顺序添加dock,并动态调整newDock的尺寸,我们可以实现所需效果。
47. 注意:这种方法依赖于Qt的区域角落设置,可能在不同Qt版本中表现一致。
48. 代码示例:
MainWindow::MainWindow(QWidget *parent)
: QMainWindow(parent)
{
// 创建dock部件
lDock = new QDockWidget("Left", this);
btmDock = new QDockWidget("Bottom", this);
newDock = new QDockWidget("New", this);
// 设置内部widget(内容)
lDock->setWidget(new QTextEdit("Left Dock"));
btmDock->setWidget(new QTextEdit("Bottom Dock"));
newDock->setWidget(new QTextEdit("New Dock"));
// 设置左下角为左侧区域
setCorner(Qt::BottomLeftCorner, Qt::LeftDockWidgetArea);
// 添加dock
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lDock);
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newDock);
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btmDock);
// 设置初始尺寸(在布局完成后)
QTimer::singleShot(0, this, &MainWindow::adjustNewDockSize);
// 安装事件过滤器
lDock->installEventFilter(this);
btmDock->installEventFilter(this);
connect(newDock, &QDockWidget::topLevelChanged, this, &MainWindow::onNewDockFloatingChanged);
}
void MainWindow::adjustNewDockSize()
{
if (!newDock->isFloating()) {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
}
void MainWindow::onNewDockFloatingChanged(bool floating)
{
if (!floating) {
adjustNewDockSize();
}
}
bool MainWindow::eventFilter(QObject *watched, QEvent *event)
{
if (event->type() == QEvent::Resize) {
if (watched == lDock || watched == btmDock) {
adjustNewDockSize();
}
}
return QMainWindow::eventFilter(watched, event);
}
49. 注意:在事件过滤器中,当lDock或btmDock调整大小时,我们调整newDock的尺寸。但是,当调整newDock的尺寸时,它又会触发resize事件,但我们不会处理,因为watched不是lDock或btmDock。
50.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需求。
51. 最后,如果用户拖动分割器调整lDock或btmDock的大小,newDock的尺寸会自动调整。
52. 但是,如果用户拖动newDock与其他dock的边界,由于我们设置了固定尺寸,用户将无法拖动。所以,我们需要在用户拖动时暂时取消固定尺寸,并在拖动结束后恢复?但这样会复杂化。根据需求,我们不需要用户调整newDock的尺寸,所以固定尺寸是可以接受的。
53. 因此,最终方案如上。
54. 如果遇到问题,可以调整事件过滤器的实现,比如使用resize事件来调整,并注意避免递归。
55. 另外,当主窗口首次显示时,可能还没有获得正确的尺寸,所以使用singleShot来延迟设置是必要的。
56. 如果布局在初始化后没有正确显示,可以尝试调用mainWindow->resizeDocks({newDock}, {lDock->width()}, Qt::Horizontal); 和 mainWindow->resizeDocks({newDock}, {btmDock->height()}, Qt::Vertical); 但是,这需要Qt5.6以上版本。
57. 综上,我们使用setCorner设置左下角为左侧区域,然后按顺序添加dock,并通过事件过滤器动态调整newDock的尺寸,实现所需效果。</think>在Qt中实现一个QDockWidget同时位于左侧和底部区域(即左下角),并精确控制其尺寸,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关键在于利用`setCorner()`函数控制区域归属,并结合动态尺寸调整:
### 解决方案
#### 1. 设置区域归属
```cpp
// 设置左下角属于左侧停靠区域
mainWindow->setCorner(Qt::BottomLeftCorner, Qt::LeftDockWidgetArea);
```
- 此操作确保左侧区域可延伸到窗口左下角[^3]
- 底部区域将占据右下角空间
#### 2. 添加DockWidget并设置布局
```cpp
// 添加左侧dock(l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lDock);
// 添加新dock(newDock)到左侧区域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LeftDockWidgetArea, newDock);
// 添加底部dock(btmDock)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btmDock);
```
- 添加顺序决定层级关系:后添加的dock会紧邻前一个dock[^1]
- 此时布局效果:
```
+-------------------+-----------------------+
| | |
| lDock | |
| | |
+-------------------+ |
| | |
| newDock | 中央区域 |
| (左下角,未设置尺寸) | |
+-------------------+-----------------------+
| btmDock (仅右侧部分显示) |
+-------------------------------------------+
```
#### 3. 动态尺寸调整
```cpp
// 在布局完成后设置初始尺寸
QTimer::singleShot(0, [=]() {
if(!newDock->isFloating()) {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
});
// 监听尺寸变化(使用事件过滤器)
bool MainWindow::eventFilter(QObject *watched, QEvent *event) {
if (event->type() == QEvent::Resize) {
if (watched == lDock) {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
else if (watched == btmDock) {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
}
return QMainWindow::eventFilter(watched, event);
}
// 在构造函数中安装事件过滤器
lDock->installEventFilter(this);
btmDock->installEventFilter(this);
// 处理浮动状态变化
connect(newDock, &QDockWidget::topLevelChanged, [=](bool floating) {
if (!floating) {
newDock->setFixedWidth(lDock->width());
newDock->setFixedHeight(btmDock->height());
}
});
```
### 关键实现原理
1. **区域控制机制**
- `setCorner(Qt::BottomLeftCorner, Qt::LeftDockWidgetArea)` 使左侧区域占据左下角[^3]
- 底部区域自动调整为仅占据右下角空间
- newDock添加在lDock之后,自动位于其下方[^1]
2. **尺寸同步技术**
- `setFixedWidth/Height()` 锁定尺寸(需在布局完成后调用)
- 事件过滤器捕获关联dock的resize事件
- 处理浮动状态防止固定尺寸干扰
3. **最终布局效果**
```
+-------------------+-----------------------+
| | |
| lDock | |
| | |
+-------------------+ 中央区域 |
| newDock | |
| 宽度=lDock | |
| 高度=btmDock | |
+---------+---------+-----------------------+
| | btmDock | |
| newDock | (右侧) | |
| (左下角) | | |
+---------+---------+-----------------------+
```
- newDock同时占据:
- 左侧区域的下部(lDock下方)
- 底部区域的左部(btmDock左侧)
- 尺寸特性:
- 宽度始终等于lDock宽度
- 高度始终等于btmDock高度
> ⚠️ **注意**:当newDock浮动时,应解除尺寸约束(示例代码已处理)
### 替代方案(不使用setCorner)
若需更精确控制,可使用分割操作:
```cpp
// 垂直分割左侧区域
mainWindow->splitDockWidget(lDock, newDock, Qt::Vertical);
// 创建占位dock
QDockWidget* placeholder = new QDockWidget;
placeholder->setFeatures(QDockWidget::NoDockWidgetFeatures);
mainWindow->addDockWidget(Qt::BottomDockWidgetArea, placeholder);
// 水平分割底部区域
mainWindow->splitDockWidget(placeholder, newDock, Qt::Horizontal);
mainWindow->splitDockWidget(placeholder, btmDock, Qt::Horizontal);
// 移除占位dock
placeholder->deleteLater();
```
此方案通过占位dock实现精确位置控制,但需要额外处理尺寸同步[^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