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应用性能:Memcache与推送技术的应用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8 01:09:36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 提升应用性能:Memcache与推送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应用开发中,提升应用的性能、响应速度和可扩展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Memcache服务和推送技术来优化应用与数据存储的交互,以及如何在应用中实现这些技术。
#### 1. Memcache服务基础操作
Memcache是一种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缓存系统,可用于缓存各种类型的数据,从而减少对数据存储的频繁访问,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
##### 1.1 存储对象
要将对象存储到Memcache中,可以使用`put`方法:
```java
memcache.put(key, value);
```
其中,`memcache`是Memcache服务的句柄,`key`和`value`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对象,但`value`对象必须是可序列化的。`put`方法还可以接受第三个参数,用于指定缓存项的过期时间。
##### 1.2 获取对象
要从Memcache中获取具有给定键的对象,可以使用`get`方法:
```java
Object r = memcache.get(key);
```
如果对象未找到,`get`方法将返回`null`。
##### 1.3 删除对象
要从Memcache中删除具有给定键的对象,可以使用`delete`方法:
```java
memcache.delete(key);
```
如果这些操作遇到Memcache服务错误,可能会抛出`MemcacheServiceException`。通常建议捕获所有由Memcache生成的错误。
#### 2. Memcache错误处理
Memcache服务的默认错误处理程序是`LogAndContinueErrorHandler`,它只会记录服务错误而不会抛出它们。这意味着服务错误会被视为缓存未命中。如果使用默认错误处理程序,实际上不会抛出`MemcacheServiceException`。不过,也可以设置自己的错误处理程序,或者使用`StrictErrorHandler`,它会为任何服务错误抛出`MemcacheServiceException`。
#### 3. Memcache统计信息
可以使用`com.google.appengine.api.memcache` API访问Memcache使用的统计信息,例如缓存命中和未命中的次数、当前缓存中项目的数量和大小、最近最少访问的缓存项的年龄以及从缓存返回的数据的总大小。这些统计信息是在服务的当前运行时间内收集的,并且不能显式重置,但对于本地分析和相对比较很有用。
#### 4. Memcache值的原子递增/递减
可以使用`com.google.appengine.api.memcache` API对缓存值执行原子递增和递减操作。这意味着对值的读取、修改和新值的存储可以原子地执行,从而确保在读取和更新值之间没有其他进程可以更新该值。由于Memcache操作不能成为常规事务的一部分,因此这是一个有用的功能。例如,它可以用于实现短期易失性内存锁。
原子递增和递减操作使用`MemcacheService`的`increment()`和`incrementAll()`方法的变体来执行。可以指定递增的增量,并通过传递负增量来执行递减操作。
#### 5. 使用Memcache缓存JDO数据对象
Memcache服务的一个常见用途是将持久数据对象的副本缓存在易失性内存中,这样就不必总是进行更耗时的数据存储获取操作。可以先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该对象,只有在缓存未命中时才需要访问数据存储。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对象存储在Memcache中,对象必须是可序列化的,因此任何此类缓存数据类都必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当将JDO对象存储在Memcache中时,实际上是存储了一个分离的副本,因此在存储之前,确保预取要包含在缓存对象中的任何延迟加载字段。
##### 5.1 事务内访问对象
当在事务内访问对象时,不应使用该对象的缓存版本,也不应在事务内更新缓存。因为Memcache不受事务控制,如果在事务块内更新缓存,而事务未能提交,Memcache数据将与数据存储不一致。因此,在事务内访问对象时,应从缓存中清除这些对象。事务提交成功后,可以缓存该对象的分离副本。
##### 5.2 事务外访问对象
如果数据存储访问不受事务控制,意味着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访问该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以下方式使用Memcache:
- **读取对象**:首先检查对象是否在缓存中;如果不在,则从数据存储中获取它并将其添加到缓存中。
- **创建或修改对象**:首先将其保存到数据存储中,然后在数据存储操作成功后更新缓存。
- **删除对象**:首先从缓存中删除,然后从数据存储中删除。
在所有情况下,都要确保捕获Memcache服务抛出的任何错误,以免影响其他工作。
#### 6. JDO生命周期监听器
JDO 2.0为`PersistenceManager`(和`PersistenceManagerFactory`)定义了一个接口,允许为数据对象的“生命周期”中的持久化事件(创建、删除、加载或存储对象)注册监听器。一旦为`PersistenceManager`设置了监听器,JDO实现将在指定的持久化事件发生时调用监听器上的方法。
要设置JDO生命周期监听器,需要创建一个实现以下`javax.jdo.listener`接口之一的类:`DeleteLifecycleListener`、`CreateLifecycleListener`、`LoadLifecycleListener`和`StoreLifecycleListener`。每个接口都要求实现类为关联的事件类型实现“pre”和/或“post”方法。这些方法通常称为回调,在持久化事件之前和之后调用。
以下是一个示例监听器类`CacheMgmtTxnLifecycleListener`的代码:
```java
import javax.jdo.listener.DeleteLifecycleListener;
import javax.jdo.listener.InstanceLifecycleEvent;
import javax.jdo.listener.LoadLifecycleListener;
public class CacheMgmtTxnLifecycleListener implements
DeleteLifecycleListener, LoadLifecycleListener {
public void preDelete(InstanceLifecycleEvent event) {
removeFromCache(event);
}
public void postDelete(InstanceLifecycleEvent event) {
// must be defined even though not used
}
public void postLoad(InstanceLifecycleEvent event) {
removeFromCache(event);
}
private void removeFromCache(InstanceLifecycleEvent event) {
Object o = event.getSource();
if(o instanceof Cacheable) {
Cacheable f = (Cacheable) o;
f.removeFromCache();
}
}
}
```
定义监听器类后,可以将其与给定的`PersistenceManager`实例关联:
```java
pm.addInstanceLifecycleListener(
new CacheMgm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