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差分时钟是什么意思?时钟分频和倍频的意思是什么?

时间: 2023-07-11 14:55:06 AIGC 浏览: 1233
差分时钟是一种时钟信号,它由两个相反的电平组成,其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减少时钟抖动和时钟延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时钟分频是指将一个高频时钟信号分频为一个低频时钟信号,例如将100MHz的时钟信号分频为50MHz或者25MHz的时钟信号。 时钟倍频是指将一个低频时钟信号倍频为一个高频时钟信号,例如将50MHz的时钟信号倍频为100MHz或者200MHz的时钟信号。在计算机系统中,时钟分频和时钟倍频常用来控制CPU的工作频率,以达到降低功耗和提高性能的目的。
相关问题

生成一个3倍的时钟倍频通用代码代码和时钟3倍分频通用代码,

<think>我们首先生成一个3倍的时钟倍频器(clock multiplier)和3倍分频器(clock divider)的通用代码。 由于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通常用于描述时钟管理,我们将使用Verilog来实现。注意:在实际硬件中,倍频通常由锁相环(PLL)或数字锁相环(DLL)实现,而分频则可以通过计数器实现。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纯数字逻辑无法直接从单个时钟源生成一个更高频率的时钟(倍频),这通常需要模拟电路(如PLL)。但是,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方法(如利用门延迟)来产生倍频,但这种方法非常不可靠,且对工艺和温度敏感,因此不推荐在实际项目中使用。通常,倍频是通过FPGA内部的PLL资源实现的。 因此,这里我们将提供两种方式: 1. 对于倍频:我们将展示一个使用PLL的示例(但PLL的实现是依赖于具体器件的,所以这里只能给出一个通用的模板,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FPGA厂商的IP核来配置)。 2. 对于分频:我们可以用计数器实现任意整数分频,包括3分频。 由于PLL的代码与具体器件相关(例如Xilinx的FPGA和Altera的FPGA配置方式不同),我们将使用Verilog编写一个通用的3分频电路,而对于倍频,我们将给出一个使用Xilinx PLL原语的示例(仅作参考)和Altera PLL的示例,但更常见的是通过IP核生成器来生成。 注意:以下代码仅用于教学目的。 首先,我们实现一个3分频电路(占空比为1:1): 对于3分频(奇数分频),我们可以分别用上升沿和下降沿产生两个信号,然后进行组合。但为了得到50%占空比,我们可以这样实现: 方法:使用计数器,在上升沿计数0,1,2,然后翻转。但是这样占空比是2/3(高电平2个周期,低电平1个周期)或1/3。如果我们想要50%占空比,则需要同时使用上升沿和下降沿。但这里我们也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产生两个180度相位差的3分频信号,然后进行或运算(对于高电平有效)或者与运算(低电平有效)?实际上,对于奇数分频50%占空比,通常的做法是分别用上升沿和下降沿产生两个占空比非50%的信号,然后组合。 具体步骤: 1. 使用上升沿触发,计数0,1,2,当计数到0时,输出高电平;计数到1和2时,输出低电平。这样得到一个占空比1/3的信号clk1。 2. 使用下降沿触发,同样计数0,1,2,当计数到0时,输出高电平;计数到1和2时,输出低电平。这样得到另一个信号clk2。 3. 将clk1和clk2进行或(or)运算,得到的分频时钟就是占空比50%的3分频时钟。 但是,由于使用双边沿设计可能会引入一些复杂性,我们也可以在一个always块中同时使用双边沿?不,通常我们避免在同一个always块中混合使用上升沿和下降沿。 这里我们分别用两个always块(一个用posedge,一个用negedge)生成两个信号,然后组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FPGA设计中,尽量避免使用多个时钟和双边沿触发,除非必要。但分频后的时钟通常作为使能信号使用,而不是作为全局时钟。如果必须作为时钟使用,需要通过FPGA的全局时钟缓冲器(BUFG)来约束。 我们这里实现一个占空比为50%的3分频: 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只使用上升沿,但产生两个信号,然后通过组合逻辑(但这样占空比也不是50%?)。所以我们采用双边沿的方法。 下面给出一个3分频(50%占空比)的Verilog代码: 步骤: 1. 定义两个寄存器:clk_pos和clk_neg。 2. 在上升沿,clk_pos根据计数器翻转(计数器0,1,2循环)。 3. 在下降沿,clk_neg根据同样的计数器翻转(但注意,下降沿的计数器可以用一个单独的计数器,但为了同步,我们通常用同一个计数器?不,下降沿的计数器需要单独计数?)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 用上升沿计数,然后生成clk_pos;同时用这个计数值在下降沿生成clk_neg。但是下降沿触发的always块中,我们使用上升沿计数器的值(注意跨时钟域问题,但这里两个时钟是同一个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所以可以认为是一个时钟域,只是相位不同)。 但是,为了避免使用两个计数器,我们可以在上升沿计数,然后将计数值传递到下降沿的always块中。不过,在下降沿always块中直接使用上升沿计数值,这可能会产生竞争。因此,我们分别用两个计数器,但这样会多使用资源。 另一种做法:在上升沿计数,同时生成一个信号,然后在下降沿对这个信号进行采样,再生成另一个信号。 这里我们采用分别计数的方法,因为3分频计数器很小,资源消耗少。 具体代码: 我们使用两个计数器:一个在上升沿计数,一个在下降沿计数,都计数0,1,2。 然后: clk_pos = (counter_pos == 0) ? 1 : 0; clk_neg = (counter_neg == 0) ? 1 : 0; 然后输出时钟 clk_out = clk_pos | clk_neg; 但是注意:这样clk_pos和clk_neg分别是1/3占空比,且clk_neg比clk_pos延迟半个周期。这样或起来后,每个周期高电平时间为1.5个周期,低电平为1.5个周期?不对,我们画一下波形: 假设原时钟周期为T。 上升沿计数器:0,1,2,0,1,2... clk_pos: 在0的时候为高,其他为低 -> 高电平持续1T,低电平持续2T。 下降沿计数器:同样在0的时候为高,其他为低,但是下降沿计数器的0时刻对应原时钟的下降沿,所以clk_neg的高电平脉冲出现在原时钟的下降沿,持续1T(从下降沿开始到下一个下降沿之前?实际上,下降沿触发,在下降沿改变,所以高电平持续一个原时钟周期)。 将clk_pos和clk_neg或起来: 第一个原时钟上升沿:clk_pos变高,然后到下一个上升沿(即1T后)变低,所以clk_pos高电平持续1T(从上升沿到下一个上升沿)。 第一个原时钟下降沿:clk_neg变高,然后到下一个下降沿(0.5T+0.5T=1T后)变低,所以clk_neg高电平持续1T(从下降沿到下一个下降沿)。 那么,在第一个原时钟周期内: 0T: 上升沿,clk_pos变高,clk_neg此时还是0(因为下降沿还没到),所以clk_out=1。 0.5T: 下降沿,clk_neg变高,clk_pos还是1,所以clk_out保持1。 1T: 上升沿,clk_pos变低(因为此时计数器变为1),clk_neg还是1(因为下降沿还没到,所以保持高),所以clk_out=1。 1.5T: 下降沿,clk_neg变低(因为计数器变为1),所以clk_out=0。 2T: 上升沿,clk_pos还是0(计数器为2),clk_neg为0,所以clk_out=0。 2.5T: 下降沿,clk_neg变高(因为计数器回到0),所以clk_out=1。 3T: 上升沿,clk_pos变高(计数器回到0),clk_neg此时还是1(因为下降沿还没到),所以clk_out=1。 这样,从0T到1.5T,clk_out高电平持续1.5T,然后从1.5T到2.5T低电平持续1T,然后2.5T到3T高电平0.5T?不对,我们重新分析: 实际上,我们期望每个分频周期应该是3T,占空比50%即1.5T高,1.5T低。 但上面的波形: 0T-1.5T: 高电平(1.5T) 1.5T-2.5T: 低电平(1T) 2.5T-3T: 高电平(0.5T) -> 然后3T时,clk_pos变高,clk_neg在3T时还是1(因为3T上升沿时,下降沿还没到,所以clk_neg还是1?)不对,在3T上升沿,clk_pos变高,同时clk_neg在2.5T变高后,直到3.5T才会变低(因为下降沿计数器在2.5T时变为0,所以输出高,然后下一个下降沿在3.5T,计数器变为1,才变低)。所以: 2.5T: clk_neg变高 -> clk_out=1 3T: clk_pos变高 -> clk_out=1(保持) 3.5T: clk_neg变低 -> clk_out=1(因为clk_pos还是高)-> 直到4T时,clk_pos变低(计数器在3T时是0,然后3T+?在3T时,上升沿计数器变为0,然后下一个上升沿在4T,计数器变为1,所以clk_pos在4T变低)?不对,我们重新设计计数器。 我们换一种方法:分别用上升沿和下降沿产生一个占空比为1/3的信号,但相位相差180度(即半个原时钟周期)。然后或起来。 标准方法(以3分频为例): 上升沿部分:在计数器为0时,clk_pos=1;计数器为1,2时,clk_pos=0。 下降沿部分:在计数器为0时,clk_neg=1;计数器为1,2时,clk_neg=0。 但是,下降沿的计数器应该和上升沿的计数器同步吗?实际上,我们可以让下降沿的计数器比上升沿的计数器延迟半个周期。但如果我们分别计数,那么两个计数器之间没有关系,可能不同步。 因此,我们使用同一个时钟信号,但用双边沿来更新同一个计数器?不行,因为一个计数器不能同时用两个边沿触发。 所以,我们分别用两个计数器,但用原时钟的上升沿来驱动主计数器,然后在下降沿always块中,我们使用主计数器的值(注意,这相当于将主计数器的值用下降沿锁存,这样下降沿的计数器就比主计数器延迟了半个周期)?这样也可以。 具体: 用上升沿计数,计数0,1,2循环。 在下降沿,我们采样上升沿计数器的值,然后根据这个值产生clk_neg。 同时,在上升沿产生clk_pos。 但是注意:在下降沿采样上升沿计数器的值,由于两者之间只有半个周期延迟,所以不会出现亚稳态(因为计数器在上升沿变化后,在下降沿到来之前已经稳定了半个周期)。 代码: 模块定义: 输入:clk_in, rst_n 输出:clk_out 内部信号: reg [1:0] cnt_pos; // 上升沿计数器 reg clk_pos; reg clk_neg; always @(posedge clk_in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cnt_pos <= 2'b00; clk_pos <= 1'b0; end else begin cnt_pos <= (cnt_pos == 2'b10) ? 2'b00 : cnt_pos + 1; clk_pos <= (cnt_pos == 2'b00); end end always @(negedge clk_in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clk_neg <= 1'b0; end else begin // 在下降沿采样上升沿计数器的值 clk_neg <= (cnt_pos == 2'b00); // 注意:这里我们采样的是cnt_pos,它是由上升沿更新的,在下降沿时已经稳定 end end assign clk_out = clk_pos | clk_neg; 但是,这样产生的clk_neg是什么?在下降沿采样cnt_pos,如果cnt_pos为0,则clk_neg为1,否则为0。那么,当cnt_pos为0时,clk_neg会在下一个下降沿变为1(注意,在cnt_pos为0的上升沿,clk_pos立即变为1,而clk_neg要等到这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才变为1)。所以: 在cnt_pos==0的上升沿,clk_pos变1,然后在这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clk_neg变1(因为采样到cnt_pos==0)。 然后,在下一个上升沿(cnt_pos变为1),clk_pos变0,而clk_neg保持1(直到下一个下降沿,采样到cnt_pos==1,clk_neg变0)。 所以,clk_out = clk_pos | clk_neg 的波形: 第一个上升沿(cnt_pos=0): clk_pos=1 -> clk_out=1 第一个下降沿: clk_neg=1 -> clk_out=1(保持) 第二个上升沿(cnt_pos=1): clk_pos=0 -> 但clk_neg还是1,所以clk_out=1 第二个下降沿: 采样到cnt_pos=1,所以clk_neg=0 -> clk_out=0 第三个上升沿(cnt_pos=2): clk_pos=0 -> clk_out=0 第三个下降沿: 采样到cnt_pos=2,clk_neg=0 -> clk_out=0 第四个上升沿(cnt_pos=0): clk_pos=1 -> clk_out=1 这样,一个周期(3个原时钟周期)内: 0T: 上升沿,clk_out=1 0.5T: 下降沿,clk_out=1(因为clk_neg变1) 1T: 上升沿,clk_out=1(因为clk_neg还是1,尽管clk_pos变0) 1.5T: 下降沿,clk_out=0(clk_neg变0) 2T: 上升沿,clk_out=0 2.5T: 下降沿,clk_out=0 3T: 上升沿,clk_out=1 所以,从0T到1.5T,高电平持续1.5T;从1.5T到3T,低电平持续1.5T。占空比50%,周期3T。正确。 因此,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写代码。 但是注意:在第三个下降沿(2.5T)时,采样的是cnt_pos=2(因为上升沿计数器在2T时变为2,然后在下降沿采样时还是2),所以clk_neg=0。然后下一个上升沿(3T)时,cnt_pos变为0,clk_pos=1。 因此,代码实现如下: 注意:这里clk_neg是寄存器输出,而clk_pos也是寄存器输出,然后组合成clk_out。 但是,这样产生的clk_out是组合逻辑,可能会有毛刺。为了避免毛刺,我们可以将clk_out也寄存一次。但是,如果寄存,那么会引入延迟。而且,由于我们使用的是两个边沿,所以clk_out的跳变沿可能不是标准的。 在FPGA中,我们通常会将分频后的时钟通过全局时钟网络(BUFG)来驱动,以减小偏斜。但这里我们只是作为示例。 另外,对于倍频,我们使用PLL。由于PLL是器件相关的,我们以Xilinx的FPGA为例,调用PLL的IP核。但这里我们无法生成具体的IP核代码,因为每个项目配置不同。所以,我们给出一个实例化PLL的模板。 假设我们已经通过IP核生成器生成了一个PLL,名字为clk_wiz_0,输入时钟100MHz,输出300MHz(3倍频),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实例化: ```verilog clk_wiz_0 pll_inst ( .clk_out1(clk_out_300m), // 3倍频输出 .reset(reset), // 输入复位 .locked(locked), // 锁定输出 .clk_in1(clk_in_100m) // 输入时钟 ); ``` 但是,由于PLL需要具体配置,我们无法给出通用代码。因此,倍频部分我们只给出概念。 下面,我们给出3分频的完整Verilog代码(50%占空比):</think>### 3倍时钟倍频与3倍分频实现 #### 1. 3倍时钟倍频实现(基于PLL) 倍频通常通过锁相环(PLL)实现,下面是Xilinx FPGA的PLL实例化模板(Vivado环境): ```verilog // 3倍频PLL实现(Xilinx FPGA示例) module clock_multiplier( input clk_in, // 输入时钟(如100MHz) input reset, // 异步复位 output clk_out, // 3倍频输出(如300MHz) output locked // PLL锁定信号 ); // 调用PLL IP核 clk_wiz_0 pll_inst ( .clk_in1(clk_in), // 输入时钟 .reset(reset), // 异步复位 .clk_out1(clk_out),// 3倍频输出 .locked(locked) // 锁定指示 ); // PLL IP核配置参数(通过Vivado GUI设置): // 输入频率:100 MHz // 输出频率:300 MHz(Multiply by 3) endmodule ``` **代码说明**: 1. `clk_wiz_0` 是Vivado生成的PLL IP核 2. PLL配置需在Vivado中完成: - 选择"Clocking Wizard" IP - 设置输入频率(如100MHz) - 设置输出频率为输入频率的3倍 - 选择"Multiply"模式并设置乘数为3 3. `locked` 信号表示PLL输出稳定(通常需要等待数百ns) #### 2. 3倍时钟分频实现(50%占空比) 使用计数器和双沿触发实现精确的50%占空比: ```verilog module clock_divider( input clk_in, // 输入时钟 input reset, // 异步复位 output clk_out // 3分频输出(50%占空比) ); reg [1:0] cnt_pos; // 上升沿计数器 reg clk_pos; // 上升沿生成信号 reg clk_neg; // 下降沿生成信号 // 上升沿计数器逻辑 always @(posedge clk_in or posedge reset) begin if (reset) begin cnt_pos <= 2'b00; clk_pos <= 1'b0; end else begin cnt_pos <= (cnt_pos == 2'b10) ? 2'b00 : cnt_pos + 1; clk_pos <= (cnt_pos == 2'b00); // 仅计数0时输出高电平 end end // 下降沿采样逻辑 always @(negedge clk_in or posedge reset) begin if (reset) begin clk_neg <= 1'b0; end else begin clk_neg <= clk_pos; // 同步上升沿信号 end end assign clk_out = clk_pos | clk_neg; // 组合输出 endmodule ``` **工作原理**: 1. **计数器**:3状态循环(0→1→2→0) 2. **上升沿逻辑**: - 当计数器=0时,`clk_pos=1`(持续1个时钟周期) - 其他状态`clk_pos=0` 3. **下降沿逻辑**: - 在时钟下降沿采样`clk_pos`值 - 产生延迟半周期的`clk_neg`信号 4. **输出组合**:`clk_out = clk_pos OR clk_neg` - 形成50%占空比的3分频时钟 **时序示例**(假设输入时钟周期T): | 时间点 | 0T | 0.5T | 1T | 1.5T | 2T | 2.5T | 3T | |--------|----|------|----|------|----|------|----| | clk_pos | 1 | 1 | 0 | 0 | 0 | 0 | 1 | | clk_neg | 0 | 1 | 1 | 1 | 0 | 0 | 0 | | clk_out | 1 | 1 | 1 | 1 | 0 | 0 | 1 | 输出周期=3T,高电平持续时间=1.5T(完美50%占空比) ### 关键注意事项 1. **倍频实现**: - 实际PLL配置依赖具体器件(Xilinx/Altera) - 输出频率受器件限制(如Artix-7 FPGA最高~450MHz) - 需在FPGA工具中配置PLL参数 2. **分频实现**: - 避免使用纯组合逻辑(防止毛刺) - 下降沿采样可能引入时序约束挑战 - 输出时钟需通过BUFG(全局时钟缓冲器) 3. **应用场景**: - 倍频:需要更高时钟速率的模块(如DDR接口) - 分频:降低时钟域频率(如外设接口)

时钟分频使用逻辑代码进行分频和使用PLL进行分别的区别和优缺点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了解时钟分频中使用逻辑代码和PLL的实现方式及其优缺点 请问时钟分频:逻辑代码实现与PLL实现的区别及优缺点分析”。这是一个关于时钟分频的两种实现方式的比较:逻辑代码实现和PLL实现。 我需要根据系统级指令来结构化我的回答: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格式。 - 独立公式必须使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用户可见层的指令: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 参考站内引用:用户提供了几个引用,我需要引用它们来支持我的回答。 提供的引用: - [^1]: 讨论了使用PLL避免异步时钟分频逻辑的问题,建议使用同步计数器或状态机。 - [^2]: 警告不要对时钟进行逻辑操作,如与门或或门,以避免毛刺,建议使用专用器件如BUFG MUX。 - [^3]: 解释了同步和异步逻辑的区别。 - [^4]: 提供了一个占空比模块的Verilog代码示例。 - [^5]: 讨论了如何防止亚稳态,包括降低时钟频率、使用更快的触发器、引入同步机制等。 这些引用与时钟分频相关,所以我应该在回答中引用它们。 现在,结构化我的回答: 1. **引言**:简要介绍时钟分频的概念和两种实现方式。 2. **逻辑代码实现**: - 描述如何实现(使用计数器或状态机)。 - 优缺点分析。 - 引用相关部分(如[^1]和[^4])。 3. **PLL实现**: - 描述如何实现(使用锁相环)。 - 优缺点分析。 - 引用相关部分(如[^1]和[^2])。 4. **比较总结**:突出关键区别和优缺点。 5. **相关问题**:生成相关问题。 确保使用中文。 关键点: - **逻辑代码实现**:使用数字逻辑如计数器来分频时钟。例如,一个计数器每N个时钟周期翻转一次输出,实现分频。 - 优点:简单、灵活、不需要额外硬件。 - 缺点:可能引入毛刺、亚稳态问题、时钟质量差(如占空比不稳定)。 - **PLL实现**:使用锁相环(PLL)硬件模块来生成分频时钟。 - 优点:时钟质量高(低抖动、精确占空比)、避免毛刺、高效。 - 缺点:需要专用硬件、配置复杂、可能占用更多资源。 引用: - 对于逻辑代码实现,引用[^1]提到“在对主时钟进行分频时,应该使用同步计数器或者状态机”,并警告不要解码输出以避免毛刺。 - 引用[^2]强调不要对时钟进行逻辑操作以避免毛刺。 - 引用[^4]提供了一个占空比模块的代码示例。 - 引用[^5]讨论亚稳态问题,这在逻辑实现中可能发生。 - 引用[^1]推荐使用PLL避免问题。 在回答中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 回答结构: 1. **时钟分频概述** 2. **逻辑代码实现** - 实现方式 - 优点 - 缺点 3. **PLL实现** - 实现方式 - 优点 - 缺点 4. **区别与优缺点总结** 5. **相关问题**</think>### 时钟分频:逻辑代码实现与PLL实现的区别及优缺点分析 时钟分频是数字电路设计中常见的操作,用于从主时钟源生成低频时钟信号。主要实现方式有两种:**逻辑代码实现**(通过数字逻辑电路如计数器或状态机)和**PLL实现**(使用锁相环硬件模块)。以下我将逐步分析这两种方式的实现原理、区别及优缺点,确保内容真实可靠,并基于FPGA和ASIC设计的最佳实践进行说明。分析中会引用相关技术资料来支持关键点。 #### 1. **时钟分频概述** 时钟分频的目标是将输入时钟频率$f_{\text{in}}$降低为$f_{\text{out}} = f_{\text{in}} / N$,其中$N$为分频系数。例如,将100 MHz时钟分频为50 MHz时,$N=2$。分频后的时钟质量(如抖动、占空比)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1]。 #### 2. **逻辑代码实现方式** 逻辑代码实现通过编写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或VHDL)代码,使用计数器或状态机在FPGA或ASIC中生成分频时钟。 - **实现原理**: - 使用同步计数器对主时钟边沿计数,当计数值达到$N-1$时翻转输出时钟。例如,一个2分频电路的Verilog代码: ```verilog module clock_divider #(parameter N=2) ( input clk, // 输入时钟 input rst_n, // 异步复位 output reg clk_out // 输出分频时钟 ); reg [31:0] count; // 计数器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count <= 0; clk_out <= 0; end else if (count == N-1) begin count <= 0; clk_out <= ~clk_out; // 翻转时钟 end else begin count <= count + 1; end end endmodule ``` 此代码在计数器满时直接翻转输出,但需注意避免解码逻辑(如`if-else`分支)产生毛刺[^1][^4]。 - 占空比可调的实现可参考引用[^4]中的模块,通过参数控制高/低电平时间。 - **优点**: - **灵活性高**:分频系数$N$可动态配置(如通过寄存器),适用于非整数分频或自定义占空比场景。 - **资源占用少**:仅需少量逻辑单元(如触发器和加法器),不依赖专用硬件,成本低。 - **简单易实现**:在FPGA中快速部署,适合原型验证或低频应用。 - **缺点**: - **时钟质量差**:输出时钟可能抖动大、占空比不稳定(如50%占空比难保证),导致时序违规[^1]。 - **毛刺和亚稳态风险**:计数器输出直接用作时钟时,逻辑门延迟可能引入毛刺(glitches);异步复位或跨时钟域易触发亚稳态,影响系统可靠性[^2][^5]。解决方法包括添加同步器(两级触发器)或降低时钟频率,但会增加延迟[^5]。 - **性能限制**:高频输入时钟下,计数器逻辑可能无法满足时序要求,最大工作频率较低。 逻辑代码实现需严格使用同步设计(如引用[^1]所述:“在对主时钟进行分频时,应该使用同步计数器或者状态机”),避免异步逻辑导致的不稳定[^3]。 #### 3. **PLL实现方式** PLL(Phase-Locked Loop)是集成电路中的专用硬件模块,通过反馈控制生成分频时钟。 - **实现原理**: - PLL由压控振荡器(VCO)、分频器和相位比较器组成。用户配置分频系数$M$(倍频)和$N$(分频),输出频率为$f_{\text{out}} = f_{\text{in}} \times M / N$。 - 在FPGA中(如Xilinx或Intel器件),通过IP核调用PLL,避免手动编码。例如: - 配置输入时钟100 MHz,分频系数$N=2$,输出50 MHz时钟。 - 输出时钟直接连接到全局时钟网络(如BUFG),减少偏移。 - 关键点:PLL输出不经过逻辑门,直接通过专用时钟路径,引用[^2]强调:“对于时钟,我们最好不要将两个时钟通过一个与门或者或门(逻辑操作),... 请使用FPGA内部的专用器件‘BUFG MUX’”。 - **优点**: - **时钟质量高**:输出抖动低、占空比精确(通常50%),减少时序问题,适合高速接口(如DDR或SerDes)[^1]。 - **稳定性好**:内置抗噪声和抖动抑制机制,避免毛刺和亚稳态,提升系统可靠性[^5]。 - **高效节能**:支持动态重配置(如频率切换),功耗低于逻辑实现,尤其在低频待机模式。 - **集成度高**:自动处理时钟域交叉,减少设计复杂度。 - **缺点**: - **资源依赖性强**:需FPGA或ASIC内置PLL硬件,资源有限(如低端FPGA可能仅2-4个PLL),无法用于无PLL的器件。 - **配置复杂**:参数设置(如带宽、锁定时间)需专业知识,调试周期长。 - **灵活性较低**:分频系数通常固定或范围有限(如$N=1-128$),不支持实时动态分频。 #### 4. **区别与优缺点总结** 以下是两种实现方式的对比分析表,基于关键参数: | **特性** | **逻辑代码实现** | **PLL实现** | **关键区别** | |----------------|--------------------------------------|-----------------------------------------|--------------| | **实现原理** | 计数器/状态机编码 | 专用硬件模块反馈控制 | PLL依赖物理硬件,逻辑代码为纯数字设计 | | **时钟质量** | 较低(抖动大,占空比不稳)[^1][^4] | 高(低抖动,占空比精确)[^1] | PLL输出更纯净,适合高速系统 | | **资源占用** | 低(仅逻辑单元) | 高(占用PLL专用资源) | 逻辑代码更节省,但PLL性能更优 | | **灵活性** | 高(动态配置$N$) | 低(参数固定或有限) | 逻辑代码适合多变需求 | | **风险** | 高(毛刺、亚稳态)[^2][^5] | 低(内置保护机制) | PLL减少异步问题[^3] | | **适用场景** | 低频、原型设计、成本敏感应用 | 高速、高可靠性系统(如通信接口) | PLL优先用于关键路径[^1] | **核心区别**:逻辑代码实现是“软件定义”方式,灵活但易引入时序问题;PLL实现是“硬件优化”方式,稳定但资源受限。设计时,应优先使用PLL(如引用[^1]建议:“保证大多数时钟来自PLL”),仅在PLL不可用时采用逻辑代码,并严格同步设计[^3]。 #### 相关问题 1. 如何在FPGA中配置PLL实现动态频率切换? 2. 逻辑代码分频时,如何优化占空比稳定性? 3. PLL锁定时间对系统启动有什么影响? 4. 异步时钟域交叉(CDC)中,如何结合两种分频方式避免亚稳态? 5. 在低功耗设计中,逻辑代码分频与PLL分频的能耗如何比较? [^1]: 多数情况设计需要来自主时钟的分频时钟。在设计中要保证大多数时钟来自PLL。使用PLL避免异步时钟分频逻辑引起的许多问题。在对主时钟进行分频时,应该使用同步计数器或者状态机。保证总是由寄存器直接产生分频时钟信号,不要对计数器或状态机的输出进行解码,然后产生时钟信号,会导致毛刺和尖峰脉冲。 [^2]: 对于时钟,我们最好不要将两个时钟通过一个与门或者或门(逻辑操作),这样的话就很可能会产生毛刺,影响系统稳定性,如果要对时钟进行操作,例如切换时钟等,请使用 FPGA 内部的专用器件 “BUFG MUX”。 [^3]: 同步逻辑是时钟之间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异步逻辑是各时钟之间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各触发器的时钟端全部连接在一起,并接在系统时钟端,只有当时钟脉冲到来时,电路的状态才能改变。 [^4]: 占空比模块: module Duty_Cycle#( parameter HIGH_TIME = 1, //高电平时间 LOW_TIME = 2, //低电平时间 BIT_WIDTH = 2 //位宽 )( input clk, //时钟 input rst_n, //异步复位 output reg clk_out //输出 ); reg [BIT_WIDTH-1:0] count; //计数器 always_ff @(posedge clk, negedge rst_n) begin ... end endmodule。 [^5]: 亚稳态是指触发器无法在某个规定时间段内达到一个可确认的状态。解决方法: 1 降低系统时钟频率 2 用反应更快的FF 3 引入同步机制,防止亚稳态传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大家在看

recommend-type

基于心电信号的情绪识别.rar

基于心电信号的情绪识别,使用CNN方法。 代码有详细注释。 项目可直接运行,用的是matlab语言。
recommend-type

稀疏字典K-SVD编码

K-SVD稀疏字典的构造方式之一,采用OMP方法进行稀疏表示编码。demo为运行主程序。例子用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recommend-type

不同序列对脂核显示-ns-3网络模拟器基础与应用

1.1研究对象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MRI中心2009年1月~2009 年9月35例行颈动脉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患 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30~83岁,平均65 岁。所有患者均签知情同意书。斑块纳入标准:(1) 同时行平扫及增强扫描;(2)斑块厚度>3 mm;(3)图 像评级>2级。 1.2扫描设备及参数 使用3.0T超导型MR扫描仪(GE Signa Excite, GE Medical System,USA),梯度场40 mT/m,梯度切 换率150mT·m~·s一,使用4通道颈动脉相控阵表 面线圈。扫描序列包括:轴位3D TOF扫描(TR/ TE:29/2.1 ms),FOV 14 cm,层厚/间距为2 mm/ 0 mm,矩阵256x256,采集次数1;横轴位四翻转 恢复快速自旋回波(QIR—FSE)T,w序列(TR/TI/ TE:800/600/7.3 ms)和横轴位双回波PDW和 T2w(T刚TE:3000/13.1 ms;3000/60 ms),FOV为 14 cm,层厚/间距为2 mm/0 mm,矩阵为384× 256,采集次数2。在注射造影剂马根维显(0.1 mmol/kg)后约5 min,进行横轴位网翻转恢复快 速自旋回波(QIR.FSE)T。W(T刚Tl/TE:800/520/ 9.3 ms)序列扫描,FOV为14 cm,层厚/间距为2 mm/0 mln,矩阵为384x256,采集次数2。 1.3图像分析 2结果 35例患者共发现74个斑块,其中6个斑块因厚 度小于3 mm而排除,因此,共有68个斑块纳入分 析。各序列显示斑块成分结果见表2。敏感性、特异 性及1c值见表3。 表1 MRI辨别斑块成分标准 Tab.1 Diagnostic standard of plaque composition by TOE T】w T2W,PDW,and CE—T】W 信号高低均以邻近胸锁乳突肌为标准 表2 MRI不同序列对斑块成分显示结果 Tab.2 Plaque composition identified by TOE T1Wj T2Wj PDW,and CE—T,W 图像分级按照Yuan等p,的分级标准分为5级,即 l级:低信噪比限制了图像的使用,不能分辨动脉管 壁及m管边缘;2级:信噪比较差,动脉管壁町见,但 血管结构一管腔及外缘不清楚;3级:信噪比较差,血管 结构可见,但管腔及外缘局部不清晰;4级:高信噪比 且伪影极少,m管管壁、管腔及动脉外膜能很好显 示;5级:高信噪比没自.伪影,能够瞳示管壁细节,管 腔及动脉外膜清晰显示。MRI对斑块成分脂核、出 血、钙化的诊断标准见表1。南两名放射医师共同对 不同序列的所有图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不同序列 对脂核、出血、钙化的阳性率,如认为存在则记为阳 性,否者记为阴性。然后南另一名放射医师观察所 有5序列图像,统计斑块内脂核、出血及钙化的阳性 率,并以此作为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分别统计各个序列对3种成分的敏感性及特异 性,计箅K值,评价各序列与标准的5序#tJx4各种成分 显示的一致性,K值在0.4~0.75间认为中度一致,而K 括号内数字为各序列真阴性病例数,前方数字为 各序列硅示真阳性病例数 3讨论 组织病理学研究提示不稳定斑块常具有一个较 大脂质坏死核心或斑块内出血睁”,有文献将表面钙 化结节作为判断脆弱斑块的一个独立的次要标准, 因为表面钙化结节突向管腔可能使纤维帽破裂Is,。 徐等一1研究认为表面钙化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凶素 之一,容易导致斑块内出血和溃疡形成。因此财于 斑块脂核、出血及钙化的显示有利于判断斑块的稳 定性。本组结果表明由于斑块不同成分在各个序列 信号特点,不同序列对其显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 所不同。 3.1不同序列对脂核显示 在5个序列中,对于脂核的硅示以CE.T。W的敏 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研究表明脂核在增强扫描后强 化程度很低,而纤维帽及新生血管明显强化。因此 在增强扫描后,斑块内脂核有很好的对比,呈明显低 信号,这有利于判断脂核的存在。但是由于斑块钙 化在所有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而且Yuan等”叫的研 万方数据
recommend-type

ISO8608.rar_ISO8086_不平度_路谱_路面_路面 不平度

采用三角级数法生成路面不平度,标准为ISO8608
recommend-type

intel i211 i210 互刷

intel i211 i210 互刷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哈尔滨探秘微信小程序:从技术解析到完整复现(附核心代码)

哈尔滨探秘微信小程序:从技术解析到完整复现(附核心代码)
recommend-type

CireNeikual-LD32:探索开源作曲新境界

从给定文件信息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以下知识点: 1. Ludum Dare: Ludum Dare是一种全球性的游戏开发活动,鼓励开发者在限定时间内(通常是48小时或72小时)创造出一个游戏。这个活动的特点是挑战参与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游戏项目的构思、设计、编程和发布。Ludum Dare强调的是创意和执行能力,而不是游戏的复杂度或制作质量。 2. 作曲作品:在这次Ludum Dare活动中,参与者提交的是一首音乐作品。音乐在游戏开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增强游戏的氛围、情感以及玩家的沉浸感。作曲者可能使用了数字音乐工作站(DAW)、音频编辑软件或乐器模拟软件来创作这首音乐。 3. 开源:开源(Open Source)指的是软件源代码对所有人都是可获取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修改和分发该代码。开源软件通常是自由软件,这意味着用户可以自由地使用、复制、研究、修改和改进软件。开源项目往往由一个社区来共同维护和推进,这样的协作模式使得软件可以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标准。 4. CireNeikual-LD32:从标题中可以推测,这可能是作曲者在Ludum Dare 32期间创作的音乐作品名称。这可能是一个电子音乐项目,因为音乐标题中的“CireNeikual”听起来像是合成器、电子乐器或虚拟乐器的名称。这类音乐通常包含合成声音、节拍和旋律,它可能与电子游戏的氛围紧密相关。 5. 文件名称列表:从提供的信息来看,压缩包子文件中只包含了“LD32”的文件名,这可能意味着该压缩包仅包含一个作品,即上文提到的CireNeikual-LD32音乐作品。这个文件很可能是以MP3、WAV或其他音频格式存储的音乐文件。 6. 知识点的综合应用:Ludum Dare作为一个游戏开发快速挑战活动,其理念与开源运动的精神不谋而合,都是基于共享、合作和共同进步的价值观。参与者在短短的48小时内不仅要快速制作游戏内容,还要在技术、艺术和音乐方面做出迅速的决策。开放源代码的做法有利于其他开发者学习和改进,这也有助于推动整个游戏开发社区的技术和创意发展。音乐作品的加入为游戏增添了艺术层次,使得整个项目更加完整和吸引人。此外,像CireNeikual-LD32这样的作品可能也会推动音乐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开源共享其作品,他们能够获得反馈,并且与其他创作者共同探讨音乐制作的新技术和新想法。
recommend-type

多租户资源配置秘籍:CDS 7.1.62命名空间隔离与配额管理的6种实施方式

# 摘要 多租户环境下的资源管理是云原生平台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尤其在基于Kubernetes的CDS架构中,命名空间隔离与资源配额控制成为保障租户间安全与效率的关
recommend-type

里面的递归合并

你提到“里面的递归合并”,我理解你是指对嵌套结构(如树形结构)的递归处理与合并,特别是在处理监控设备树时,既要递归构建带 `checked` 状态的结构,又要递归提取选中的名称。 我们可以将这两个递归操作合并为一个过程,以减少递归次数,提高性能,特别是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这样可以避免对同一棵树进行多次遍历。 --- ### ✅ 合并递归处理:一次遍历完成结构转换和收集选中项 我们可以在递归构建结构的同时,收集 `checked` 为 `true` 的节点名称,从而减少一次完整的递归遍历。 --- ### ✅ 合并后的优化代码如下: ```javascript videoList(
recommend-type

Clementine.js FCC:专为Free Code Camp设计的项目样板

### 标题知识点解析 #### clementinejs-fcc:专门用于 Free Code Camp 课程的 Clementine.js 样板版本 标题中提到的“clementinejs-fcc”指的是一个专门为Free Code Camp(FCC)课程设计的Clementine.js样板版本。这个版本是为学习者准备的,用以帮助他们完成FCC中的项目。在讨论Clementine.js样板时,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1. **Clementine.js项目定位:** Clementine.js 是一个轻量级的全栈JavaScript开发样板。这意味着它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框架或模板,初学者和有经验的开发者可以在其基础上快速开始新的项目,而不必从零开始配置整个开发环境。 2. **技术栈:** Clementine.js样板利用了Node.js、Express(一个高性能的Node.js框架)、MongoDB(一个文档型数据库),这三个技术通常被合称为MEAN(MongoDB, Express, AngularJS, Node.js)堆栈。此处虽然提到了Express和Node.js,但AngularJS并未在标题中显示,可能是因为标题提到的版本并没有使用AngularJS。 3. **GitHub认证集成:** 样板包含了GitHub认证,这是非常实用的功能,因为它允许用户使用他们的GitHub账户来登录应用程序,从而简化了用户认证过程。 4. **Free Code Camp(FCC):** Free Code Camp是一个提供免费编码课程的非营利组织,旨在教授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使用Web开发技术。FCC项目包括一系列从基础到高级的编程挑战,参与者通过完成这些挑战来学习和提高编程技能。 ### 描述知识点解析 #### 此项目不再积极维护 描述中提到项目已不再积极维护,这意味着项目的主要开发工作已经停止,不再添加新功能或进行重大更新。尽管如此,该项目的存档版本仍然可以供学习者或需要稳定版本的用户使用。 #### Clementine.js FCC 样板概述 - **样板透明性和简单性:** 描述中提到样板在透明度和简单性方面做得很好,这表示项目的设计意图让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使用样板中包含的各个组件。 - **版本说明:** - **基础版本:** 最简单的版本,适用于那些对样板体积和功能侵入性有特定要求的用户。 - **增强版本:** 使用AngularJS作为前端框架的稍微复杂的版本,这表明该版本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结构,可能更适合需要前端框架的项目。 - **FCC版本:** 标准样板的修订版,专门为FCC课程的学生设计。由于FCC是一个教育项目,所以这个版本可能包括额外的教学材料、注释或指导,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课程中的项目。 ### 标签知识点解析 #### JavaScript 标签中提到“JavaScript”,它是Clementine.js样板的基础。JavaScript是一种高级的、解释型的编程语言,广泛用于前端开发。在Clementine.js样板中,JavaScript不仅用于客户端的交互,还用于Node.js环境中的服务器端编程。由于项目是为FCC课程准备的,因此特别强调了JavaScript的学习和应用,包括其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使用。 ###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知识点解析 #### clementinejs-fcc-master 列表中提到的“clementinejs-fcc-master”是项目文件的名称。在这个上下文中,“master”可能表示这是项目的主分支或主版本。在Git版本控制系统中,“master”通常用作默认分支的名字,代表项目的当前最佳版本。这一点对于理解如何下载、安装和使用Clementine.js样板版本是非常重要的。 ### 综合应用知识点 综上所述,Clementine.js样板为全栈JavaScript开发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起点,使用了流行的MEAN堆栈技术,并且针对Free Code Camp课程进行了定制。这个样板的FCC版本适用于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因为它的设计和功能都特别考虑到了教学目的。尽管项目已不再积极维护,但用户仍然可以使用存档版本。对于正在学习全栈JavaScript开发的个人,特别是正在参与Free Code Camp课程的学习者,这个样板仍是一个有价值的资源。
recommend-type

CDS 7.1.62云原生整合之道:Kubernetes Operator部署模式的5大优势解析

# 摘要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快速发展,Kubernetes Operator在复杂中间件管理中展现出强大优势。本文以CDS 7.1.62为实践平台,系统阐述Operator与云原生体系融合的演进背景,深入解析其基于控制器模式、自定义资源(CRD)和状态协调循环的核心机制,并对比Helm与StatefulSet在部署复杂应用时的局限性。通过实际部署
recommend-type

replace( 5 translate(data,'0123456789','##########'),'#',''),''

在处理字符串中的数字字符时,可以通过替换和翻译方法将数字转换为特殊字符。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数据混淆、加密或格式化目的。可以使用编程语言中的字符串处理函数来实现此功能,例如 Python 或 Java 中的 `translate` 和 `maketrans` 方法,或者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替换。 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 `str.translate` 方法结合 `str.maketrans` 来实现数字字符的替换。以下是一个示例,将字符串中的数字替换为对应的特殊字符: ```python # 定义数字字符与特殊字符的映射关系 digit_to_special = { '0': '
recommend-type

使用stateless-shiro实现REST Web服务的安全管理

### 知识点详细说明 #### 标题知识点 1. **REST Web 服务**: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定义了一组约束条件和原则,用于设计网络中的分布式系统,尤其是Web服务。RESTful Web服务是以REST原则为基础开发的服务,广泛用于Web应用中,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无状态通信。 2. **Shiro**: Apache Shiro是一个开源的安全框架,提供认证、授权、加密和会话管理功能。Shiro的设计目标是易于使用并理解,同时提供一个直观且易于维护的API。它旨在用来保护应用程序的安全,无论应用程序的大小如何,可以简单到一个独立的Java应用程序,也可以复杂到大型的Web和企业应用程序。 3. **无国籍**: 在此上下文中,"无国籍"可能是一个翻译或输入错误,它应该是指“无状态”(stateless),意味着系统中各个组件不保持任何状态信息。在Web服务中,无状态通常意味着服务器不会在请求之间保留任何客户端的状态信息,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 描述知识点 1. **项目构建**: 项目中使用 Maven 作为构建工具,`mvn clean package` 命令用于清理之前的构建,打包项目。`spring-boot:run` 是Spring Boot Maven插件提供的目标,用于运行Spring Boot应用。 2. **初始化测试用户**: 描述中提到的 `curl` 命令用于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X PUT` 是指定HTTP方法为PUT的参数,用于初始化测试用户。这表明服务提供了一个API端点用于添加或更新资源。 3. **获取用户列表**: 使用 `curl` 命令获取用户列表,显示了如何使用HTTP GET方法从服务端请求数据。 4. **返回401未授权**: 返回的HTTP状态码为401,表明用户未被授权访问所请求的资源。这说明Shiro的安全框架已经介入,要求客户端提供有效的认证信息。 5. **登录操作**: 描述中未提供完整的登录命令,但暗示了一个需要使用 `curl` 命令和相应的HTTP头进行登录的操作,登录成功后才能访问受保护的资源。 #### 标签知识点 1. **Java**: 标签表示该服务是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Jav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通用编程语言,它以其“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特性而闻名,特别适合企业级应用和Web服务。 ####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知识点 1. **stateless-shiro-master**: 这是项目压缩包的名称,表明该文件包含了无状态Shiro框架的完整项目文件。"master"通常表示这是项目的主分支或主版本。 ### 综合知识点 Shiro框架在本项目中的应用是为了提供一个无状态的REST Web服务安全解决方案。无状态的设计使得服务易于扩展和维护,Shiro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包括但不限于: - **认证**: 确定用户身份,通常涉及到用户名和密码的匹配过程。 - **授权**: 确定用户是否有权限进行特定的操作或访问特定的资源。 - **会话管理**: 在无状态设计中,Shiro的会话管理意味着跟踪用户认证后的交互,尽管它不保存服务器端的状态。 通过Maven构建和Spring Boot运行的项目,说明开发者采用了现代Java开发的流行工具和技术。使用 `curl` 进行测试说明了如何通过HTTP客户端与REST服务进行交互。返回的401未授权状态码揭示了Shiro框架对安全控制的介入,并要求客户端开发者在实现登录逻辑时,必须处理好认证和授权的过程。 总结来看,该文件描述了一个基于Shiro进行认证和授权的REST Web服务的创建、初始化和操作流程,涉及到项目构建、命令行操作和状态码解析等知识点。
recommend-type

(性能调优核心策略)CDS 7.1.62高吞吐写入场景下的JVM参数优化7件套

# 摘要 针对CDS 7.1.62在高吞吐写入场景下面临的JVM性能瓶颈,本文系统研究了JVM内存模型与垃圾回收机制对应用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堆内存结构、GC算法行为及对象生命周期特征。基于G1 GC的区域化回收优势,提出“七件套”JVM参数优化组合,并通过真实压测环境验证其在降低GC停顿、提升吞吐量和改善内存管理方面的有效性。结合生产部署实
recommend-type

28379芯片的DA代码怎么写

为 **TMS320F28379D** 芯片编写 DA(数模转换)功能代码时,通常该芯片内部已经集成了 **12 位 DAC 模块**,支持多通道输出、内部参考电压、偏移校正等功能,适用于高精度模拟信号输出场景。以下将从硬件配置、初始化流程、代码结构等方面详细说明如何实现 DA 功能。 ### 3.1 初始化 DAC 模块 TMS320F28379D 的 DAC 模块需要进行以下配置: - **使能 DAC 模块时钟** - **设置 DAC 输出通道** - **配置 DAC 参考电压源** - **设置 DAC 输出值** #### 示例代码(C语言): ```c #incl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