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报rcu 错误

时间: 2025-07-28 18:01:15 浏览: 11
<think>嗯,用户遇到了RCU错误,需要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案。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材料,特别是引用[3]中的日志示例"rcu_sched detected stalls",这确实是典型的RCU卡死报错。 用户可能是系统管理员或内核开发者,正在处理生产环境中的稳定性问题。从日志看,错误涉及CPU0和CPU1的卡死,检测者是CPU3,时间戳t=4002984 jiffies(约66秒),说明问题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用户深层需求应该是快速定位根本原因并恢复系统稳定。 需要重点分析三个方向:首先是软件层面,包括内核配置、RCU相关参数和锁竞争;其次是硬件层面,如CPU负载和中断风暴;最后是系统行为,比如实时性任务阻塞或内存压力。引用[2]提到的屏障指令问题也值得关注,在多核环境下乱序执行可能导致RCU状态异常。 解决方案应该分层次:紧急处理建议立即隔离故障CPU核;诊断方案需要检查调度延迟和函数调用栈;长期预防则要优化内核参数和压力测试。特别要注意引用[1]强调的"RCU如何工作"这个基础认知——很多问题源于对grace period机制的误解。 用户可能还会关心如何获取更详细的调试信息,比如开启ftrace或分析RCU状态机。后续可以建议使用CONFIG_RCU_TRACE配置,或者用rcutorture工具模拟故障场景。</think>基于提供的引用信息和RCU机制原理,以下是RCU错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 一、RCU错误的核心原因 1. **Grace Period超时** RCU要求所有读者在宽限期(Grace Period)结束前退出临界区。当读者因以下原因未及时退出时触发错误: - 死循环或长延迟(如硬件中断阻塞) - 优先级反转导致调度延迟 - 内核抢占被禁用时间过长(如 `preempt_disable()` 未释放) *引用[3]的日志 `rcu_sched detected stalls` 直接体现此问题* 2. **内存乱序与屏障缺失** 多核环境下,若读者未正确使用内存屏障: - 读者可能访问到写者已释放的旧数据副本 - CPU乱序执行导致状态不一致 *引用[2]明确指出屏障指令的必要性:* > "读者锁里就加了屏障指令,来规避乱序可能导致的问题" [^2] 3. **资源竞争与配置不当** - `rcupdate.rcu_cpu_stall_timeout` 参数设置过小 - 高负载下RCU回调队列积压(`rcu_callback`) - NUMA架构中跨节点访问延迟 ### 二、解决方案 #### 紧急处理 ```bash # 1. 获取卡死CPU的堆栈信息 echo l > /proc/sysrq-trigger # 2. 临时延长宽限期阈值(单位:秒) sudo sysctl kernel.rcupdate.rcu_cpu_stall_timeout=60 ``` #### 根本性修复 1. **代码层优化** - 检查所有RCU读者路径: - 确保临界区内无阻塞操作(如 `mutex_lock()`) - 避免在RCU临界区禁用抢占 - 添加内存屏障: ```c rcu_read_lock(); smp_mb__after_spinlock(); // 显式屏障 /* 临界区操作 */ rcu_read_unlock(); ``` 2. **系统调优** ```bash # 调整RCU回调队列并发度 echo 16 > /sys/module/rcupdate/parameters/rcu_callback_parallelism # 增加宽限期容忍时间(默认21秒) echo 30 > /sys/module/rcupdate/parameters/rcu_cpu_stall_timeout ``` 3. **诊断工具** - 使用 `ftrace` 跟踪RCU事件: ```bash echo 1 > /sys/kernel/debug/tracing/events/rcu/enable cat /sys/kernel/debug/tracing/trace_pipe ``` - 检测长延迟路径: ```bash perf record -e 'sched:sched_process_block' -ag ``` ### 三、典型错误日志分析(引用[3]) 日志:`rcu_sched detected stalls on CPUs/tasks: { 0 1} (detected by 3, t=4002984 jiffies, g=59256, c=59255, q=494001)` - **关键字段解析**: - `{0 1}`:CPU 0和1发生卡死 - `detected by 3`:由CPU 3检测到 - `g=59256`:当前宽限期序号 - `c=59255`:已完成的最大宽限期序号(说明宽限期59256未完成) - `q=494001`:回调队列积压数量 ### 四、预防措施 1. 实时任务中避免长时间持有RCU读锁 2. 在虚拟化环境中为VM分配足额CPU时间片 3. 定期用 `rcutorture` 测试模块验证RCU可靠性: ```bash modprobe rcutorture torture_type=rcu ``` > **根本原则**:RCU依赖于读者快速通过临界区,任何阻塞行为都会破坏其"无锁"假设。设计时应确保临界区操作在微秒级完成[^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sudo dmesg | grep -i "drm\|kms\|HDMI" [ 15.237609] [pid:0,cpu0,swapper,5]Kernel command line: hhee_enable=false last_bootup_keypoint=70 reboot_reason=COLDBOOT exception_subtype=no himntn=0111111111111010001011000000000000000010100000 normal_reset_type=COLDBOOT BOOT_IMAGE=/vmlinuz-4.19.71-14-kr990 root=UUID=30e61994-0fbd-41dc-91a4-b748c1036acb ro drm.edid_firmware=HDMI-A-1:edid/edid.bin video=HDMI-A-1:e earlycon=pl011,0xFFF02000 maxcpus=8 printktimer=0xfa89b000,0x534,0x538 rcupdate.rcu_expedited=1 buildvariant=eng pmu_nv_addr=0x0 boardid=0x2456 normal_reset_type=fastbootd boot_slice=0x107573 reboot_reason=COLD_BOOT exception_subtype=no last_bootup_keypoint=38 swiotlb=2 dma_zone_only=true kce_status=0 efuse_status=2 nokaslr hhee_enable=false plymouth.ignore-serial-consoles console=ttyAMA6,115200 logo.nologo pcie_aspm=off noinitrd resume=/dev/sdd3 systemd.kylin_force_hibernate=true resume_offset=948224 quiet splash loglevel=0 audit=0 security= [ 17.744171] [pid:1,cpu7,swapper/0,6][HISI_DRM E]:hisi_dsi_probe: find no bridge [ 17.745483] [pid:1,cpu7,swapper/0,0][HISI_DRM E]:is_sn65dsix6_onboard: sn65dsix6 isn't onboard! [ 17.745483] [pid:1,cpu7,swapper/0,1][HISI_DRM E]:check_mipi2edp_onboard: failed to find the bridge chip! [ 17.748229] [pid:1,cpu4,swapper/0,3][HISI_DRM E]:rtd2172_i2c_probe: Failed to get 'ec_hdmi_vdd_on' regulator: -517 [ 17.748260] [pid:1,cpu4,swapper/0,4][HISI_DRM E]:check_dp2hdmi_board: dp2hdmi,rtd2172 isn't on board [ 17.748291] [pid:1,cpu4,swapper/0,5]dp2hdmi: probe of 4-0035 failed with error -22 [ 17.748291] [pid:1,cpu4,swapper/0,6][HISI_DRM E]:gpio_control: gpio_request failed, lable=on-board-gpio-0, gpio=0x121 [ 18.587280] [pid:49,cpu7,kworker/7:0,6][HISI_DRM E]:check_edid: Don't match EDID header [ 18.854339] [pid:49,cpu7,kworker/7:0,7][HISI_DRM E]:hisi_fbdev_output_poll_changed: priv->fb_helper is NULL 我其实没有连接物理显示器,只是强制加载 EDID以支持VNC,怎么屏蔽以上报警正确启动呢

pdf
内容概要:本文档提供了关于“微型车间生产线的设计与生产数据采集试验研究”的毕业设计复现代码,涵盖从论文结构生成、机械结构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有限元分析、进度管理、文献管理和论文排版系统的完整实现。通过Python代码和API调用,详细展示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和相互协作。例如,利用SolidWorks API设计机械结构,通过PLC控制系统模拟生产流程,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异常检测,以及利用进度管理系统规划项目时间表。 适合人群:具有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或计算机编程基础的学生或研究人员,尤其是从事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工作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学生或研究人员快速搭建和理解微型车间生产线的设计与实现;②提供完整的代码框架,便于修改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③作为教学或科研项目的参考资料,用于学习和研究智能制造技术。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包含详细的代码实现,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机械设计、电气控制、数据分析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建议读者结合实际操作,逐步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原理,并尝试调整参数以观察不同设置下的系统表现。同时,可以参考提供的文献资料,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技术背景。
zip
本次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网站,按照用户的角色可以分为教师与学生,后台设置管理员角色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设计如下: 1、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主要是为该系统的管理员提供信息管理服务的系统,具体包括的功能模块如下: (1)管理员信息管理 (2)教师信息管理 (3)学生信息管理 (4)健康信息统计(图形化进行健康,亚健康等学生的信息数量统计) 2、教师角色的功能模块设计 教师角色所需要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了如下的一些内容: (1)个人资料修改 (2)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录入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等生理指标以及运动能力、身体成分、骨密度等健康指标,并且设置健康,亚健康状态 (3)学生健康建议:根据体质信息,进行学生健康的建议 (4)健康预警:对健康出问题的学生,进行健康预警 (5)饮食和锻炼情况管理,查看 3、学生角色 学生角色可以通过该信息网站看到个人的基本信息,能够看到教师给与学生的健康建议等,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个人资料修改 (2)我的健康建议查看 (3)我的健康预警 (4)饮食和锻炼情况管理,记录平时的饮食和锻炼情况 完整前后端源码,部署后可正常运行! 环境说明 开发语言:Java后端 框架:ssm,mybatis JDK版本:JDK1.8+ 数据库:mysql 5.7+ 数据库工具:Navicat11+ 开发软件:eclipse/idea Maven包:Maven3.3+ 部署容器:tomcat7.5+
zip
网站前台: (1)站内新闻:及时发布康复中心动态、行业资讯等,让用户了解最新消息。 (2)用户注册,登录:支持用户注册新账号并登录系统,开启预约等操作。 (3)科室介绍:详细介绍康复中心各科室,含功能、特色治疗等信息。 (4)医生列表,详情:展示医生信息,如履历、擅长领域,助用户选医生。 (5)老年生活风采:呈现老年人康复生活照片等,展示康复后的精彩状态。 (6)预约入院:用户填写姓名、电话等信息,提交入院预约申请。 网站后台: 管理员 (1)管理员密码修改:管理员可自主修改登录密码,保障账号安全。 (2)用户注册管理,审核:对新用户注册信息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合规。 (3)站内新闻管理:发布、编辑、删除站内新闻,把控资讯更新与质量。 (4)科室信息管理:维护科室信息,包括介绍、设备等内容的增删改。 (5)医生信息管理:管理医生资料,可更新履历、擅长方向等信息。 (6)老年生活风采管理:上传、整理、替换老年生活风采相关展示内容。 (7)预约入院管理:处理用户入院预约,安排入院时间和流程。 用户 (1)用户资料修改:用户可修改个人注册资料,保证信息准确性。 (2)我的预约住院结果:查询预约入院审核结果,了解住院安排情况。 完整前后端源码,部署后可正常运行! 环境说明 开发语言:Java后端 框架:ssm,mybatis JDK版本:JDK1.8+ 数据库:mysql 5.7+ 数据库工具:Navicat11+ 开发软件:eclipse/idea Maven包:Maven3.3+ 部署容器:tomcat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