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 cache type
时间: 2025-05-09 12:17:35 浏览: 44
### AXI 缓存类型的概述
AXI (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 是一种高性能、高带宽和低延迟的总线接口标准,广泛应用于片上系统(SoC)的设计中。对于AXI缓存类型,在硬件设计中的定义主要体现在AXI协议规定的四个属性位(AxCACHE),用于描述事务的缓存特性。
#### ARCACHE 和 AWCACHE 属性
ARCache 和 AWCache 字段分别位于读地址通道(Read Address Channel)和写地址通道(Write Address Channel)中,每个字段占用四位,具体表示如下:
- **Normal, Non-cacheable, Bufferable**: 表明该数据既不被高速缓冲(cache),也不可由任何组件修改(buffer)[^1]。
- **Normal, Cacheable, Modifiable, Write-through**: 数据可以进入缓存并允许修改,但是每次写操作都会立即更新到下一层存储器(memory)。这种方式确保了一致性但性能较低。
- **Normal, Cacheable, Modifiable, Write-back**: 这是最常见的配置方式之一,它不仅支持缓存还采用回写(write-back)策略,即只有当缓存行被替换出去的时候才会把更改后的副本写回到主存(main memory)里去。这种方法提高了效率却带来了复杂度较高的缓存一致性管理需求。
- **Device-nGnRnE**: 设备类型访问不允许任何形式的优化,所有的请求都必须直接发送给目标设备而不会经过任何中间层如CPU内部L1/L2 caches 或者其他共享资源池。
```verilog
// Verilog example of setting up an AXI master interface with specific cache attributes.
module axi_master (
input wire aclk,
output reg [3:0] arcache,
...
);
always @(posedge aclk) begin
// Set the read address channel's cache attribute to "normal, cacheable, modifiable, write-back"
arcache <= 4'b1111;
end
...
endmodule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