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SM-IoT技术解析:从3GPP增强到物理层设计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0:46:41 阅读量: 11 订阅数: 31 AIGC 

### EC - GSM - IoT技术解析:从3GPP增强到物理层设计
#### 1. 3GPP对GSM的增强
为了满足物联网的需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其第13版中决定进一步发展GSM技术。除了之前提到的增加覆盖范围、确保低设备成本和高电池寿命等要求外,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 **频谱高效利用**:提供一种在仅600kHz的紧凑频谱分配下运行该技术的方法,使运营商能够部署GSM网络,完全消除或至少最小化与其他技术在频谱使用上的冲突。在如此小的频谱分配中,甚至可以在3G和4G等宽带技术的保护带中部署GSM网络。
- **提升安全等级**:将终端用户的安全性提升到LTE/4G级别的安全水平,以消除当前GSM部署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确保向后兼容**:确保引入EC - GSM - IoT对GSM标准所带来的所有更改都能与现有的GSM部署实现向后兼容,从而允许该技术与现有设备共享资源,实现无缝且逐步的引入。
- **支持大量设备**:确保网络能够支持大量的蜂窝物联网(CIoT)设备。
#### 2. EC - GSM - IoT物理层设计的指导原则
在重新设计一项27年前首次部署的成熟技术时,理解现有产品可能对设计造成的限制至关重要。对于EC - GSM - IoT而言,要基于GSM的全球部署基础,就必须能够在现有的基站上进行部署。同时,现有的GPRS/EGPRS设备应能够升级其实现,以替换GPRS/EGPRS实现或在其基础上额外实现EC - GSM - IoT。因此,EC - GSM - IoT的设计应尽可能与GPRS/EGPRS有共同的设计基础。
基站主要由数字单元(或基带单元)和无线电单元两部分组成。支持EC - GSM - IoT除了要支持GSM/EDGE外,至少需要在数字单元上进行额外的实现工作,以实现新的协议栈和新的物理层设计。但支持新功能不能意味着需要进行硬件升级,否则会导致现场产品需要更换,这对运营商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并且对于旨在实现极佳覆盖范围的技术而言,在大多数或所有基站升级完成之前,会导致网络覆盖出现漏洞。同样,无线电单元是根据当前GSM信号特性设计的,显著改变这些特性(如增加信号动态范围)可能意味着已部署的基础设施无法再支持该技术。
在设备方面,如果物理层的更改需要开发新的设备平台,这将意味着在研发和验证方面进行大量投资。相反,如果物理层的基本原理尽可能接近GSM,现有的GPRS/EDGE平台就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支持EC - GSM - IoT,并且如果将EC - GSM - IoT带来的额外复杂性降至最低,同一平台还可以继续支持GPRS/EDGE操作。当然,这并不妨碍开发专门针对EC - GSM - IoT的平台,这种平台在能耗和成本等方面可能比相应的GPRS/EDGE平台更优化。
此外,还需要考虑EC - GSM - IoT的网络运营。GSM网络已经运行多年,并且预计未来还将运行多年。因此,该技术被设计为与现有的GSM/EDGE部署和网络配置完全向后兼容,以便能够在相同资源上无缝复用GPRS/EDGE流量和EC - GSM - IoT流量。通过这种资源池化的方式,GSM网络将消耗更少的总体资源,最终减少网络运营所需的频谱资源。
遵循这些指导原则自然意味着物理层在很大程度上将与现有的GSM/EDGE相同。但同时,为了实现前面提到的设计目标,也需要进行一些更改。
#### 3. 物理资源
##### 3.1 信道栅格
GSM基于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TDMA)的组合。频率上的信道彼此间隔200kHz,其在频率上的绝对位置(即所谓的信道栅格)也以200kHz为步长进行定义。这意味着200kHz信道在频率上的放置并非完全任意,信道的中心频率需要能被200kHz整除。由于在给定频段内的频率放置受信道栅格限制,为了便于参考,信道被编号,称为绝对射频载波编号(ARFCN)。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频段和绝对载波频率,ARFCN值是固定的。
##### 3.2 帧结构
在时间上定义了帧结构。每个所谓的TDMA帧被划分为八个时隙。为了引用超过TDMA帧持续时间的特定时间点,TDMA帧被分组为包括多帧、超帧和超超帧的分层帧结构。整个帧结构中的时间参考精度在超超帧范围内,超超帧大约长3.5小时。
TDMA帧首先被分组为两种多帧之一,即51多帧或52多帧。
- **51多帧**:承载用于时间和频率同步的信道(频率校正信道(FCCH)、同步信道(SCH)和扩展覆盖同步信道(EC - SCH))、公共控制信道和扩展覆盖公共控制信道(EC - CCCH)以及广播信道(BCCH)和扩展覆盖广播信道(EC - BCCH),并且这些信道总是映射到广播载波(BCCH载波)上。
- **52多帧**:用于分组业务信道(分组数据业务信道(PDTCH)和扩展覆盖分组数据业务信道(EC - PDTCH))及其关联的控制信道(分组关联控制信道和扩展覆盖分组关联控制信道(EC - PACCH))。
传统上,分配了分组业务信道资源(52多帧)的GSM设备仍需要通过与相邻小区同步并获取小区特定信息(系统信息(SI))来持续监控其周围环境。通过确保两种多帧随时间相对漂移,51多帧中的感兴趣信道将相对于52多帧中的某个位置随时间漂移,从而不会随时间重叠,这样可以避免无法获取服务小区中的业务信道以及相邻小区的信息。对于EC - GSM - IoT,在分配分组业务信道资源时,不需要与相邻小区同步或获取SI。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需要使用51多帧。然而,由于现有的FCCH已经映射到51多帧,并且也被选择用于EC - GSM - IoT,所以在一些EC - GSM - IoT逻辑信道中使用51多帧是很自然的。
26个51多帧或25.5个52多帧组成一个超帧,超帧又以2048个为一组,每组形成一个超超帧。整体帧结构如下表所示:
| 帧类型 | 包含TDMA帧数 | 持续时间 |
| ---- | ---- | ---- |
| TDMA帧 | 1 | 约4.615ms |
| 51多帧 | 51 | 约235.4ms |
| 52多帧 | 52 | 240ms |
| 超帧 | 26个51多帧或25.5个52多帧 | 6.12s |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