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检测中实值自我集优化与基于结构视角的GP流程挖掘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0 01:09:31 阅读量: 7 订阅数: 22 AIGC 

### 异常检测中实值自我集优化与基于结构视角的GP流程挖掘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异常检测和流程挖掘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异常检测有助于发现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而流程挖掘则能从事件日志中提取有价值的流程模型。本文将介绍实值自我集优化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一种基于结构视角的遗传编程(GP)流程挖掘方法。
#### 实值自我集优化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在异常检测中,自我集的优化至关重要。通过合理优化自我集,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存储成本。
##### 相关参数与公式
- **参数定义**:
- \(N_d\):检测器的数量
- \(N_{d0}\):候选者的数量
- \(N_s\):自我样本的数量
- \(m_p\):一个概率参数
- \(f_p\):一个概率函数
- **公式关系**:
- 当 \(m_p\) 足够小且 \(N_s\) 足够大时,\(f_p \approx (1 - m_p)^{N_s}\)
- 当 \(N_d\) 足够大时,\(f_p \approx (1 - m_p)^{N_d}\)
- 由于 \(N_{d0} = \frac{N_d \ln(f_p)}{f_p - 1}\),可得 \(N_{d0} = \frac{N_s \ln(f_p)}{(1 - m_p)}\)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N_{d0}\) 与 \(N_s\) 呈指数关系。这意味着自我样本越多,候选者就越多,检测器训练的成本也就越高。
##### 自我样本重叠度量
自我样本之间的重叠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近似度量:
- \(Overlapping(s_i, s_j) = e^{-\frac{\|s_i - s_j\|^2}{2r_s^2}}\)
- \(Overlapping(S) = \sum_{i,j=1, i\neq j}^{n} e^{-\frac{\|s_i - s_j\|^2}{2r_s^2}}\)
当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为 0 时,重叠值达到最大值 1;当距离等于 \(2r_s\) 时,重叠值几乎接近 0。
##### 边界入侵问题
由于自我样本的半径影响,在自我区域的边界,覆盖区域可能会侵入非自我区域的边界。这会导致在使用自我集训练检测器时,非自我边界附近可能无法完全覆盖。
##### 优化方法
优化自我集的目标是使用最少的自我样本覆盖自我区域,同时避免覆盖非自我区域。具体问题可以表述为最小化以下函数:
- \(V(S) = Volume\{x \in U | \exists s \in S, \|x - s\| \leq r\}\)
约束条件为:
- \(\{s \in S | \exists d \in D, \|s - d\| \leq r\} = \varnothing\)
- \(\{s_i, s_j \in S | \|s_i - s_j\| \leq r \text{ or } \|s_i - s_j\| \leq r\} = \varnothing\)
优化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 **丢弃错误的自我样本**:使用“3σ”准则,丢弃概率密度超出“3σ”区间的样本。
2. **调整自我样本的半径**:根据自我样本的概率密度调整其半径,靠近自我区域中心的样本半径较大,靠近边界的样本半径调整到合理水平,以避免边界入侵。
3. **丢弃不必要的自我样本**:根据调整后的半径,丢弃被其他样本覆盖的不必要样本。
以下是优化算法的伪代码:
```plaintext
BEGIN
收集自我样本:S0 ← s;
// 步骤1: 丢弃错误的自我样本
对S0进行正则化,然后计算μ和σ;
n = 0;
while (n < N0) {
if (sn超出“3σ”区间) {
丢弃sn,N0--;
}
n++;
}
// 步骤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