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nt32_t IAP_APPDATE(uint32_t aimAddr,uint32_t totalPack) { if (aimAddr != BACKUP_AREA1 && aimAddr != BACKUP_AREA2) return LL_ERR_INVD_PARAM; //检查地址是否合法 if (totalPack<=0 && totalPack>(APP_SIZE/128)) return LL_ERR_INVD_PARAM; //检查包数是否合法 FLASH_APP_EraseSector();//写之前你线擦除 } 帮我完善一下这个函数,我要从aimaddr读取tatal包128字节的,并写入到0x8000这个地址
时间: 2025-07-25 18:25:04 AIGC 浏览: 19
<think>我们需要实现一个函数,功能是从源地址(aimAddr)读取totalPack个包(每个包128字节),然后写入到目标地址0x8000。
但是,注意函数名IAP_APPDATE可能意味着更新应用程序(Application Update),所以我们要将数据从备份区(BACKUP_AREA1或BACKUP_AREA2)复制到应用程序区(0x8000)。
步骤:
1. 检查aimAddr是否为合法的备份区地址(BACKUP_AREA1或BACKUP_AREA2)。
2. 检查totalPack是否在合法范围内(大于0且不超过APP_SIZE/128,因为每个包128字节,总大小不能超过APP_SIZE)。
3. 在写入之前,需要擦除目标地址(0x8000)所在的扇区(因为FLASH在写入前必须先擦除)。
4. 然后,从源地址(aimAddr)读取每个128字节的包,写入到目标地址(0x8000)开始的位置。
注意:FLASH编程通常要求按字(32位)或半字(16位)写入,并且需要对齐。这里我们假设128字节是4的倍数(对齐没有问题)。
另外,在擦除和写入FLASH之前,需要先解锁FLASH,并在操作完成后锁定FLASH(假设在FLASH_APP_EraseSector函数内部已经处理了,但如果没有,我们需要处理)。但是,根据函数名,我们假设有一个擦除函数,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个写函数。
由于原函数中已经调用了FLASH_APP_EraseSector(),但是该函数没有参数,所以我们需要明确擦除的是哪个扇区?这里目标地址是0x8000,所以擦除应该针对0x8000所在的扇区。
因此,我们需要:
- 修改擦除函数,使其能够擦除目标地址(0x8000)所在的扇区。或者,如果FLASH_APP_EraseSector()已经固定擦除应用程序区(0x8000开始的一个或多个扇区),则可以使用。
但是,原函数中没有目标地址参数,所以这里我们假设FLASH_APP_EraseSector()就是擦除应用程序区(从0x8000开始)的。如果不是,我们需要重新设计。
另外,我们需要一个写函数,可以写入128字节的数据块。
考虑到这些,我们完善函数:
伪代码:
1. 参数检查(已经有两项检查)。
2. 擦除目标区域(应用程序区,0x8000开始)。注意:擦除的范围应该足够大,能够容纳totalPack*128字节的数据。因此,擦除函数可能需要知道要擦除多少,或者我们擦除整个应用程序区(如果数据量小,可能浪费,但安全)。这里假设擦除函数会擦除整个应用程序区(或者足够我们写入的多个扇区)。
3. 然后,循环totalPack次,每次读取128字节,写入到0x8000 + i*128 地址。
注意:在写入FLASH时,需要确保目标地址已经擦除(擦除后是全1,写入时只能将1改为0,不能将0改为1,所以必须先擦除)。
另外,FLASH写入通常有编程宽度(如按字、半字等),这里我们按32位字写入(因为128字节是32的倍数)。我们可以每次写入4字节,重复32次(128/4=32次)完成一个包。
但是,我们假设有一个写函数可以写多个字节,或者我们可以自己实现一个写128字节的函数。
由于原函数没有提供写函数,我们需要实现写入部分。我们可以使用HAL库的FLASH_Program函数,或者使用标准外设库的函数。这里我们使用伪代码,假设有函数FLASH_APP_Program(uint32_t TypeProgram, uint32_t Address, uint64_t Data) 这样的函数,但一次只能写64位(8字节)?或者我们可以一次写多个字。
为了简单,我们可以每次写一个字(32位),循环写。
步骤:
for (pack = 0; pack < totalPack; pack++)
{
src = aimAddr + pack * 128; // 当前包的源地址
dest = 0x8000 + pack * 128; // 当前包的目标地址
for (i = 0; i < 128; i += 4) // 每次写4字节,共32次
{
uint32_t data = *(uint32_t*)(src + i); // 从源地址读取4字节
// 调用FLASH编程函数写入4字节到dest+i
if (FLASH_APP_Program(FLASH_TYPEPROGRAM_WORD, dest+i, data) != LL_OK)
{
// 写入出错,返回错误
return LL_ERR_PROGRAM;
}
}
}
但是,注意:在写入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应该返回错误。另外,FLASH编程函数需要知道目标地址和要写入的数据。
另外,在写之前,确保FLASH已经解锁,写完后锁定。但解锁和锁定可以在函数外部,或者在这个函数内完成?这里假设擦除函数已经解锁,并且在写完后我们才锁定。但为了安全,我们可以在函数内部解锁和锁定,但这样会降低效率(因为每次写都解锁锁定,而应该整个操作解锁一次)。
因此,我们可以在函数开始先解锁FLASH,然后擦除,然后写,最后锁定。
但是,原函数中已经调用了FLASH_APP_EraseSector(),所以我们假设这个函数内部已经处理了解锁和锁定?或者没有?为了安全,我们重新设计:
我们修改函数,在函数内部进行解锁和锁定操作。
步骤:
1. 检查参数。
2. 解锁FLASH。
3. 擦除目标扇区(0x8000所在的扇区,以及后续可能需要擦除的扇区,根据totalPack*128计算需要擦除的扇区数)。
4. 循环写入每个包。
5. 锁定FLASH。
但是,擦除函数可能需要知道擦除哪些扇区,因此我们需要修改擦除函数,使其能够擦除从0x8000开始,覆盖totalPack*128字节的扇区。或者,如果擦除函数已经擦除了整个应用程序区(比如多个扇区),则可以直接使用。
考虑到这些,我们假设有一个函数可以擦除从0x8000开始到足够写入totalPack*128字节的扇区。为了简单,我们假设擦除整个应用程序区(固定大小),这样我们只需要擦除一次。
因此,我们修改后的函数如下:</think>下面我将完善`IAP_APPDATE`函数,实现从指定地址读取数据包并写入`0x8000`的功能:
```c
#include "stm32f1xx_ll_flash.h" // 假设使用STM32标准库
#define BACKUP_AREA1 0x08010000 // 示例备份区1地址
#define BACKUP_AREA2 0x08020000 // 示例备份区2地址
#define APP_BASE_ADDR 0x08000000 // 应用程序起始地址(0x8000)
#define APP_SIZE (128 * 1024) // 假设APP区128KB
#define PAGE_SIZE 128 // 每包大小
uint32_t IAP_APPDATE(uint32_t aimAddr, uint32_t totalPack) {
// 1. 参数合法性检查
if (aimAddr != BACKUP_AREA1 && aimAddr != BACKUP_AREA2) {
return LL_ERR_INVD_PARAM; // 非法源地址
}
if (totalPack == 0 || totalPack > (APP_SIZE / PAGE_SIZE)) {
return LL_ERR_INVD_PARAM; // 非法包数量
}
// 2. 擦除目标区域(APP区)
FLASH_APP_EraseSector(); // 确保此函数擦除0x8000开始的区域
// 3. 解锁FLASH
LL_FLASH_Unlock();
// 4. 数据搬运
uint32_t *src_ptr = (uint32_t*)aimAddr; // 源地址指针
uint32_t *dest_ptr = (uint32_t*)APP_BASE_ADDR; // 目标地址指针
uint32_t words_per_page = PAGE_SIZE / 4; // 每包字数(128/4=32字)
for (uint32_t pack = 0; pack < totalPack; pack++) {
// 逐字编程
for (uint32_t i = 0; i < words_per_page; i++) {
if (LL_FLASH_Program(FLASH_TYPEPROGRAM_WORD,
(uint32_t)dest_ptr,
*src_ptr) != LL_OK) {
LL_FLASH_Lock(); // 出错时先锁定FLASH
return LL_ERR_PROGRAM; // 编程失败
}
src_ptr++;
dest_ptr++;
}
}
// 5. 锁定FLASH并返回成功
LL_FLASH_Lock();
return LL_OK;
}
```
### 关键点解释:
1. **地址对齐处理**:
- 使用`uint32_t*`指针确保4字节对齐
- FLASH编程要求地址必须是4字节对齐(字编程模式)
2. **FLASH操作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参数检查] --> B[擦除目标区]
B --> C[解锁FLASH]
C --> D[循环写入数据包]
D --> E[锁定FLASH]
```
3. **错误处理**:
- 擦除失败:由`FLASH_APP_EraseSector()`内部处理
- 编程失败:立即锁定FLASH并返回错误码
- 参数错误:提前返回避免无效操作
4. **数据搬运细节**:
- 每包128字节 = 32个32位字
- 使用`LL_FLASH_Program()`标准库函数写入
- 指针递增自动处理地址偏移
### 注意事项:
1. **擦除函数要求**:
- `FLASH_APP_EraseSector()`需实现擦除`0x8000`开始的整个APP区域
- 若需动态计算擦除范围,需修改为:
```c
uint32_t erase_size = totalPack * PAGE_SIZE;
FLASH_APP_EraseSector(APP_BASE_ADDR, erase_size);
```
2. **FLASH编程限制**:
- STM32F1系列只能将1写成0,擦除后是全FF状态
- 必须在擦除后的地址编程
- 编程操作会清除ECC校验位
3. **中断安全**:
- 关键操作期间需禁用中断
- 建议在调用此函数前执行:
```c
__disable_irq();
status = IAP_APPDATE(addr, packs);
__enable_irq();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