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11模型架构
时间: 2025-04-27 22:04:10 浏览: 49
### YOLOv11 模型架构详解
#### 骨干网络
YOLOv11采用了改进后的骨干网络设计,该设计旨在提高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减少计算量。通过引入更深层次的卷积层以及残差连接,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复杂模式和细节信息[^1]。
#### 颈部结构:空间金字塔池化快速(SPFF)和上采样
为了增强不同尺度目标检测的效果,在颈部部分加入了空间金字塔池化快速(Spatial Pyramid Fast Fusion, SPFF),它允许模型在同一层次下融合来自多个分辨率下的特征图;此外还应用了上采样的方法来进一步提升低分辨率区域内的物体识别准确性。
#### 注意力机制:C2PSA模块
注意力机制对于突出重要特征具有重要作用。YOLOv11中特别提出了C2PSA (Channel and Spatial Position-Sensitive Attention) 模块,这一创新不仅考虑到了通道间的关系,同时也关注于位置敏感的空间分布特性,从而有效提升了模型的整体表现。
#### Head:检测与多尺度预测
最后,在Head阶段实现了更加精细的目标框回归及分类任务处理方式——即所谓的“多尺度预测”。这种策略可以确保无论大小如何变化的对象都能被准确地定位并分类。具体来说,通过对输入图片的不同比例尺进行分析,并结合前面提到的各种优化措施,最终达到更高的检测精度和速度平衡点。
```python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C2PSAModule(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hannels):
super(C2PSAModule, self).__init__()
# 定义C2PSA的具体操作
def forward(self, x):
# 实现前向传播逻辑
pass
def build_yolov11():
model = nn.Sequential(
Backbone(), # 使用上述描述的改进版骨干网
Neck(SPFF()), # 添加SPFF组件至颈部
C2PSAModule(512), # 应用C2PSA注意力机制
DetectionHead() # 构建负责多尺度预测的头部
)
return model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