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odem 目前在STM32H7中已经完全调试上号 上位机使用的是QT6的代码 因为ymodem的可以进行批量文件传输的 这个在STM32H7中是如何可以实现这种批量接收发送的呢
时间: 2025-08-20 14:03:39 浏览: 5
<think>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嵌入式系统开发问题,涉及STM32H7微控制器和基于QT6的上位机之间的Ymodem协议实现。Ymodem协议是一种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它基于Xmodem协议,但增加了批处理传输和更大的数据包大小(通常为1024字节)等特性。
根据用户需求,我们需要在STM32H7上实现Ymodem协议,以支持批量文件传输,并与QT6编写的上位机通信。
步骤分解:
1. 理解Ymodem协议
2. STM32H7硬件准备(串口通信,Flash存储)
3. STM32H7软件实现(接收数据包,写入Flash,协议处理)
4. QT6上位机实现(发送文件,遵循Ymodem协议)
5. 测试与验证
详细步骤:
### 1. Ymodem协议概述
Ymodem协议是Xmodem的改进版本,主要特点包括:
- 使用1024字节的数据块(也可以回退到128字节)
- 支持批处理(一次会话传输多个文件)
- 使用CRC-16进行错误校验
- 传输以特殊字符开始和结束
传输过程:
a. 接收方发送字符'C'(ASCII 0x43)启动传输,表示要求使用CRC校验。
b. 发送方发送第一个数据包(SOH或STX开头):
- 如果是批传输,第一个数据包是文件名和文件大小等信息(以0字节分隔,最后以0填充到128字节)
- 后续数据包是文件内容(1024字节的数据包,以STX开头,如果不足1024则用EOF填充)
c. 接收方确认(ACK)或否认(NAK)数据包。
d. 文件传输结束后,发送方发送EOT(End of Transmission),接收方发送ACK。
e. 如果是批处理,下一个文件开始;否则,发送方发送一个全0的数据包(表示结束批传输),接收方ACK后结束。
注意:Ymodem协议中,数据包序号从1开始,每次递增,到255后回绕到0。
### 2. STM32H7硬件准备
- 串口:用于与上位机通信(例如USART1)
- Flash: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文件(STM32H7内部Flash或外部Flash,根据文件大小决定)
注意:由于文件可能较大,不能一次性存储在RAM中,因此需要分包接收并直接写入Flash。但是,Flash写入需要按扇区操作,且写入前需要擦除。因此,我们需要规划好Flash存储区域(例如,预留一个固定大小的扇区作为文件存储区)。
### 3. STM32H7软件实现
我们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 串口接收中断服务程序:用于接收数据包(每个数据包最大1024+3头+2CRC=1029字节,但实际接收可以分多次)
- 协议状态机:处理Ymodem协议的各种状态(启动、接收文件头、接收数据、结束等)
- Flash写入:将接收到的有效数据写入Flash
步骤:
a. 初始化串口(波特率、中断等)和Flash(如果需要,先擦除必要的扇区)。
b. 发送'C'启动传输。
c. 接收数据包(在中断中接收,并放入缓冲区,但注意缓冲区大小,可以设置一个1029字节的缓冲区,但考虑到RAM有限,也可以使用更小的缓冲区,然后分多次处理,但这样会增加复杂性)。
d. 解析数据包:
- 第一个数据包:解析文件名和文件大小(字符串形式,例如"filename\0filesize\0"),注意文件大小是字符串,需要转换为整数。
- 后续数据包:文件内容。
e. 校验数据包(CRC-16)。
f. 如果校验通过,发送ACK,并将数据写入Flash;否则,发送NAK,要求重传。
g. 接收完整个文件后(收到EOT),发送ACK。
h. 如果还有下一个文件,重复步骤b-g;否则,收到全0的数据包,发送ACK结束。
注意:在写入Flash时,由于Flash写入速度较慢,需要确保在下一个数据包到来之前完成写入。因此,在接收完一个数据包并校验通过后,先写入Flash,再发送ACK。如果写入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超时,因此需要上位机配合(重传机制)。
代码框架(伪代码):
```c
// 定义状态
typedef enum {
YM_IDLE,
YM_WAIT_FOR_SOH, // 等待第一个数据包(文件头)
YM_WAIT_FOR_STX, // 等待数据包(文件内容)
YM_WAIT_FOR_EOT,
YM_WAIT_FOR_NULL_PACKET // 等待结束包
} YmodemState;
// 全局变量
YmodemState state = YM_IDLE;
uint8_t buffer[1029]; // 数据包缓冲区
uint32_t fileSize = 0;
uint32_t receivedBytes = 0;
uint32_t flashAddress = FLASH_BASE_ADDR; // 文件存储起始地址
// 串口中断服务程序
void USART_IRQHandler(void) {
if (USART_ReceiveData() && 有数据) {
// 将数据存入buffer,并更新接收位置
// 注意:需要处理数据包边界(每个数据包以SOH(0x01)或STX(0x02)开始)
}
}
// 主循环中的协议处理
void ymodem_process() {
switch (state) {
case YM_IDLE:
// 发送'C'
USART_Send('C');
state = YM_WAIT_FOR_SOH;
break;
case YM_WAIT_FOR_SOH:
// 等待接收第一个数据包(超时处理)
if (接收到SOH) {
// 接收完整数据包(包括序号、序号补、数据、CRC)
if (校验通过) {
// 解析文件名和文件大小
// 设置文件接收状态
state = YM_WAIT_FOR_STX;
// 发送ACK
USART_Send(ACK);
// 擦除Flash(如果需要,根据文件大小计算需要擦除的扇区)
} else {
// 发送NAK,要求重传
USART_Send(NAK);
}
}
break;
case YM_WAIT_FOR_STX:
// 等待STX(1024字节数据包)或SOH(128字节,但Ymodem通常用1024)
if (接收到STX或SOH) {
// 接收数据包
if (校验通过) {
// 将数据写入Flash(注意:写入地址,每次写入后地址增加1024或128)
flashAddress += write_to_flash(flashAddress, data, length);
receivedBytes += length;
//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等于文件大小,则进入等待EOT状态
if (receivedBytes >= fileSize) {
state = YM_WAIT_FOR_EOT;
}
// 发送ACK
USART_Send(ACK);
} else {
USART_Send(NAK);
}
}
break;
case YM_WAIT_FOR_EOT:
if (收到EOT) {
USART_Send(ACK);
// 如果是批传输,则下一个文件,否则结束
// 这里简单化处理:发送'C'请求下一个文件头
state = YM_WAIT_FOR_SOH;
// 或者,如果知道只有一个文件,则结束
// state = YM_IDLE;
}
break;
// ... 其他状态
}
}
```
注意:实际实现中,需要处理超时、错误重传、批处理结束等细节。
### 4. QT6上位机实现
在QT6中,可以使用QSerialPort与STM32通信。实现Ymodem发送文件的流程:
a. 打开串口,设置波特率等参数。
b. 等待接收'C'(表示接收方准备好)。
c. 发送第一个数据包(文件信息包):
- 格式:SOH(0x01) + 包序号(0x00) + 包序号的补码(0xFF) + 文件名(以0结束)+ 文件大小(字符串形式,以0结束)+ 填充0至128字节 + CRC16(两个字节)
d. 等待ACK。
e. 发送文件内容包:
- 每个包:STX(0x02) + 包序号(递增) + 包序号的补码 + 1024字节数据 + CRC16
- 最后一个包如果不足1024字节,用0x1A(EOF)填充。
f. 发送EOT,等待ACK。
g. 如果还有下一个文件,重复步骤b-f;否则,发送一个全0的数据包(128字节或1024字节的0,但以SOH或STX开头,包序号递增,最后是CRC),等待ACK后结束。
注意:在QT中,发送和接收数据需要异步处理,可以使用信号和槽机制。
### 5. 测试与验证
- 使用小文件测试(确保文件内容正确)
- 使用大文件测试(测试Flash写入和稳定性)
- 测试错误处理(如故意发送错误数据包,看重传机制)
注意:STM32H7的Flash写入操作需要遵循特定的步骤(解锁、擦除、写入),且写入前必须确保目标扇区已被擦除。
参考引用:在实现过程中,可以参考已有的Ymodem实现(如STM32Cube中的例程,但注意CubeH7中可能没有直接提供Ymodem,可以参考其他系列)[^1]。
由于实现细节较多,这里只提供了一个框架。具体实现时,需要根据实际硬件和需求调整。
相关问题:
1. STM32H7中如何擦除和写入内部Flash?
2. Ymodem协议中CRC-16校验如何实现?
3. 在QT6中如何使用QSerialPort实现文件发送?
4. 如何处理Ymodem传输过程中的超时和错误重传?
5. 如何优化Ymodem传输速度(例如,使用双缓冲)?</think>### STM32H7实现Ymodem协议批量文件传输
#### 1. **Ymodem协议核心实现**
在STM32H7中实现Ymodem协议需包含以下关键模块:
##### (1) **协议状态机**
```c
typedef enum {
YM_IDLE, // 空闲状态
YM_WAIT_FOR_FILE, // 等待文件传输
YM_RECEIVE_HEADER, // 接收文件头
YM_RECEIVE_DATA, // 接收数据包
YM_RECEIVE_EOT, // 结束传输
YM_BATCH_END // 批处理结束
} YmodemState;
```
##### (2) **数据包处理**
```c
// 数据包结构示例
typedef struct {
uint8_t header; // SOH(0x01)/STX(0x02)
uint8_t pkt_num; // 包序号
uint8_t pkt_inv; // 包序号反码
uint8_t data[1024]; // 数据区
uint16_t crc16; // CRC校验值
} YmodemPacket;
```
##### (3) **关键操作流程**
```mermaid
sequenceDiagram
上位机->>STM32H7: 发送'C'启动传输
STM32H7-->>上位机: ACK(0x06)
上位机->>STM32H7: 发送文件头包(文件名/大小)
STM32H7->>Flash: 擦除目标扇区
上位机->>STM32H7: 发送数据包(1024字节)
STM32H7->>Flash: 写入数据
STM32H7-->>上位机: ACK(0x06)
上位机->>STM32H7: EOT(0x04)
STM32H7-->>上位机: ACK(0x06)
上位机->>STM32H7: 下一个文件/结束包
```
#### 2. **STM32H7关键代码实现**
##### (1) **串口接收中断处理**
```c
// 串口中断服务程序
void USARTx_IRQHandler(void) {
if (USART_GetITStatus(USARTx, USART_IT_RXNE)) {
uint8_t data = USART_ReceiveData(USARTx);
// 存入环形缓冲区
ringbuf_put(&ymodem_rx_buf, data);
}
}
```
##### (2) **Ymodem协议核心逻辑**
```c
void ymodem_receive(void) {
while (1) {
switch (current_state) {
case YM_WAIT_FOR_FILE:
if (received_char == 'C') {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ACK, 1, 100);
current_state = YM_RECEIVE_HEADER;
}
break;
case YM_RECEIVE_HEADER:
if (receive_packet(&header_pkt)) {
// 解析文件名和文件大小
char* filename = (char*)header_pkt.data;
file_size = atoi((char*)header_pkt.data + strlen(filename) + 1);
// 初始化Flash写入
flash_address = FLASH_BASE_ADDR;
FLASH_Erase_Sector(FLASH_SECTOR_5, VOLTAGE_RANGE_3);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ACK, 1, 100);
current_state = YM_RECEIVE_DATA;
}
break;
case YM_RECEIVE_DATA:
if (receive_packet(&data_pkt)) {
// 写入Flash
HAL_FLASH_Program(FLASH_TYPEPROGRAM_WORD,
flash_address,
*(uint32_t*)data_pkt.data);
flash_address += 1024;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ACK, 1, 100);
}
break;
}
}
}
```
#### 3. **QT6上位机实现要点**
##### (1) **Ymodem发送流程**
```cpp
// QT6 Ymodem发送示例
void YmodemSender::sendFile(const QString &filename) {
QFile file(filename);
file.open(QIODevice::ReadOnly);
// 1. 发送启动字符'C'
serialPort->write("C");
// 2. 发送文件头包
QByteArray header = makeHeaderPacket(filename, file.size());
serialPort->write(header);
// 3. 发送数据包
while (!file.atEnd()) {
QByteArray block = file.read(1024);
QByteArray packet = makeDataPacket(block, packetNum++);
serialPort->write(packet);
// 等待ACK
if (!waitForAck()) {
// 错误处理
}
}
// 4. 发送EOT
serialPort->write(EOT);
}
```
##### (2) **数据包构造**
```cpp
QByteArray YmodemSender::makeDataPacket(const QByteArray &data, uint8_t pktNum) {
QByteArray packet;
packet.append(STX); // 1024字节标识
packet.append(pktNum); // 包序号
packet.append(255 - pktNum); // 包序号反码
packet.append(data);
// 填充不足1024的部分
if (data.size() < 1024) {
packet.append(QByteArray(1024 - data.size(), 0x1A));
}
uint16_t crc = calculateCRC(packet);
packet.append(crc >> 8); // CRC高位
packet.append(crc & 0xFF); // CRC低位
return packet;
}
```
#### 4. **Flash存储优化策略**
1. **双缓冲机制**:
```c
uint8_t bufferA[1024], bufferB[1024];
// 当bufferA写入Flash时,bufferB接收新数据
```
2. **扇区管理**:
```c
#define FILE_SECTOR_START FLASH_SECTOR_5
#define FILE_SECTOR_END FLASH_SECTOR_7
```
3. **错误恢复**:
- 每个文件尾添加$32$字节校验和
- 掉电后验证校验和恢复传输
#### 5. **性能优化关键点**
1. **时钟配置**:
- USART时钟:$104 \text{MHz}$
- Flash等待周期:$4 \text{WS}$($200 \text{MHz}$主频时)
2. **传输速率计算**:
$$
\text{实际速率} = \frac{1024 \times 8}{\frac{1024}{115200} + T_{\text{flash}}} \approx 80 \text{kbps}
$$
3. **DMA应用**:
```c
// 配置USART RX/TX DMA
HAL_UART_Receive_DMA(&huart1, dma_buffer, 1029);
```
### 测试验证方案
1. **协议一致性测试**:
- 使用标准Ymodem工具($\text{如lrzsz}$)验证
2. **压力测试**:
```python
# 生成测试文件
with open("test_100M.bin", "wb") as f:
f.write(os.urandom(100 * 1024 * 1024))
```
3. **异常处理测试**:
- 随机注入$10\%$错误包
- 模拟传输中断
### 常见问题解决
1. **CRC校验失败**:
- 检查STM32 CRC外设配置
```c
hcrc.Instance = CRC;
hcrc.Init.DefaultPolynomialUse = DEFAULT_POLYNOMIAL_ENABLE;
hcrc.Init.DefaultInitValueUse = DEFAULT_INIT_VALUE_ENABLE;
```
2. **Flash写入速度瓶颈**:
- 使用$32$位写入模式
```c
HAL_FLASH_Program(FLASH_TYPEPROGRAM_FLASHWORD, address, data);
```
3. **批处理中断**:
- 在文件头包添加$\text{BATCH\_START}$标识
- 结束包使用$\text{NULL\_FILENAME}$
[^1]: 参考STM32H7参考手册的Flash编程章节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