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定时器微秒延时
时间: 2024-12-22 21:10:37 AIGC 浏览: 85
STM32系列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可以用于实现微秒级别的延时功能。最常用的定时器如TIM1、TIM8等通常有基本定时器模式(例如PWM模式下通过测量占空比周期来间接得到时间),还有高级定时器模式,比如窗口捕获/比较模式或自由运行模式。
1. **基本定时器**:首先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比如计数模式,然后配置预分频值、计数器初值,使得定时器从某个值开始递增,到达设定的预设值时中断。通过计算预设值和当前值的差值,加上定时器的时钟周期数,可以得出延时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时钟频率的影响,这种方法需要对时钟准确度有一定的要求,并且计算过程可能涉及到软件延迟。
2. **窗口捕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设置一个窗口,当计数值超过这个窗口范围时,就会触发中断,这时可以根据中断发生时刻和初始值计算出实际延时。
3. **Free Running Mode**(自由运行模式):若不需要外部输入脉冲,可以将定时器设置成自由运行,持续计数直到达到预定的时间点。通过读取当前计数值并减去起始计数值,即可获得延时。
4. **软件延时函数**:如果硬件延时不够精确,还可以编写循环等待的软件延时函数,利用CPU的时钟周期进行计数。
**相关问题--:**
1. STM32的哪种定时器更适合高频延时任务?
2. 如何在STM32中设置窗口捕获模式来实现延时?
3. 为什么有时会推荐使用软件延时函数而不是硬件延时?
相关问题
STM32定时器实现微秒延时
### STM32 定时器实现微秒级延时
#### 使用 System Tick 实现微秒延时
对于基于 ARM Cortex-M 的 STM32 单片机,可以利用内核自带的 System Tick (SysTick) 来实现较为精确的微秒延迟。默认情况下,`HAL_Delay()` 函数提供的是毫秒级别的延时功能,通过调整 `HAL_SYSTICK_Config(SystemCoreClock / (1000U / uwTickFreq))` 中的时间单位可以从毫秒变为微秒,但这并不推荐因为这可能影响到其他依赖于 SysTick 计数的应用逻辑[^1]。
#### 利用通用定时器实现更灵活的微秒延时
相比之下,采用专用的定时器如 TIMx(其中 x 表示具体的定时器编号),能够更加方便地控制时间间隔并获得更高的精度。下面给出了一种常见的做法:
```c
#define TIM_Handle (&htim10)
void delay_us(uint16_t nus){
__HAL_TIM_SET_COUNTER(TIM_Handle, 0); // 设置计数值为零
__HAL_TIM_ENABLE(TIM_Handler); // 开启定时器
while (__HAL_TIM_GET_COUNTER(TIM_Handle) < nus);
// 等待直到计数值大于等于所需的微秒数
__HAL_TIM_DISABLE(TIM_Handler); // 关闭定时器
}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 `delay_us` 的函数用于创建指定长度的微秒级别暂停。它首先重置了所选定时器-HTIM10的当前计数值至起点位置;接着启动该定时器让其开始累加脉冲;最后进入循环等待直至实际经过的时间超过了参数nus设定的目标值之后再停止定时器操作[^3]。
另一种方法则是预先设置好定时器寄存器中的初值以便减少运行期间所需执行的操作次数:
```c
void delay_us(uint16_t us){
uint16_t differ = 0xFFFF - us - 5;
__HAL_TIM_SET_COUNTER(&htim17, differ); // 预先加载倒计数起始地址
HAL_TIM_Base_Start(&htim17); // 启动定时器
do {
differ = __HAL_TIM_GET_COUNTER(&htim17);// 获取最新的计数值
}while(differ >= 0xFFFF - 5); // 当计数值接近溢出时退出循环
HAL_TIM_Base_Stop(&htim17); // 停止定时器
}
```
此版本中提前计算好了要减去多少才能使得最终到达目标时刻正好触发中断或满足条件跳出循环。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效率特别是在需要频繁调用短周期延时时尤为明显[^4]。
STM32 定时器配置微秒延时函数
STM32定时器配置微秒延时通常使用基本定时器(如TIM1、TIM8等)配合预分频器和计数器来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
1. **初始化定时器**:
- 首先需要对定时器进行初始化,设置其工作模式(例如为模式3,即PWM模式),时钟源选择以及是否自动装载初始值等。
```c
TIM_HandleTypeDef htim;
TIM_TimeBaseInitTypeDef.TIM_Prescaler = PrescalerValue; // 设置预分频器值
TIM_TimeBaseInitTypeDef.TIM_Period = MicrosecondsToPeriod(Microseconds); // 计算周期,假设已知Microseconds到周期的关系
htim.Instance = TIMx; // 替换TIMx为你使用的定时器实例
HAL_TIM_Base_Init(&htim);
```
2. **启动定时器**:
- 启动定时器以便开始计数。
```c
HAL_TIM_Base_Start_IT(&htim);
```
3. **等待计数完成**:
- 使用`TIM_TimeBase_GetCounter()`获取当前计数值,并将其与期望的延时期限相比较,当达到预期值时,可以认为延时结束。
```c
uint16_t counter = HAL_TIM_Base_GetCounter(&htim);
while (counter < ExpectedMicroseconds) {
if (HAL_TIM_Base_GetOverrunFlag(&htim)) { // 检查溢出标志
// 清除溢出标志并处理异常情况
HAL_TIM_Base_ClearOverrun(&htim);
}
counter = HAL_TIM_Base_GetCounter(&htim);
}
```
4. **停止定时器**:
- 在延时结束后关闭定时器。
```c
HAL_TIM_Base_Stop(&htim);
```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础示例,实际应用可能还需要处理中断、延时精度调整等因素。此外,对于更高级的需求,如高精度延时,可能需要结合RTOS的任务调度机制或者使用专门的延时库。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