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P steady_timer
时间: 2024-12-29 17:22:09 浏览: 61
### IOCP 和 `steady_timer` 的使用
#### 关于 I/O 完成端口 (IOCP)
Windows 操作系统的 I/O 完成端口(IOCP, Input/Output Completion Port)是一种高效的异步 I/O 处理机制,特别适合高并发场景下的网络编程。通过 IOCP 可以让应用程序高效地管理多个套接字连接并处理大量客户端请求。
Boost.Asio 库提供了对 Windows 平台上的 IOCP 支持,使得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构建高性能的服务端应用[^4]。
#### `steady_timer` 组件介绍
`boost::asio::steady_timer` 是一个定时器类模板,它允许设置绝对时间点或相对时间段作为触发条件,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时会调用预先注册好的回调函数。此组件内部实现了非阻塞行为,非常适合用于事件驱动架构的应用程序设计中[^1]。
当结合 IOCP 使用时,可以通过创建多个独立的工作线程池以及关联不同的 io_service 实例来提高多核 CPU 上的任务调度效率。
####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在支持 IOCP 的环境中配置和运行 `steady_timer`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怎样在一个基于 IOCP 的环境下初始化两个 `steady_timer` 对象,并使它们各自绑定到单独的 `io_context` (即原生的 `io_service`),从而实现真正的并行执行: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emory>
// 导入必要的头文件
#include <boost/asio.hpp>
#include <boost/date_time/posix_time/posix_time.hpp>
using boost::asio::steady_timer;
namespace this_thread = std::this_thread;
int main()
{
try {
// 创建两个独立的 io_context 实例
auto ctx1 = std::make_shared<boost::asio::io_context>();
auto ctx2 = std::make_shared<boost::asio::io_context>();
// 构造 timer1 和 timer2 ,分别挂接到各自的 io_context 下面去
steady_timer t1(*ctx1, boost::asio::chrono::seconds(5));
steady_timer t2(*ctx2, boost::asio::chrono::seconds(3));
// 设置超时时要执行的动作
t1.async_wait([](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 {
std::cout << "Timer 1 expired\n";
});
t2.async_wait([](cons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 {
std::cout << "Timer 2 expired\n";
});
// 启动工作线程组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threads.emplace_back([ctx1]() { (*ctx1).run(); });
threads.emplace_back([ctx2]() { (*ctx2).run(); });
// 主线程等待一段时间后再结束子线程
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milliseconds(8000));
// 停止所有的上下文环境
ctx1->stop();
ctx2->stop();
// 加入所有的工作线程
for(auto& th : threads){
if(th.joinable()){
th.join();
}
}
return EXIT_SUCCESS;
} catch (std::exception& e) {
std::cerr << "Exception: " << e.what() << "\n";
}
}
```
这段代码片段说明了如何在同一进程中同时维护两组完全隔离的操作队列,并且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给各个任务处理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