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生成运行代码

时间: 2025-08-22 18:12:29 浏览: 4
<think>嗯,用户现在想要基于UCI的肺癌数据集生成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的示例代码。首先,我需要回顾之前的对话历史,确保我提供的代码符合他们之前的课程设计方案。用户之前的回答已经分成了数据集分析、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构建等模块,所以我需要针对这些部分生成相应的Python代码。 首先,用户提到数据集有307个样本和56个临床特征,包含缺失值,类别分布是三个肺癌分期。因此,在数据加载和初步分析部分,我需要使用pandas来读取数据,然后展示基本的统计信息和类别分布。可能还需要用matplotlib或seaborn进行可视化,比如绘制类别分布的条形图,年龄分布的直方图,以及性别分布的饼图。 接下来是数据预处理部分,用户提到了使用MICE处理缺失值,特征标准化,以及SMOTE处理类别不平衡。我需要导入IterativeImputer进行缺失值填补,然后用StandardScaler进行标准化。对于SMOTE,需要使用imbalanced-learn库中的SMOTE类。这些步骤需要逐步展示,确保代码清晰易懂。 特征工程部分包括随机森林的特征重要性排序和PCA降维。这里需要用到RandomForestClassifier来训练模型并提取特征重要性,然后用matplotlib画出重要性条形图。PCA部分则需要使用sklearn的PCA类,并展示降维后的结果,可能用散点图来可视化PCA的效果。 模型构建部分,用户提到了逻辑回归、SVM和XGBoost的对比,以及超参数的网格搜索。需要分别实例化这些模型,用交叉验证评估性能,并展示准确率和F1分数。网格搜索以SVM为例,展示如何调优参数,并输出最佳模型参数和性能。 模型解释部分,用户提到了SHAP和LIME。需要引入shap和lime库,分别对XGBoost模型进行解释,生成特征贡献摘要图和单个样本的局部解释。这里需要注意SHAP可能计算较慢,尤其是对于较大的数据集,但UCI肺癌数据集样本量不大,应该没问题。 最后,性能评估需要绘制ROC曲线和计算AUC值,以及输出分类报告。这部分需要将数据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模型后预测概率,计算每个类别的ROC曲线,并汇总结果。 在写代码的时候,要确保注释清晰,每个步骤都有解释,方便学生理解。同时,要注意库的版本兼容性,比如imbalanced-learn可能需要安装,但用户可能已经具备环境。另外,要处理可能的路径问题,比如加载数据集时可能需要指定正确的文件路径,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还需要考虑用户是否希望代码尽可能简洁,还是详细包含所有步骤。根据之前的回答,用户可能需要完整的示例代码,涵盖从数据加载到模型评估的全流程。因此,代码需要分块展示,每部分都有明确的功能,并且给出示例输出或可视化图形。 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比如数据预处理中的特征组合,或者创新实践建议中的生存分析模型,但用户这次主要要求的是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的示例代码,因此可能集中在主要流程上,而高级部分如多模态数据融合或Web应用原型可能需要额外扩展,但不在当前请求范围内。</think>以下是为UCI肺癌数据集设计的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课程代码示例,包含完整数据处理流程和关键算法实现: ```python # === 环境配置 ===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 === 数据加载 === url = "https://archive.ics.uci.edu/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lung-cancer/lung-cancer.data" data = pd.read_csv(url, header=None, na_values='?') print(f"原始数据维度:{data.shape}") # === 初步分析 === # 类别分布分析 class_dist = data[0].value_counts().sort_index() plt.figure(figsize=(8,4)) sns.barplot(x=class_dist.index, y=class_dist.values) plt.title('Class Distribution (Lung Cancer Types)') plt.show() ``` ```python # === 数据预处理 === from sklearn.experimental import enable_iterative_imputer from sklearn.impute import IterativeImputer from imblearn.over_sampling import SMOTE # 特征/标签分离 X = data.iloc[:, 1:] y = data.iloc[:, 0] # 缺失值填补(MICE) imputer = IterativeImputer(max_iter=20, random_state=42) X_imputed = imputer.fit_transform(X) # 标准化处理 scaler = StandardScaler() X_scaled = scaler.fit_transform(X_imputed) # 类别平衡处理 smote = SMOTE(random_state=42) X_res, y_res = smote.fit_resample(X_scaled, y) ``` ```python # === 特征工程 ===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PCA # 特征重要性分析 r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 random_state=42) rf.fit(X_res, y_res) importances = rf.feature_importances_ plt.figure(figsize=(12,6)) sns.barplot(x=importances, y=np.arange(len(importances)), orient='h') plt.title("Feature Importance Ranking") plt.show() # PCA降维可视化 pca = PCA(n_components=2) X_pca = pca.fit_transform(X_res) plt.scatter(X_pca[:,0], X_pca[:,1], c=y_res, cmap='viridis') plt.colorbar() plt.title("PCA Projection (2D)") plt.show() ``` ```python # === 模型构建 ===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C from xgboost import XGBClassifier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 # 数据集划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_res, y_res,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多模型对比 models = [ ('Logistic', LogisticRegression(max_iter=1000)), ('SVM', SVC(probability=True)), ('XGBoost', XGBClassifier()) ] for name, model in models: scores = cross_val_score(model, X_train, y_train, cv=5, scoring='accuracy') print(f"{name} 平均准确率:{np.mean(scores):.3f} ± {np.std(scores):.3f}") # 超参数调优示例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GridSearchCV param_grid = { 'C': [0.1, 1, 10], 'gamma': ['scale', 'auto'], 'kernel': ['rbf', 'poly'] } grid_search = GridSearchCV(SVC(), param_grid, cv=3, verbose=2) grid_search.fit(X_train, y_train) print(f"最佳参数:{grid_search.best_params_}") ``` ```python # === 模型解释 === import shap # SHAP解释器 explainer = shap.TreeExplainer(XGBClassifier().fit(X_train, y_train)) shap_values = explainer.shap_values(X_test) shap.summary_plot(shap_values, X_test, feature_names=data.columns[1:]) # LIME解释示例 from lime import lime_tabular explainer = lime_tabular.LimeTabularExplainer( training_data=X_train, feature_names=data.columns[1:], class_names=['Type1', 'Type2', 'Type3'], mode='classification' ) exp = explainer.explain_instance(X_test[0], grid_search.predict_proba) exp.show_in_notebook() ``` ```python # === 性能评估 ===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lassification_report, roc_auc_score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RocCurveDisplay # 最终评估 best_model = grid_search.best_estimator_ y_pred = best_model.predict(X_test) y_proba = best_model.predict_proba(X_test) print(classification_report(y_test, y_pred)) print(f"加权AUC:{roc_auc_score(y_test, y_proba, multi_class='ovr'):.3f}") # ROC曲线可视化 fig, ax = plt.subplots(figsize=(8,6)) RocCurveDisplay.from_estimator(best_model, X_test, y_test, ax=ax) plt.title('ROC Curve') plt.show() ``` ### 代码说明要点: 1. **数据预处理**:使用MICE处理缺失值,采用SMOTE处理类别不平衡[^1] 2. **特征工程**:通过随机森林评估特征重要性,应用PCA进行降维可视化 3. **模型选择**:对比逻辑回归、SVM、XGBoost三种算法性能 4. **可解释性**:集成SHAP和LIME两种主流解释工具 5. **评估指标**:包含分类报告、AUC值和ROC曲线可视化 --相关问题-- 1. 如何调整SMOTE过采样的采样策略? 2. PCA降维后如何选择最佳维度数? 3. 怎样处理医学数据中的高维稀疏特征? 4. 如何保存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后续预测? 5. 在医疗数据分析中需要注意哪些伦理问题? [^1]: 链式方程多重插补法(MICE)通过迭代回归模型处理复杂缺失模式,比简单均值填补更适用于医学数据 [^2]: XGBoost通过正则化项和并行计算实现高效特征选择,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具有显著优势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recommend-type

Access数据合并

希望对要学习的人有所帮助统一格式的两个数据库合并,仅供学习参考,本人做项目时编写的一个小工具。
recommend-type

使用 GCC 构建 STM23F0 ARM 项目的模板源码

使用 GCC 构建 STM23F0 ARM 项目的模板源码,具体请看 README
recommend-type

HL340/USB-serial CH340 XP driver

HL340/USB-serial CH340 XP driver USB转串口 HL 340 驱动程序
recommend-type

opc转101_104_CDT软件(试用版)

电站或者泵站等大型发电或者用电用户的运行相关数据需要上传调度协调运行,现在上传调度的规约主要有串口101、串口的CDT、网口的104,而现在通用的组态软件如wincc、组态王、MCGS等都提供OPCServer数据发布。结合情况开发本软件实现opc客户端采集数据转发调度上送。 具体功能: 1、可连接多个opc服务器采集数据。 2、101规约、104规约、CDT规约三种可供选择。 3、自由设置相关规约的各项参数。 4、遥信、遥测量组态连接,设置相关系数、取反、添加描述等。 需要正式办或者源代码联系qq:327937566
recommend-type

polkit-0.96-11.el6_10.2.x86_64.rpm离线升级包下载(Polkit漏洞CentOS6修复升级包)

CentOS 6.X版本专用 升级命令: rpm -Uvh polkit-0.96-11.el6_10.2.x86_64.rpm 或yum localinstall -y polkit-0.96-11.el6_10.2.x86_64.rpm 参考链接: https://ubuntu.com/security/CVE-2021-4034 https://access.redhat.com/security/cve/CVE-2021-4034 https://security-tracker.debian.org/tracker/CVE-2021-4034 https://www.qualys.com/2022/01/25/cve-2021-4034/pwnkit.txt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simlink生成代码下载进Linux步骤

在代码生成完成后,Simulink 将生成一个报告,包含模型所生成代码的相关信息。用户可以查看报告,以了解代码生成的结果。 步骤 10: 查看工作文件夹 在代码生成完成后,用户可以查看工作文件夹,里面将包含生成的...
recommend-type

基于MATLAB_Simulink平台下TIC2000DSP代码的自动生成.pdf

其次,通过Real-Time Workshop生成面向TI编辑器的工程文件代码,自动下载到目标DSP板上运行,省去了开发人员编写初始化程序的过程;最后,使用Simulink环境下的DSP Blocksets工具箱,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DSP代码...
recommend-type

C# 根据字符串生成二维码的实例代码

在Visual Studio中,打开包管理控制台并运行以下命令: ```shell Install-Package ZXing.Net ``` 接下来,我们将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器,名为`StrController`,并添加一个`QRcode`方法来处理二维码生成。在这个方法中...
recommend-type

如何使用VSCode 运行调试插件代码

在开发VSCode插件的过程中,运行和调试代码是至关重要的步骤。这有助于快速定位和修复问题,提升开发效率。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VSCode运行和调试插件代码。 首先,你需要确保已经安装了Visual Studio Code...
recommend-type

JSON生成Form表单的方法示例

总的来说,JSON生成Form表单是一种现代化的Web开发技术,它通过将表单的定义与呈现分离,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代码复用性,同时也增强了表单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对于React开发者来说,掌握这种技术能有效提升开发...
recommend-type

软件设计师04-17年真题及模拟卷精编解析

知识点: 1. 软考概述:软件设计师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考)的一种职业资格,主要针对从事软件设计的人员。通过考试的人员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 软考真题的重要性:对于准备参加软考的考生来说,真题是非常重要的复习资料。通过分析和练习历年真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题型、考试的难度以及出题的规律。这不仅可以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同时也能帮助考生对考试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软件设计师考试的科目和结构:软件设计师考试分为两个科目,分别是上午科目(知识水平)和下午科目(应用技能)。上午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基础知识。下午科目则侧重考察考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包括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算法设计等。 4. 历年真题的应用: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的真题来进行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进行重点复习。同时,模拟考试的环境可以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的氛围,减少考试焦虑,提高应试能力。 5. 模拟卷的作用:除了历年的真题外,模拟卷也是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模拟卷可以模拟实际考试的情况,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时间安排和题量分布。通过模拟考试,考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6. 软考复习策略:在复习软件设计师真题时,应该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全面覆盖所有知识点。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概念的同时要注重实际应用。考生还可以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辅导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解决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7. 考试报名及注意事项: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官方网站或者授权的培训机构进行报名。在报名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并在考试前了解具体的考试时间和地点。考生应提前准备考试所需的证件和文具,确保能够顺利参加考试。 8. 软考后的职业发展:通过软考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后,对于软件设计师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在求职、晋升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具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往往会增加一定的优势。同时,获得证书也是对个人技术能力的一种肯定,有助于提升个人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软件设计师真题是备考软考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结构和内容,检验学习效果,为成功通过软考做好充分准备。对于软件设计师这一职业来说,真题的研究与分析,不仅可以提高考试通过率,也对个人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recommend-type

QMCA开源在容器化中的实践:Docker与Kubernetes集成秘籍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容器化技术在现代软件开发和部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Docker和Kubernetes的技术细节与应用。文章首先概述了容器化技术的概况和QMCA开源项目。随后深入探讨Docker容器技术,涵盖了安装配置、镜像管理、网络和数据管理、以及高级功能的实践。接着,本文转向Kubernetes的基础知识和集群管理,包括架构组件、
recommend-type

CAD切地形剖面图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解决如何在CAD中绘制或生成地形剖面图的问题。首先,用户提到了几个引用来源,我需要仔细看看这些引用里有什么有用的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来整理步骤。 引用[1]提到使用【图新地球桌面端】的【提取剖面线】功能,生成高程值后用CAD命令绘制。这应该是一个专门软件辅助生成数据,再导入CAD的方法。步骤可能包括提取地形数据,生成CAD命令,然后在CAD中执行这些命令。 引用[2]说CAD绘制剖面图的步骤是先有线条,然后处理。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在CAD内部直接操作,比如画线后如何生成剖面。可能需要结合高程数据,或者使用插件。 引用[3]提到AutoCAD Civ
recommend-type

中级Java开发必学:龙果学院Java多线程并发编程教程

标题“Java多线程知识,龙果学院”与描述“Java多线程知识,龙果学院,适合中级Java开发,分小节讲解”向我们明确指出了该资料的主要内容和适用对象。本篇内容将围绕Java多线程及其并发编程展开,提供给中级Java开发者系统性的学习指导。 ### 知识点一:Java多线程基础 - **线程概念**:多线程是指从软件或者硬件上实现多个线程并发执行的技术,每个线程可以处理不同的任务,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 **Java中的线程**:Java通过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实现线程。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 **线程状态**:Java线程在生命周期中会经历新建(New)、就绪(Run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和死亡(Terminated)这几个状态。 - **线程方法**:包括启动线程的start()方法、中断线程的interrupt()方法、线程暂停的sleep()方法等。 ### 知识点二:线程同步机制 - **同步问题**:在多线程环境中,共享资源的安全访问需要通过线程同步来保障,否则会发生数据竞争和条件竞争等问题。 - **同步代码块**: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定义同步代码块,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该代码块内的代码。 - **同步方法**:在方法声明中加入synchronized关键字,使得方法在调用时是同步的。 - **锁**:在Java中,每个对象都有一把锁,synchronized实质上是通过获取对象的锁来实现线程的同步。 - **死锁**:多个线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锁而导致程序无法继续运行的情况,需要通过合理设计避免。 ### 知识点三:线程间通信 - **等待/通知机制**:通过Object类中的wait()、notify()和notifyAll()方法实现线程间的协调和通信。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线程间通信的经典问题,涉及如何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效地传递数据。 - **等待集(wait set)**:当线程调用wait()方法时,它进入与之相关联对象的等待集。 - **条件变量**:Java 5引入了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Condition接口,提供了比Object的wait/notify更为强大的线程协作机制。 ### 知识点四:并发工具类 - **CountDownLatch**: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操作。 - **CyclicBarrier**:让一组线程到达一个屏障点后互相等待,直到所有线程都到达后才继续执行。 - **Semaphore**:信号量,用于控制同时访问特定资源的线程数量。 - **Phaser**:一种可以动态调整的同步屏障,类似于CyclicBarrier,但是更加灵活。 ### 知识点五:并发集合和原子变量 - **并发集合**:java.util.concurrent包下提供的一系列线程安全的集合类,例如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等。 - **原子变量**:如AtomicInteger、AtomicLong等,提供了无锁的线程安全操作,使用了CAS(Compare-And-Swap)技术。 - **锁框架**:如ReentrantLock、ReadWriteLock等,提供了比内置锁更为灵活和强大的锁机制。 ### 知识点六:线程池的使用 - **线程池概念**:线程池是一种多线程处理形式,它预先创建若干数量的线程,将线程置于一个池中管理,避免在使用线程时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 - **线程池优势**:重用线程池中的线程,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有效控制最大并发数;提供定时执行、周期性执行、单线程、并发数控制等功能。 - **线程池的参数**: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存活时间、队列大小等参数决定了线程池的行为。 - **线程池的实现**:通过Executors类创建线程池,也可以通过ThreadPoolExecutor直接实例化一个线程池。 ### 知识点七:Java 8并发新特性 - **Stream API**:Java 8引入的Stream API在并行处理数据时非常有用,可以轻松将串行处理转换为并行处理。 - **CompletableFuture**:实现了Future和CompletionStage接口,用于异步编程,简化了线程操作并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控制。 - **Lambda表达式**:简化了使用匿名内部类实现事件监听器、比较器等场景,从而间接提升了并发编程的效率。 以上知识点覆盖了Java多线程和并发编程的基本概念、同步机制、线程间通信、并发工具类、原子变量、线程池的使用以及Java 8的新特性等核心内容。对于中级Java开发者而言,这些内容既全面又系统,有助于深入理解并应用Java多线程技术,设计出高效、稳定的应用程序。
recommend-type

QMCA开源版本控制指南:提升代码管理与团队协作效率的策略

# 摘要 本文全面介绍了QMCA开源版本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和应用。首先,概述了QMCA的基础知识和代码管理中的基本操作与功能。随后,重点探讨了QMCA在代码合并、分支管理、审核及问题追踪中的优势与应用。接着,分析了QMCA在团队协作中的权限管理、项目管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