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执行事务时锁数据库
时间: 2025-05-09 18:06:10 浏览: 27
### Java事务处理中的锁定机制
在Java应用程序中,通过JDBC连接到PostgreSQL数据库时,可以利用SQL标准定义的各种锁来控制并发访问。当执行事务时,为了确保数据一致性和解决潜在的并发问题,会采用不同的锁定策略。
#### 锁定的方式
1. **表级锁**
表级别的锁会在整个表格上加锁,在某些特定的操作期间阻止其他任何进程对该表进行修改。例如,在批量更新或删除操作之前获取表上的排他锁能够有效避免脏读现象的发生[^1]。
2. **行级锁**
更细粒度的是行级锁定,它只影响正在被当前事务更改的具体记录行。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并行性能,因为多个客户端可以在同一时间对不同行的数据实施写入而不互相干扰。对于大多数情况下的`UPDATE`语句,默认情况下都会自动加上这种类型的锁。
3. **意向锁**
这是一种特殊的锁形式,用于表明即将发生的更深层次的锁定行为。比如,如果一个事务打算获得某张表内多条记录的独占权,则先申请一张覆盖该范围内的意向共享(IS) 或者意向排他(IX) 的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前通知其他的竞争者关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变动计划,以便它们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以减少冲突的可能性。
4. **乐观锁与悲观锁**
- *悲观锁* 假设会发生很多冲突,所以在每次尝试访问资源前都试图立即取得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即尽可能早地给目标对象加锁直到完成所有的变更为止。
- *乐观锁* 则认为很少会有两个事务同时去改变同一个实体实例的情况发生,因此不会预先施加限制条件;相反是在提交阶段检查是否有过期版本存在,一旦发现就拒绝此次改动并提示重试。
```java
// 使用Spring框架管理事务的一个简单例子展示如何配置以及应用这两种模式之一
@Transactional(isolation = Isolation.READ_COMMITTED, 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public void updateRecord(Long id){
Record record = repository.findById(id).orElseThrow();
// ... make changes to the entity ...
try {
Thread.sleep(500); // simulate long-running operation that might cause contentio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repository.save(record);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在一个受控环境中怎样声明式地开启一个新的事务,并指定了隔离级别为已提交读(`READ COMMITTED`)。这里并没有显式的调用锁命令,但是底层驱动程序和数据库本身仍然遵循着相应的协议来进行必要的同步工作以保障ACID属性得以实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