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104报文学习
时间: 2025-06-18 22:43:47 浏览: 15
### 关于IEC104协议报文格式的学习
IEC104是一种基于TCP/IP网络层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它通过ISO/OSI七层模型的应用层实现远程终端单元(RTU)与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2]。
#### IEC104协议的基础结构
IEC104协议采用的是平衡模式,即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可以主动发起请求。其核心部分由两层组成: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和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其中,APCI负责提供可靠的连接机制,而ASDU则承载实际的数据内容[^1]。
#### 报文格式解析
- **启动字符与长度字节**
每条IEC104报文都以固定的启动字符`68H`开头,并紧随一个表示整个帧长度的字节。这一设计便于接收方快速识别有效负载范围并校验完整性[^3]。
- **控制域(CP56Time2a)**
控制域包含了诸如发送序号、接收序号以及其他控制标志位的信息,用于协调双方的状态同步过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可能会嵌入时间戳扩展字段CP56Time2a以便精确标记事件发生时刻。
- **类型标识(TypeID)** 和 **可变结构限定词(VarStructQualifier)**
类型标识明确了当前消息所属类别(例如遥测测量值YX,YC),而后者决定了后续数据项的数量及其排列方式。两者共同作用使得不同种类的数据能够按照预定义规则有序组织起来。
- **原因码(CauseOfTransmission)**
此参数解释了为何触发该次通讯行为的原因编码集合,比如周期扫描上报还是突发异常告警等情形均可以通过特定数值加以区分。
以下是简单的Python代码片段展示如何构建基本的IEC104初始化握手包:
```python
def create_iec104_init_packet():
start_char = bytes([0x68]) # 启动字符固定为'68'
length_byte = bytes([len(start_char)+7]) # 长度计算需考虑所有组成部分总和
control_field = b'\x00\x00' # 初始化状态下无具体序列需求
type_id = b'\x00' # 不指定任何特殊功能
cause_of_transmission = b'\x00\x00' # 默认无需额外理由说明
asdu_address = int.to_bytes(0, 2, 'big') # ASDU地址设为空白值零
io_element_count = b'\x00' # 当前未携带实质IOE元素数量也为零
packet = (
start_char +
length_byte +
control_field +
type_id +
cause_of_transmission +
asdu_address +
io_element_count
)
return packet
```
上述函数生成了一个最基础形式的IEC104协议数据包实例,适用于建立初始连接阶段[^4]。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