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Fibonacci sequence定义为:F0=1,F1=1,Fn=Fn-1+Fn-2,编写程序计算此数列的前n个值,并按顺序存入一个列表,输出列表)的代码
时间: 2023-12-14 13:37:18 浏览: 128
以下是Python代码实现:
```python
def fibonacci(n):
fib = [1, 1]
for i in range(2, n):
fib.append(fib[i-1] + fib[i-2])
return fib
n = int(input("请输入要生成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个数:"))
fib_list = fibonacci(n)
print(fib_list)
```
运行结果:
```
请输入要生成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个数:1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
以上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fibonacci` 函数,用于生成斐波那契数列。在函数内部,我们首先初始化一个包含前两个数的列表 `fib`,然后使用循环依次计算后续的数,并将它们添加到列表中。最后,我们返回生成的斐波那契数列。在主程序中,我们接收用户输入的数 `n`,然后调用 `fibonacci` 函数生成斐波那契数列并输出结果。
相关问题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又称为“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定义为:F0=1,F1=1,Fn=Fn?1+Fn?2。编写程序计算此数列的前n个值,并按顺序存入一个列表,输出列表。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数学序列,其中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这个序列以递归的方式定义: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字总是1,之后的每一个数字(记作Fn)等于前面两个数字的和(Fn-1 + Fn-2)。例如,第三个数字是1(1+1),第四个是2(1+1),第五个是3(1+2),以此类推。
在编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循环结构避免无限递归,有效地计算并存储前n个斐波那契数值。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
```python
def fibonacci(n):
fib_list = [1, 1] # 初始化前两个元素
if n <= 2:
return fib_list[:n]
else:
for i in range(2, n):
fib_list.append(fib_list[i - 1] + fib_list[i - 2])
return fib_list
# 计算并打印前10个斐波那契数
n = 10
fib_sequence = fibonacci(n)
print("斐波那契数列的前{}项是:{}".format(n, fib_sequence))
```
当你运行上述代码,它将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0项。如果你想改变n的值,只需将其设置为你想要计算的项数即可。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又称为“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定义为:F0=1,F1=1,Fn=Fn−1+Fn−2。编写程序计算此数列的前20个值,并输出此20项,要求控制每行输出5项。这个问题如何用Python代码实现
以下是Python代码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20个值:
```python
# 定义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个数
f0 = 1
f1 = 1
# 输出前两个数
print(f0, f1, end=' ')
# 计算并输出数列的20项,每行输出5项
for i in range(18):
fn = f0 + f1
f0 = f1
f1 = fn
print(fn, end=' ')
if (i + 1) % 5 == 0:
print()
```
输出结果为:
```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