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Adder是什么,怎么使用
时间: 2025-06-11 11:58:03 AIGC 浏览: 34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LongAdder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的问题。用户之前已经问过CAS的三大核心问题,其中提到了LongAdder作为解决自旋开销问题的方案。因此,用户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并发编程基础,现在想深入了解LongAdder的具体实现和用法。
首先,我要确定LongAdder的基本定义,它是JDK1.8引入的一个类,用于在高并发场景下高效地处理计数。接下来需要解释它与AtomicLong的区别,重点在于分段CAS的设计思想,减少竞争,提高吞吐量。
然后,用户需要知道如何使用LongAdder。应该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包括初始化、累加、获取结果以及重置方法。这些例子要简洁明了,让用户能够直接复制使用。
同时,要说明适用场景,比如高并发写多读少的情况,以及不适合的场景,比如需要强一致性的实时读取。这里可能需要对比LongAdder和AtomicLong的性能差异,参考之前提到的性能表格,强调线程数多时的优势。
底层原理部分需要简要解释分段机制,比如Cell数组和base变量,如何通过哈希分散线程竞争。这部分不需要太深入,但要让用户明白为什么LongAdder更高效。
注意事项方面,要提到sum()方法的准确性、内存消耗以及重置的风险。这些都是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坑,提前告知可以避免误用。
最后,总结使用建议,帮助用户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工具。可能还需要提到JDK版本要求,确保用户知道LongAdder需要1.8及以上版本。
现在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信息,比如是否提到了add()和increment()方法,以及reset()的谨慎使用。另外,确保代码示例正确,没有语法错误,并且用中文注释方便理解。还要注意避免技术术语过于复杂,保持解释的易懂性。
可能用户的实际问题是如何在高并发程序中优化计数器性能,因此需要强调LongAdder的优势和适用条件。同时,提醒用户虽然LongAdder提高了性能,但在读取时可能需要容忍一定的误差,根据业务需求权衡。
最后,结构要清晰,分点说明,使用标题和代码块增强可读性,符合用户之前提供的格式要求。确保回答真实可靠,参考官方文档或权威资料,避免错误信息。</think>---
### 一、LongAdder 是什么?
**LongAdder** 是 JDK 1.8 引入的高并发场景下的高性能计数器,专为解决 `AtomicLong` 在多线程竞争时的性能瓶颈而设计。其核心思想是 **分段累加(Cell 分散)**,通过将热点数据拆分成多个单元(Cell),减少线程竞争,提升吞吐量。
#### 与 AtomicLong 的对比
| 特性 | AtomicLong | LongAdder |
|---------------------|-----------------------------|-----------------------------|
| **实现方式** | 单一变量 CAS 自旋 | 分段 Cell 数组 + base 值 |
| **高并发写性能** | 差(线程竞争激烈时自旋开销大) | 优(分散竞争,吞吐量提升数倍) |
| **读操作一致性** | 强一致(直接返回值) | 最终一致(sum() 是近似值) |
| **适用场景** | 低并发或需要精确读 | 高并发写多读少(如统计点击数) |
---
### 二、LongAdder 的使用方法
#### 1. 基本操作
```java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LongAdder;
public class Count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初始化
LongAdder counter = new LongAdder();
// 累加操作(线程安全)
counter.add(10); // 增加指定数值
counter.increment(); // +1(等价于 add(1))
counter.decrement(); // -1
// 获取当前总值(注意:非原子快照)
long total = counter.sum();
System.out.println("当前计数: " + total); // 输出: 当前计数: 10
// 重置计数器(谨慎使用!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counter.reset();
System.out.println("重置后: " + counter.sum()); // 输出: 重置后: 0
}
}
```
#### 2. 复合操作
```java
// 结合 Lambda 表达式统计符合条件的数据
LongAdder validCount = new LongAdder();
List<String> dataList = Arrays.asList("A", "B", "C", "D");
dataList.parallelStream().forEach(item -> {
if (isValid(item)) { // 假设 isValid 是校验函数
validCount.increment();
}
});
System.out.println("有效数据量: " + validCount.sum());
```
---
### 三、底层原理(分段 CAS 机制)
#### 核心结构
1. **base 变量**:基础值,无竞争时直接累加
2. **Cell[] 数组**:当线程竞争时,为每个线程分配独立的 Cell 进行累加
#### 工作流程
1. **无竞争时**:直接通过 CAS 更新 `base` 值
2. **检测到竞争**:
- 为当前线程分配一个 Cell(通过线程哈希值映射到数组下标)
- 在 Cell 内部进行 CAS 累加
3. **最终求和**:`sum() = base + ΣCell[i]`
#### 源码关键逻辑(简化版)
```java
public void add(long x) {
Cell[] cs; long b, v; int m; Cell c;
if ((cs = cells) != null || // 1. 如果已存在 Cell 数组
!casBase(b = base, b + x)) { // 2. 尝试直接更新 base 值失败
boolean uncontended = true;
if (cs == null || (m = cs.length - 1) < 0 ||
(c = cs[getProbe() & m]) == null || // 3. 获取当前线程对应的 Cell
!(uncontended = c.cas(v = c.value, v + x))) // 4. 尝试更新 Cell 值
longAccumulate(x, null, uncontended); // 5. 竞争激烈时扩容 Cell 数组
}
}
```
---
### 四、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典型使用场景
1. **高并发统计**:如网站实时点击量、API 调用次数
2. **数据分片累加**:分布式任务局部计数汇总
3. **监控指标采集**:QPS、错误次数等非精确统计
#### 注意事项
1. **sum() 的最终一致性**:
```java
// 错误用法:连续调用 sum() 可能得到不同结果
if (counter.sum() > 100 && counter.sum() < 200) { ... }
// 正确做法:保存临时快照
long snapshot = counter.sum();
if (snapshot > 100 && snapshot < 200) { ... }
```
2. **内存消耗**:Cell 数组默认最大扩容到 CPU 核数,可能占用更多内存
3. **重置风险**:`reset()` 会清空所有 Cell 和 base 值,需确保业务允许
---
### 五、性能测试对比
#### 测试代码
```java
// 对比 AtomicLong 和 LongAdder 的吞吐量
public class Benchmark {
static final int THREADS = 100;
static final int CYCLES = 100_00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test(new AtomicLong(), "AtomicLong");
test(new LongAdder(), "LongAdder");
}
static void test(Object counter, String name) throws Exception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THREADS);
for (int i = 0; i < THREADS; i++) {
pool.submit(() -> {
for (int j = 0; j < CYCLES; j++) {
if (counter instanceof AtomicLong) {
((AtomicLong) counter).incrementAndGet();
} else {
((LongAdder) counter).increment();
}
}
});
}
pool.shutdown();
pool.awaitTermination(1, TimeUnit.HOURS);
System.out.printf("%s 耗时: %dms%n", name,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
```
#### 典型结果(8核 CPU)
| 计数器类型 | 100线程竞争耗时 |
|-------------|----------------|
| AtomicLong | 4200 ms |
| LongAdder | 680 ms |
---
### 六、扩展方案
1. **DoubleAdder**:用于浮点数累加
2. **LongAccumulator**:支持自定义累加规则(如取最大值)
```java
// 统计最大值
LongAccumulator maxVal = new LongAccumulator(Long::max, Long.MIN_VALUE);
maxVal.accumulate(10); // 当前最大值 10
maxVal.accumulate(5); // 仍为 10
maxVal.accumulate(15); // 更新为 15
```
---
### 总结
**使用场景决策树**:
```
是否需要高并发写入?
├─ 否 → 使用 AtomicLong(简单精确)
└─ 是 → 是否需要实时精确读取?
├─ 是 → 考虑锁或其他同步机制
└─ 否 → 使用 LongAdder(高性能最终一致)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