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us 抓取特定cell name
时间: 2024-03-08 14:46:40 浏览: 978
如果您想在Innovus中抓取特定的单元格(cell),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1. 首先,使用以下命令进入Innovus的tcl控制台:
```tcl
innovus -gui
```
2. 接下来,使用以下命令打开设计库:
```tcl
open_db <design_library_name>
```
其中,<design_library_name>是您的设计库名称。
3. 接下来,使用以下命令列出您的设计库中所有的单元格名称:
```tcl
cell_list
```
4. 最后,使用以下命令抓取您想要的特定单元格:
```tcl
get_db_cell <cell_name>
```
其中,<cell_name>是您要抓取的单元格名称。
相关问题
innovus删除physical cell的命令
<think>嗯,用户想了解Innovus工具中删除物理单元(physical cell)的具体命令。这个问题很专业,应该是芯片物理设计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操需求。
用户可能正在处理设计中的冗余单元或优化布局布线,需要快速清理不需要的物理单元。考虑到物理单元的特殊性(如Filler/Tap/Decap等),直接删除可能存在风险,需要谨慎处理。
从专业角度,这个问题需要分三层回答:首先是基本命令语法,其次是注意事项(因为误删物理单元可能导致DRC/LVS问题),最后是配套的验证方法。特别要强调备份的重要性——毕竟一次误操作可能毁掉数小时的工作成果。
注意到用户没有提供具体单元类型,所以需要给出通用命令格式和常见类型示例。比如删除Filler用deleteFiller,删除Tap用deleteTap等。同时要提醒用户物理单元通常不能像逻辑单元那样随意删除,必须考虑工艺规则。
用户可能还隐含了性能优化的需求,所以补充了替代方案建议(ECO删除法),这在实际项目中更安全。最后用两个典型问题收尾,既覆盖了验证方法(检查时序完整性),又提示了相关概念(物理单元作用),这样用户后续搜索也有方向。</think>在Innovus工具中删除物理单元(如Filler、Tap、Decap等)需根据单元类型使用专用命令,**务必在执行前备份设计并验证物理规则**。以下是具体操作:
### 一、常用物理单元删除命令
1. **删除填充单元 (Filler Cells)**
```tcl
deleteFiller ; # 删除所有Filler单元
```
或指定特定Filler类型:
```tcl
deleteFiller -cell {FILLER1 FILLER2} ; # 删除指定名称的Filler
```
2. **删除Tap单元 (Well Ties)**
```tcl
deleteTap ; # 删除所有Tap单元
```
3. **删除去耦电容 (Decap Cells)**
```tcl
deleteDecap -all ; # 删除所有Decap单元
```
4. **通用物理单元删除**
若需删除其他物理单元(如物理标记单元):
```tcl
deleteInst [get_cells -physical -filter "ref_lib_cell_name == <cell_name>"]
```
### 二、关键注意事项
1. **物理完整性验证**
删除后必须重新检查物理规则:
```tcl
verifyConnectivity -noAntenna ; # 检查连接性
verifyGeometry ; # 检查几何规则
```
> ⚠️ 删除Filler/Tap可能导致DRC违例(如密度不足、电源短路),需立即运行`verify_drc`[^1]
2. **ECO模式删除法(推荐)**
在布局布线后阶段,优先使用ECO流程:
```tcl
setEcoMode -reset
setEcoMode -updateTiming true
deleteInst <cell_instance_name> ; # 指定实例名删除
ecoPlace -postFix
```
### 三、替代方案:条件性保留
若需保留部分关键单元(如电源域边界单元),添加过滤条件:
```tcl
deleteFiller -exceptWithin {
[get_cells -filter "is_physical_only==true" -boundary_type power]
} ; # 保留电源边界单元
```
innovus中一个cell的两个pin绕线容易出现short问题
<think>好的,用户现在遇到了Innovus中cell的pin绕线短路的问题,需要解决方案。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关于Innovus工具中处理短路问题的相关知识。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特别是引用[4],里面提到了一个修short的脚本,可能可以从中找到线索。另外,引用[3]提到在combination cell上设置ignore pin会导致工具将其视为终点,这也可能影响绕线结果。
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cell的pin在绕线时出现短路。可能的原因包括高密度区域的绕线资源不足,或者相邻pin之间的间距太小。这时候需要考虑几个步骤:检查设计规则,调整绕线策略,使用工具提供的优化命令,以及手动修复。
接下来,我需要结合引用中的信息。比如引用[4]中的脚本是通过遍历所有Metal Short类型的markers,删除相关nets的非时钟线,这可能是一个应急办法,但可能不够全面。另外,引用[5]提到的基于pin密度的绕线优化,可能需要调整绕线规则或密度设置来预防短路。
可能的解决方案步骤包括:
1. 确认短路位置,使用dbGet命令查找具体的短路点。
2. 检查绕线层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规则,可能需要调整route规则。
3. 使用routeAutoTuneOptionsForAdvancedDesign开启自动优化(引用[1])。
4. 调整绕线资源的分配,比如增加绕线层或调整pin密度(引用[5])。
5. 对于顽固的短路,手动编辑或删除有问题的线,如引用[4]的脚本所示。
6. 检查是否有需要设置ignore pin的情况,避免工具错误处理(引用[3])。
此外,还需要考虑工具的其他命令,如setNanoRouteMode中的相关选项,或者使用ecoRoute进行局部修复。同时,确保电源地线(PG)是否正确处理,因为get_pins可能不会返回PG属性的pin(引用[2]),这可能会影响绕线资源的使用。
需要提醒用户注意,不同的工具版本可能有不同的行为,比如ICC2和Innovus在处理combination cell时的差异(引用[3])。因此,在应用解决方案时,要结合具体的工具版本文档进行验证。
最后,总结解决方案的步骤,并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可能涉及的方面,如优化绕线策略、使用特定命令、设计规则检查等。</think>### Innovus中Cell的Pin绕线短路问题解决方案
#### 1. **确认短路类型与位置**
使用以下命令定位短路的具体位置:
```tcl
dbGet top.markers.subType "Metal Short" -p
```
通过`dbGet`获取短路区域的坐标、层级和关联网络信息,优先检查高密度区域(如标准单元行间、电源网络附近)[^2][^4]。
#### 2. **调整绕线规则与密度控制**
- **设置自动优化模式**:启用高级绕线优化功能:
```tcl
setNanoRouteMode -routeAutoTuneOptionsForAdvancedDesign true
```
该命令会优化绕线资源分配,减少因局部拥塞导致的短路[^1]。
- **调整Pin密度规则**:使用`create_abut_rules`定义绕线密度限制,例如:
```tcl
create_abut_rules -number_of_references 4 -output abut_4.tcl
source abut_4.tcl
```
限制单元周围绕线密度,避免因pin过密引发短路[^5]。
#### 3. **手动修复短路**
对于顽固短路,使用脚本批量处理:
```tcl
deselectAll
foreach short [dbGet top.markers.subType "Metal Short" -p] {
set box [dbGet $short.box]
set layer [dbGet $short.layer.name]
select_obj [dbGet [dbQuery -area $box -layer $layer -objType wire].net.isCTSClock 0 -p2]
editDelete -selected
}
```
该脚本会删除非时钟网络的短路金属线(需谨慎验证目标网络)[^4]。
#### 4. **检查特殊单元设置**
若短路发生在组合逻辑单元(如MUX、AOI)附近,确认是否误设`ignore pin`:
```tcl
# 检查单元pin属性
dbGet [dbGetCellInsts "your_cell_name"].pins.isIgnored
```
若设置为`ignore pin`,Innovus会将其视为绕线终点,可能导致绕线冲突[^3]。
#### 5. **ECO局部绕线修复**
使用`ecoRoute`命令对短路区域进行增量绕线:
```tcl
ecoRoute -modifyOnly -reroute -drv
```
结合`setEcoMode`调整修复策略,例如允许局部层变更或通孔调整。
#### 6. **预防性措施**
- **绕线层分配**:限制高密度区域绕线层范围,避免跨层短路:
```tcl
setNanoRouteMode -routeWithViaInPin "1:1"
```
- **DRC增强检查**:
```tcl
setVerifyGeometryMode -checkAll true -region {x1 y1 x2 y2}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