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击检测与智能电表通信架构技术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0:43:53 阅读量: 10 订阅数: 39 AIGC 

### 网络攻击检测与智能电表通信架构技术解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和高效的通信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的新方法,以及智能电表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架构的低功耗设计。
#### DDoS 攻击检测方法
为了有效检测 DDoS 攻击,我们采用了一种结合异常检测和基于规则检测的混合方法。
**1. 关键参数计算**
- **协议熵(Protocol Entropy)**:用于计算捕获流量中协议的特异性或随机性,公式如下:
\[H_{protocol} = - \sum_{i} P(p_{ri}) \log_2 P(p_{ri})\]
在诸如“死亡之 Ping”等攻击中,协议的特异性是检测攻击的重要参数。
- **包速率(Packet Rate)**:通过单位时间内接收或捕获的数据包总数的比例来计算。在洪水攻击中,每秒计数的数据包数量可能比正常流量高得多,因此该参数在检测洪水类型的攻击中起着重要作用。
- **源 IP 变化(Source IP Variation)**:计算捕获流量中源 IP 地址的时间变化率,公式为:
\[V_{sip} = \frac{\text{唯一 IP 地址的数量}}{\text{时间间隔}}\]
当观察到源 IP 有较大变化时,很可能是使用僵尸网络的 DDoS 攻击。
- **包大小熵(Packet - Size Entropy)**:计算捕获流量中包大小的特异性或随机性。由于攻击工具通常使用相同的参数(如包大小)来构造数据包,因此该参数对于指示使用工具发起的攻击非常重要。
**2. 检测模块**
- **异常检测器(Anomaly Detector)**:
- 首先,使用特征提取模块计算并存储正常流量的特征向量。
- 当新的流量捕获向量到来时,借助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公式计算其与正常流量向量的距离。
- 只考虑最短距离 \(D_t\),若 \(D_t\) 大于簇的半径 \(R_t\),则标记为攻击流量;否则标记为正常流量。
- **基于规则的检测器(Rule - Based Detector)**:
- 本系统使用 SNORT 作为基于规则的检测器,也称为基于签名的检测器。
- 检测引擎将捕获流量中的模式与规则集进行匹配,这种匹配非常严格,捕获流量中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匹配失败。
- 规则存储在规则文件中,可在遇到新攻击时更新该文件,以在未来检测新攻击。
- **决策引擎(Decision Engine)**:该模块结合并生成最终输出的统一视图,其逻辑基于或门逻辑实现。
**3. 测试与结果**
为了评估系统性能,我们使用 KDD Cup 99 训练数据集向异常检测器输入正常流量配置文件,并使用 DARPA 数据集进行测试。以下是异常检测器的部分测试结果:
| 数据集 | 记录数量 | 数据集 1(Precision/Recall) | 数据集 2(Precision/Recall) | 数据集 3(Precision/Recall) | 数据集 4(Precision/Recall) |
| ---- | ---- | ---- | ---- | ---- | ---- |
| | 1000 | 98.8/61.02 | 91.57/84.89 | 82.14/12.08 | 85/29.05 |
| | 10000 | 96.87/63.57 | 93.67/54.72 | 88.82/96.36 | 95.25/38.41 |
| | 100000 | 96.66/68.58 | 94.61/65.1 | 89.25/93.07 | 97.56/73.4 |
| | 完整文件 | 97.83/72.93 | 96.98/80 | 95.47/87.2 | 97.91/81.34 |
基于规则的检测器能够检测到所有匹配签名的攻击,并且在相同数据集上显示出最小的误报率,其精度在 98 - 100% 之间。
#### 智能电表中低功耗 DTCWT 基于 OFDM 架构设计
智能电表是高级计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 2020 年将有 1 亿智能电表用户。每个智能电表需要记录电力信号数据、压缩数据并调制数据以进行传输,而 OFDM 是智能电表中首选的调制方案。
**1. 背景理论**
- 在 OFDM 发射机中,串行输入数据流使用卷积编码方案进行信道错误编码,并进行打孔以提高数据速率。根据比特率要求或对错误的敏感度,选择如 QAM 或 QPSK 等调制方案。
- 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符号,然后使用由 N 带合成滤波器组组成的逆双树复小波变换(Inverse DTCWT)进行调制。
- 在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