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差速小车运动学
时间: 2025-07-20 13:53:38 AIGC 浏览: 36
### 四轮差速驱动小车运动学模型及原理
#### 运动学基本概念
四轮差速驱动小车通过调整两侧车轮的速度来实现转向。这种类型的车辆具有两个独立控制的电机,分别驱动左侧和右侧的一对车轮。当左右侧车轮转速相同时,车辆沿直线行驶;当一侧速度大于另一侧时,则会形成转弯动作。
#### 基本假设条件
为了建立简单的运动学模型,通常做出如下几个理想化假定:
- 车辆可以被看作刚体;
- 地面平坦无摩擦力影响;
- 左右两组轮子同步旋转且不打滑;
- 小车载重均匀分布不影响姿态变化。
#### 数学描述
设 \( v_l \) 和 \( v_r \) 分别代表左、右边车轮线速度,\( L \) 表示轴距即前后桥中心距离,那么对于任意时刻 t 的瞬时角速度 ω 可表示为:
\[ \omega(t)=\frac{v_{r}(t)-v_{l}(t)}{L} \]
而此时质心处前进方向上的平移速度 Vc 则由下式给出:
\[ V_c=\frac{(v_{l}+v_{r})}{2} \]
因此,在极短时间内 dt 内发生的位姿增量 dθ 和 dx, dy (相对于初始坐标系),可以通过积分上述微分方程获得。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欧拉方法或者其他数值积分算法求解路径轨迹[^1]。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update_pose(x, y, theta, vl, vr, L, dt):
"""
更新位置和角度
参数:
x : 当前横坐标
y : 当前纵坐标
theta : 当前面朝的角度(弧度制)
vl : 左边轮子线速度(m/s)
vr : 右边轮子线速度(m/s)
L : 轴距长度(m)
dt : 时间间隔(s)
返回值:
tuple(float): 新的位置和角度
"""
omega = (vr - vl)/L
vc = (vl + vr)/2.0
delta_x = vc * np.cos(theta)*dt
delta_y = vc * np.sin(theta)*dt
delta_theta = omega*dt
new_x = x + delta_x
new_y = y + delta_y
new_theta = normalize_angle(theta + delta_theta)
return (new_x, new_y, new_theta)
def normalize_angle(angle):
"""将给定角度标准化到[-pi,+pi]区间"""
while angle > np.pi:
angle -= 2*np.pi
while angle < -np.pi:
angle += 2*np.pi
return angle
```
该模型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的双轨或多轨道机器人平台,只要它们能够保持相似的动力传输机制即可[^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