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32CAM人脸识别
时间: 2025-06-18 19:36:53 浏览: 20
### 使用 ESP32-CAM 实现人脸识别
#### 准备工作
为了使ESP32-CAM能够执行人脸识别任务,需先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必要的库文件、配置Wi-Fi连接参数等操作[^1]。
#### 配置环境
确保已正确设置了MicroPython开发环境,并通过串口工具将固件烧录到ESP32-CAM上。接着,在代码编辑器中编写初始化脚本以加载所需库并启动摄像头服务:
```python
import time
from machine import Pin, I2C
import camera
# 初始化I2C总线用于控制OV2640传感器
i2c = I2C(scl=Pin(22), sda=Pin(21))
# 启动相机,默认分辨率为UXGA (1280x960)
camera.init(i2c=i2c)
print('Camera initialized.')
```
#### 加载模型与训练数据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加载预训练好的面部特征提取模型以及之前收集的人脸样本集合。这部分通常由专门的服务端程序负责处理并将结果存储于云端服务器之中以便后续查询调用[^2]。
#### 开启人脸检测/识别模式
一旦前期准备就绪,则可通过简单的API接口来切换设备的工作状态——开启或关闭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及正式进入人脸识别阶段(`Face Recognition`)[^4]:
```python
def face_detection():
while True:
buf = camera.capture()
if not buf is None:
result = model.detect(buf) # 调用预先定义好的detect方法
if len(result)>0:
print("Detected faces:",len(result))
face_detection()
def enroll_face():
global enrolled_faces
print("Please look at the camera...")
img=camera.capture() # 获取当前画面帧作为新用户的模板图像
feature=model.compute(img) # 计算该张照片对应的向量表示形式
enrolled_faces.append(feature) # 将此人的脸部特征加入列表保存起来供以后对比使用
save_to_cloud(enrolled_faces[-1]) # 并同步更新远端数据库记录
```
上述函数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核心逻辑实现方式;其中前者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环境中是否存在任何人类面孔出现的情况;后者则是针对特定个体进行身份登记的过程描述。
当系统成功捕捉到了一张清晰可辨别的正面照之后便会自动将其转化为固定长度的数值序列(即所谓的“嵌入式表达”),随后再把这份资料存放到本地缓存区或是上传至远程仓库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 测试效果展示
最后一步便是实际测试整个流程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指定URL路径查看视频流传输状况,同时观察终端输出的日志信息确认是否有匹配成功的提示语句被打印出来[^3]。
```html
<!-- HTML页面内联frame标签 -->
<iframe src="http://your_ESP32_IP_address:81/stream" width="640" height="480"></iframe>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