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穿透 无需公网ip
时间: 2023-10-02 12:09:33 浏览: 368
内网穿透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将内网中的服务器、设备等资源通过公网访问。通常情况下,内网中的设备处于一个局域网中,无法直接通过公网访问。但是,通过内网穿透技术,可以在公网上建立一个代理服务器,将公网请求转发到内网中的设备上,实现公网访问内网的功能。
内网穿透需要一个公网IP地址来实现,因为代理服务器需要通过公网IP地址与公网通信。如果没有公网IP地址,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如Ngrok、花生壳等,它们提供了内网穿透服务,可以将内网中的资源映射到一个公网域名下,从而实现无需公网IP地址的内网穿透。
相关问题
无需公网ip内网穿透openwrt
### 配置OpenWRT进行内网穿透
#### 使用Cpolar实现内网穿透服务
为了实现在无公网IP环境下的内网穿透,可以利用像Cpolar这样的工具来创建隧道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没有公网IP地址也可以访问内部网络资源。
在OpenWRT环境中部署并启动Cpolar之后,在Web界面的服务列表里可以看到已配置好的cpolar内网穿透选项[^2]。这使得能够轻松地将本地服务器暴露给互联网上的其他用户而不需要复杂的端口映射或静态IP设置。
#### 利用FRP客户端(Frpc)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Fast Reverse Proxy (FRP),它是一个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反向代理应用。对于希望更灵活控制其流量转发规则的人来说尤其有用。可以从GitHub页面获取适用于OpenWRT系统的Frp版本,并按照官方文档完成安装与基本配置[^3]。
```bash
opkg update && opkg install frp_0.48.0-1_arm_cortex-a7.ipk
```
以上命令展示了如何更新软件包索引并将特定版本号的frp程序安装到基于ARM架构运行Armbian操作系统的N1盒子上。
#### Docker容器化解决方案
考虑到提问者提到的情况——即在一个已经刷入Armbian固件集成了Docker支持的小型计算机(N1)中构建Openwrt实例作为旁路路由器,则可以直接在这个Linux发行版之上拉取最新的openwrt镜像并通过docker-compose.yml定义好所需参数后一键启动整个项目:
```yaml
version: '3'
services:
openwrt:
image: lede-project/lede-x86_64
container_name: openwrt_docker
network_mode: bridge
ports:
- "9999:22" # SFTP service port mapping
restart: always
```
上述YAML片段说明了一个简单的docker-compose文件结构,其中指定了要使用的OpenWRT镜像名称以及一些必要的端口映射关系;特别是第四个条目开放了SSH/SFTP协议所必需的TCP通道以便后续远程管理需求[^1]。
树莓派内网穿透无公网服务器
### 树莓派内网穿透不依赖公网服务器的解决方案
在没有公网服务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 P2P(Peer-to-Peer)技术来实现树莓派的内网穿透。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 1. **N2N (Not-to-Node)**
N2N 是一种基于 P2P 的网络架构工具,允许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连接而无需中间服务器的支持。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超级节点(Supernode)协助设备之间的初始握手过程,之后数据传输可以直接在两个设备间完成。
安装 N2N 并配置树莓派的具体步骤如下:
- 安装 N2N 工具包:`sudo apt-get install n2n-edge`
- 配置并启动 Edge 节点和服务端 Supernode[^1]。
```bash
edge -d eth0 -a 192.168.1.100 -l supernode.example.com:7777
```
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完全不需要额外的公网服务器支持,缺点则是需要至少一台稳定的机器作为 Supernode 来辅助初始化连接。
---
#### 2. **ZeroTier**
ZeroTier 提供了一种虚拟局域网的功能,能够将多个位于不同物理位置的设备组合成一个逻辑上的私有网络。它的核心机制类似于 SD-WAN 技术,能够在互联网上创建专用的安全通信路径。
具体操作流程为:
- 下载 ZeroTier One 应用程序至树莓派和其他目标设备;
- 创建一个新的网络并通过管理界面分配 IP 地址范围给成员设备;
- 将树莓派加入该网络后即可与其他成员互相访问资源[^3]。
相比传统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简便易行,但同样依赖于第三方提供的公共控制器服务来进行初次注册认证。
---
#### 3. **UPnP 或 NAT-PMP 协议利用路由器功能自动映射端口**
如果用户的家庭宽带路由器启用了 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或者 NAT-PMP(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Port Mapping Protocol),那么可以通过编程手段让应用程序请求开放特定端口号对外界可见。对于 Linux 系统来说,Python 和其他脚本语言都有相应的库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达成这一目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启用外部可到达的服务监听器:
```python
import miniupnpc
def setup_port_forwarding(external_port, internal_ip, internal_port):
upnp = miniupnpc.UPnP()
upnp.discoverdelay = 200
upnp.discover()
upnp.selectigd()
addportmapping_result = upnp.addportmapping(
external_port,
'TCP',
internal_ip,
internal_port,
'My Raspberry Pi Service',
''
)
return addportmapping_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success = setup_port_forwarding(8080, '192.168.x.y', 80)
print("Port forwarding setup:", "Success" if success else "Failed")
```
注意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取决于ISP以及硬件本身是否真正支持上述协议,并且可能存在安全性隐患因此需谨慎对待[^2]。
---
#### 总结
以上三种途径都可以有效解决当缺乏独立公网IP地址时怎样使内部主机被外界所知悉的问题。其中前两者属于更现代化的选择,而后者的适用前提是环境满足一定条件前提下方能奏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