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控制AD9833实现扫频
时间: 2025-07-25 12:20:59 AIGC 浏览: 38
<think>我们已知AD9833是一款DDS芯片,用于产生波形。用户要求使用STM32控制AD9833实现扫频功能。
根据引用[2]和引用[3],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扫频实现的思路:
1. 扫频需要设置起始频率、终止频率和扫频时间。
2. 在扫频过程中,频率会随时间变化,通常线性变化。
3. 需要控制每个频率点的驻留时间(即每个频率输出多长时间)。
硬件设计:
1. AD9833通过SPI接口与STM32连接(三线或四线SPI,具体看芯片手册)。
2. 需要为AD9833提供时钟源(如25MHz晶振)。
3. 连接STM32的SPI引脚(SCK, MOSI, SS/SYNC)到AD9833的对应引脚(注意AD9833的SDATA、SCLK、FSYNC)。
4. 注意:AD9833的FSYNC(片选)是低电平有效。
软件设计(代码):
1. 初始化STM32的SPI外设(使用HAL库)。
2. 初始化AD9833(设置波形、模式等)。
3. 实现扫频算法:在给定的扫频时间内,频率从起始值线性变化到终止值。
4. 根据扫频时间计算每个频率点的驻留时间(或步进),然后按步进更新频率。
注意:AD9833的频率寄存器是28位的,频率计算公式为:
输出频率 = (频率寄存器值 * MCLK) / 2^28
因此,频率寄存器值 = (输出频率 * 2^28) / MCLK
根据引用[2]中的线性扫频算法,我们可以这样实现:
设置起始频率startFreq,终止频率endFreq,扫频时间totaltime。
设置一个更新频率的速率(即每次更新频率的时间间隔,比如10ms更新一次频率),这样扫频时间内更新的次数为:times = totaltime / 间隔时间。
频率步进值 = (endFreq - startFreq) / times
但是,引用[2]中的算法是连续变化的,实际我们只能离散更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
每次更新频率时,计算当前频率:currentFreq = startFreq + (endFreq - startFreq) * (当前次数/总次数)
然后把这个频率转换为AD9833的频率寄存器值,并写入。
然而,由于AD9833在更新频率时,为了避免输出毛刺,通常先更新频率寄存器(通过控制位选择先写入哪个寄存器,然后切换使用该寄存器)。AD9833有两个频率寄存器(FREQ0和FREQ1),我们可以使用两个寄存器交替更新,然后通过相位寄存器切换(或者直接使用两个频率寄存器切换)。
但为了简化,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频率寄存器(比如FREQ0),然后每次更新时,先写入到FREQ1寄存器,然后切换使用FREQ1。但这样需要切换。另一种简单做法是:每次更新频率时,先关闭输出,然后更新FREQ0寄存器,再开启输出。但这样会在每次更新时产生短暂停顿。
考虑到扫频时频率变化是连续的,我们希望过渡平滑,所以最好使用两个频率寄存器,通过切换来实现无毛刺的频率切换。
然而,根据AD9833的数据手册,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 使用FREQ0和FREQ1两个寄存器。
- 初始化时,设置两个寄存器为起始频率。
- 在扫频过程中,将要更新的下一个频率值写入到当前未使用的那个频率寄存器(比如当前使用FREQ0,则写入FREQ1),然后切换使用FREQ1。
- 这样,下次更新时写入FREQ0,再切换回FREQ0,如此交替。
但是,用户可能只需要简单的实现。因此,我们这里采用一个简化的方法:每次更新频率时,直接更新FREQ0寄存器(不切换寄存器,因为AD9833允许直接覆盖同一个频率寄存器),这样在更新瞬间可能会有毛刺,但考虑到扫频是连续的,而且更新频率的间隔时间很短(比如10ms),所以可以接受。
步骤:
1. 初始化SPI和GPIO(用于FSYNC片选)。
2. 初始化AD9833:设置控制寄存器,选择波形(正弦波、三角波等),复位内部寄存器,然后设置初始频率(写入FREQ0寄存器)。
3. 启动输出。
4. 开始扫频:计算总步数(根据扫频时间和更新间隔),然后循环更新频率。
5. 每次循环:计算当前频率,转换为寄存器值,通过SPI写入FREQ0寄存器(注意AD9833的写时序:先写低14位,再写高14位,总共28位)。
6. 延时(更新间隔时间)。
注意:AD9833的SPI写时序是16位传输,每个16位数据的高2位是地址(指示是频率寄存器还是相位寄存器,以及是哪个寄存器),低14位是数据。
具体寄存器地址(高2位):
- FREQ0寄存器:0x4000 (高2位为01,后面14位为数据,但实际上在写频率寄存器时,需要分两次写,先写低14位,再写高14位,所以地址分别是0x40和0x80?不对,看手册)
根据AD9833数据手册:
- 写频率寄存器时,先写低14位(地址:0x40 << 14,但实际上地址位在最高两位,所以写低14位时,16位数据的高2位为01,低14位为数据低14位;写高14位时,高2位为10,低14位为数据的高14位(实际上是28位中的高14位)?不对,频率寄存器是28位,分两次写,每次写14位(从低到高):
第一次写:控制字的高2位为01(表示写FREQ0的低14位),低14位为频率值的0-13位。
第二次写:控制字的高2位为10(表示写FREQ0的高14位),低14位为频率值的14-27位。
但是,控制字是16位,所以:
写低14位:发送的数据 = (0x01 << 14) | (freq_reg & 0x3FFF)
写高14位:发送的数据 = (0x02 << 14) | ((freq_reg >> 14) & 0x3FFF)
其中,freq_reg是28位的频率寄存器值(无符号整数),计算公式:
freq_reg = (uint32_t)((freq * pow(2,28)) / MCLK) [注意:freq为输出频率,MCLK为AD9833的主频]
代码实现:
步骤:
1. 初始化SPI,配置GPIO(FSYNC为输出,初始高电平)。
2. 初始化AD9833:发送复位命令(0x2100),然后设置波形(例如正弦波:0x2000),并设置初始频率(写FREQ0寄存器)。
3. 启动AD9833:发送控制字(0x2000)即可(复位后已经启动,但复位后需要重新设置频率)。
4. 实现扫频循环。
注意:AD9833的SPI是MSB先传,16位数据。每次传输前拉低FSYNC,传输后拉高。
下面我们编写代码(使用HAL库):</think>### STM32控制AD9833实现扫频功能
#### 硬件电路设计
1. **核心连接**:
- STM32 SPI接口 → AD9833:
- `SCK` → `SCLK` (时钟)
- `MOSI` → `SDATA` (数据)
- `GPIO` → `FSYNC` (片选,低电平有效)
- AD9833电源:
- `VDD`:3.3V供电
- `AGND/DGND`:接地
- 时钟源:25MHz晶振连接`X1`和`X2`引脚
- 输出:`VOUT`引脚经低通滤波器后输出波形
2. **关键电路**:
```plaintext
+-----------------+ +-----------------+
| STM32 | | AD9833 |
| | | |
| SPI_SCK -----|-----> SCLK |
| SPI_MOSI -----|-----> SDATA |
| GPIO -----|-----> FSYNC (片选) |
| | | |
| GND -----|-----> AGND/DGND |
| 3.3V -----|-----> VDD |
| | | X1--25MHz晶振--X2 |
+-----------------+ +--------+--------+
|
+---+
| LPF |
+---+
|
VOUT
```
#### 软件代码实现(HAL库)
```c
// AD9833寄存器地址定义
#define AD9833_REG_CMD 0x2000 // 控制寄存器基址
#define AD9833_REG_FREQ0 0x4000 // FREQ0寄存器地址
#define AD9833_FREQ_SEL0 0x0000 // 选择FREQ0
// SPI发送16位数据
void AD9833_SendData(uint16_t data) {
HAL_GPIO_WritePin(FSYNC_GPIO_Port, FSYNC_Pin, GPIO_PIN_RESET); // 拉低FSYNC
HAL_SPI_Transmit(&hspi1, (uint8_t*)&data, 1, HAL_MAX_DELAY);
HAL_GPIO_WritePin(FSYNC_GPIO_Port, FSYNC_Pin, GPIO_PIN_SET); // 拉高FSYNC
}
// 设置频率寄存器
void AD9833_SetFrequency(uint32_t freq, uint8_t reg) {
uint32_t freq_reg = (uint32_t)((freq * 268435456.0) / 25000000.0); // 计算寄存器值: f_out * 2^28 / MCLK(25MHz)
uint16_t lsb = (freq_reg & 0x3FFF) | reg; // 低14位 + 寄存器地址
uint16_t msb = ((freq_reg >> 14) & 0x3FFF) | reg; // 高14位 + 寄存器地址
AD9833_SendData(lsb);
AD9833_SendData(msb);
}
// 初始化AD9833
void AD9833_Init(void) {
AD9833_SendData(0x2100); // 复位
HAL_Delay(10);
AD9833_SendData(AD9833_REG_CMD | AD9833_FREQ_SEL0); // 启用FREQ0
}
// 线性扫频函数
void AD9833_Sweep(uint32_t startFreq, uint32_t endFreq, float sweepTime) {
uint32_t totalSteps = (uint32_t)(sweepTime * 100); // 假设100Hz更新频率
float freqStep = (float)(endFreq - startFreq) / totalSteps;
for(uint32_t i = 0; i <= totalSteps; i++) {
uint32_t currentFreq = startFreq + (uint32_t)(i * freqStep);
AD9833_SetFrequency(currentFreq, AD9833_REG_FREQ0);
HAL_Delay(10); // 10ms步进间隔
}
}
// 主函数调用示例
int main(void) {
HAL_Init();
SystemClock_Config();
MX_SPI1_Init(); // SPI初始化
MX_GPIO_Init(); // GPIO初始化
AD9833_Init();
while(1) {
// 从1kHz扫频到10kHz,耗时1秒
AD9833_Sweep(1000, 10000, 1.0);
HAL_Delay(1000); // 等待1秒后重新扫频
}
}
```
#### 关键实现细节
1. **频率计算**:
- 寄存器值计算公式:$$ \text{FREQ\_REG} = \frac{f_{\text{out}} \times 2^{28}}{\text{MCLK}} $$
- 例:输出1kHz时:$$ \text{FREQ\_REG} = \frac{1000 \times 268435456}{25000000} = 10737 $$
2. **扫频算法优化**:
- 使用离散化线性扫频:$$ f_{\text{current}} = f_{\text{start}} + i \times \frac{f_{\text{end}} - f_{\text{start}}}{N} $$
- 步进时间影响平滑度(10ms步进适用于音频扫频)[^2]
3. **输出波形限制**:
- 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最大输出频率为MCLK/2(12.5MHz)
- 三角波输出需降低频率(建议<1MHz)以保证波形点数充足[^3]
#### 注意事项
1. **SPI配置**:
- 模式:CPOL=1, CPHA=1(模式3)
- 时钟频率:建议≤10MHz
- 数据格式:MSB First
2. **毛刺抑制**:
- 更改频率前先复位寄存器(发送0x2100)
- 使用双缓冲寄存器(FREQ0/FREQ1)可实现无毛刺切换
3. **低通滤波**:
- 在VOUT后添加RC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目标最大频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