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数组右上部分求和
时间: 2025-08-16 08:55:44 浏览: 3
### 计算二维数组右上角部分的元素之和
为了实现对二维数组右上角部分的元素求和,可以通过遍历二维数组并筛选符合条件的元素来完成。具体来说,右上角的部分是指位于主对角线之上(不包括主对角线)的所有元素。
以下是基于 C 语言的一个解决方案:
#### 实现逻辑
1. 遍历整个二维数组。
2. 对于每一个位置 `(i, j)`,当 `i < j` 时,说明该元素处于主对角线之上。
3. 将满足条件的元素累加至总和变量中。
#### 示例代码
```c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5 // 假设是一个N*N的方阵
int main() {
int array[N][N]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i < j) { // 主对角线以上的元素
sum += array[i][j];
}
}
}
printf("Right upper part sum: %d\n", sum);
return 0;
}
```
#### 解释
-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大小为 `N×N` 的二维数组,并初始化了一些数值。
- 使用双重循环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 当 `i < j` 成立时,表示当前元素位于主对角线以上的位置,将其加入到累积变量 `sum` 中[^1]。
- 最终打印出右上角部分的元素之和。
#### 输出示例
假设输入如下矩阵: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则右上角部分的元素为 `[2, 3, 4, 5, 8, 9, 10, 14, 15, 20]`,它们的和为 `100`。
---
### 注意事项
- 程序假定输入的是一个正方形矩阵(即行列数相同),如果不是,则需要额外处理非方阵的情况。
- 若矩阵较大,需注意整型数据类型的范围限制,必要时可改用更大容量的数据类型如 `long long`。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