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PUG_CPM4.2在遗留系统评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与实战技巧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7-15 06:33:01 阅读量: 30 订阅数: 15 


IFPUG_CPM4.2_功能点实践手册(中文摘要)

# 摘要
随着软件开发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遗留系统进行评估和维护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详细介绍了IFPUG CPM 4.2评估流程的概述、特点及评估挑战,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探讨了在银行、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不同行业中对遗留系统进行功能点计数和评估的方法和结果。文章还分享了在实战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优化技巧和评估结果的应用,进而提出了针对IFPUG CPM 4.2在未来的技术适应性和行业趋势中的优化建议。最后,本文总结了IFPUG CPM 4.2的核心价值、遗留系统评估的关键要点以及作者的个人见解和对评估方法及工具未来发展的展望。
# 关键字
IFPUG CPM 4.2;遗留系统;功能点计数;评估流程;案例分析;技术适应性
参考资源链接:[IFPUG CPM4.2功能点分析入门指南](https://wenku.csdn.net/doc/6412b4c9be7fbd1778d40d03?spm=1055.2635.3001.10343)
# 1. IFPUG CPM 4.2 概述及评估流程
## 1.1 IFPUG CPM 4.2简介
IFPUG CPM 4.2(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 Counting Practices Manual)是由国际功能点用户组发布的,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功能点计数方法。此版本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增强,适应了更为复杂的软件项目评估。
## 1.2 IFPUG CPM 4.2的组成
CPM 4.2由以下部分构成:基本功能点计数、复杂性调整和应用规模调整。它强调使用定量的衡量方法来分析软件应用的复杂性、规模和价值。
## 1.3 评估流程
评估流程分为以下几步:
- 确定评估范围和目标。
- 数据收集,包括用户需求文档和系统设计文档等。
- 应用IFPUG CPM 4.2规则进行功能点计数。
- 根据复杂性和调整因子计算出应用的总功能点数。
通过此流程,IFPUG CPM 4.2 提供了一种系统性和标准化的方法来评估软件项目的功能复杂度和开发工作量。
```mermaid
flowchart LR
A[确定评估范围和目标] --> B[数据收集]
B --> C[功能点计数]
C --> D[计算总功能点数]
```
这种流程确保了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并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2. ```markdown
## 第二章:遗留系统的特点与评估挑战
### 2.1 遗留系统的定义和特性
遗留系统,通常指那些开发时间较长、技术陈旧、缺乏文档支持或难以进行维护的旧系统。这些系统往往还承载着重要的业务功能,不能轻易替换,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它们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2.1.1 遗留系统的分类
遗留系统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传统型遗留系统**:这些系统可能是使用COBOL、Fortran等早期编程语言开发的,它们在现代操作系统或平台上难以运行。
- **封装型遗留系统**:这类系统虽然外表看起来现代,但其内部逻辑和技术仍然基于过时的方法。
- **孤立型遗留系统**:它们在组织内部或外部没有文档记录,开发和维护人员难以找到。
- **嵌入型遗留系统**:它们通常嵌入在较大的系统中,难以分离或替换。
#### 2.1.2 遗留系统的评估难点
对遗留系统进行评估面临许多难点,包括但不限于:
- **技术落后**:难以找到能够理解和维护老系统的技术人员。
- **文档缺失**:缺少足够的文档记录系统结构和业务逻辑。
- **测试复杂性**:旧代码可能没有足够的测试覆盖率,难以确定其可靠性。
- **兼容性问题**:遗留系统可能与新的软硬件技术不兼容,升级或集成新功能面临困难。
### 2.2 IFPUG CPM 4.2 评估框架
#### 2.2.1 IFPUG CPM 4.2 的基本原理
IFPUG CPM(Common Practice Framework)4.2是国际功能点用户协会(IFPUG)发布的一套功能点计数方法,它基于国际标准ISO/IEC 20926、20968、20967和29881。该框架帮助评估人员通过量化软件的功能来估算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量。
IFPUG CPM 4.2 的基本原理包括:
- 功能点分析(Function Point Analysis,FPA):通过评估软件提供的功能来估算大小。
- 用户视角:重点是用户所看到的功能,而非开发者的技术实现。
- 多层次评估:从总体、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三个层次进行功能点计数。
- 标准化方法:提供一套标准化流程,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2.2.2 面向功能点计数的步骤
进行功能点计数的基本步骤包括:
1. **识别边界**:首先识别出要评估的系统边界,明确系统的范围和环境。
2. **数据收集**:收集需要评估的数据,包括功能需求和系统特性的相关文档。
3. **确定类型**:对识别出的每个功能点确定其类型,是外部输入、外部输出、外部查询、内部逻辑文件还是外部接口文件。
4. **计算复杂度**:根据功能点的复杂度赋予不同的数值。
5. **调整调整因子**:根据系统的通用系统特性和业务效能特性进行调整。
### 2.3 评估中的数据收集和验证
#### 2.3.1 数据收集的方法和工具
在遗留系统评估中,数据收集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以下是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工具:
- **文档审查**:通过审查现有文档,如设计文档、需求说明书、用户手册等,获取系统信息。
- **用户访谈**:与系统用户进行对话,了解他们对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的看法。
- **开发人员咨询**:与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进行交流,理解系统的设计和架构细节。
- **逆向工程工具**:利用逆向工程工具,如反编译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等,来帮助分析系统结构。
```code
逆向工程工具示例:
工具名称:Source Insight
使用方法:打开Source Insight软件,导入相关代码库,进行代码解析和函数调用分析。
逻辑说明:Source Insight是一种流行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大型代码库,并提供代码导航、自动注释以及快速搜索功能。
```
- **性能监控工具**:例如New Relic、AppDynamics等,用于监控系统运行时的性能和行为。
- **需求管理软件**:例如JIRA、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等,可以用来跟踪需求的状态和变更历史。
#### 2.3.2 数据验证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在收集数据后,验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数据验证策略包括:
- **交叉验证**: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或工具收集相同的数据,然后相互比较验证。
- **专家评审**: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核。
- **试点测试**:在系统的某个部分先行验证收集的数据,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 **自动化校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