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与无线接入:助力智慧城市安全高效发展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1:54:02 阅读量: 8 订阅数: 15 AIGC 

### 智能交通系统与无线接入:助力智慧城市安全高效发展
#### 1. 参考 ITS 架构
标准化和协调机构在开展 ITS 参考架构创建工作时,与已部署的 ITS 项目同步进行,甚至保持一致。这些架构旨在减少中间件和适配层的开发工作,为所有项目创建通用结构。下面介绍美国和欧洲的 ITS 架构。
##### 1.1 国家 ITS 架构(NITSA)
NITSA 是美国国家 ITS 计划中的北美 ITS 参考架构。由于需要一个逐步规划、定义和集成 ITS 的参考框架,NITSA 应运而生。目前,NITSA 已发展到 7.0 版本,可视为成熟产品。该架构由多个利益相关者(交通从业者、系统工程师、系统开发人员、技术专家、顾问等)共同推动形成。
NITSA 架构分为三层:
- **制度层**:包含 ITS 各阶段正确定义所需的机构、规则、方法、流程和政策。该层是基础,因为坚实的制度支持和有效决策是 ITS 项目有效实施的前提,也是确定 ITS 挑战和需求的地方。
- **运输层**:从子系统、接口以及每个运输服务所需的底层功能和数据定义方面,定义运输解决方案,是 NITSA 的核心层。
- **通信层**:为系统间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交换,以支持运输解决方案。
从高层次物理角度看,NITSA 如图 7 所示。四个大框代表不同子系统的分类,区分了旅行者、中心、车辆和现场。白色框表示子系统,共有 22 个运输子系统。椭圆形元素对应子系统间交换信息的四种通用通信链路,由以下技术支持:
- **车辆 - 车辆通信**:WAVE/DSRC 5.9 GHz。
- **现场 - 车辆通信**:WAVE/DSRC 5.9 GHz、WiFi、WiMAX 和无线网状网络。
- **广域无线(移动)通信**:蜂窝网络、WiMAX、无线网状网络。
- **定点 - 定点通信**:保证合理质量水平的公共或专用通信网络。
NITSA 由 RITA 与 USDOT 合作支持。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基于 NITSA 7.0 的软件应用 Turbo Architecture,可免费下载。
##### 1.2 ISO CALM 架构
欧洲 ITS 架构在不同标准化机构下有不同名称和规定,但内容相同。文献中常见的有 ISO CALM 架构和 COMeSafety 架构,它是由以下群体创建的开放架构:
- 欧洲项目(COMeSafety、COOPERS、CVIS、SAFESPOT、PREDRIVE C2X)。
- 工业活动(C2C - CC)。
- 标准化工作组(ISO TC204、ETSI TC ITS、CEN TC278、IEEE 802.11p、IEEE 1609)。
ISO CALM 架构比 NITSA 考虑了更多无线技术,如图 8 所示。所有使用的无线技术都被集成到 ISO CALM 协议套件中,并通过以下方式供上层使用:
- CALM 2G 蜂窝系统
- CALM 3G 蜂窝系统
- CALM 红外系统
- CALM M5
- CALM MM
- 使用 IEEE 802.16(WiMAX)的 CALM 移动无线宽带
- 使用广播通信的 CALM
- CALM 卫星网络
ISO CALM 架构也有四个子系统,与 NITSA 类似但名称不同(图 9):
- **中央 ITS 子系统**:包含支持 ITS 服务的中央 ITS 站,可视为 ITS 网络的骨干。
- **路边 ITS 子系统**:提供主要 ITS 服务和接入 ITS 网络的途径。
- **车辆 ITS 子系统**:是移动车载单元,为驾驶员展示 ITS 服务并收集相关信息,反馈给安全应用。
- **个人 ITS 子系统**:通过手持设备提供 ITS 服务接入,例如让行人使用 ITS 应用和通信。
#### 2. WAVE 技术
WAVE 是一种专门为恶劣环境设计的无线技术,能在高移动性车辆间快速建立通信,满足安全消息的低延迟、严格 QoS 要求,实现最佳功耗,并保护漫游用户的隐私和匿名性等。
##### 2.1 WAVE 架构
文献中常提到两个术语:
- **路侧单元(RSU)**:通常是固定单元,作为接入点将移动车辆连接到网络,可视为国家 ITS 架构中的现场子系统。
- **车载单元(OBU)**:是连接到车辆或由行人携带的网络设备,始终处于移动状态。
图 10 更清晰地界定了 WAVE 的应用范围,展示了在一种可能使用场景中,WAVE 标准涵盖的领域,即一个 RSU 与多个 OBU 之间建立通信。此外,还通过不同链路展示了与外部系统的其他通信技术。
WAVE 标准专门设计用于 5.9 GHz 频率范围。在美国,频率为 5.850 - 5.925 GHz;在欧洲,为 5.855 - 5.925 GHz。频段分为七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 10 MHz。一般来说,在这两个地区,这些信道根据目标应用有特定用途:一般 ITS 应用、ITS 道路安全应用和 ITS 非安全应用。图 11 还包括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段。
WAVE 还设计用于安全应用,如危险位置通知、静止车辆警告、道路施工警告、紧急车辆警告、交叉口碰撞避免等。美国和欧洲分别在相关文献中收集了车辆通信的基本安全应用集,许多应用受 100 ms 关键时间延迟和 10 MHz 最小广播频率限制。
##### 2.2 WAVE 标准套件
WAVE 的历史发展由项目(POC 和 FOT)决定。2006 - 2007 年,一套名为 IEEE 1609 的标准被接受试用。最初,这些标准基于 IEEE 802.11p 开发,协议层从下到上依次为:IEEE 802.11p - 2007、IEEE 1609.4 - 2006、IEEE 1609.3 - 2007、IEEE 1609.2 - 2006 和 IEEE 1609.1。2010 年,正式使用标准发布,主要变化是取消了不必要的 IEEE 1609.1。
这个协议栈提供两种通信方式:通过 IPv6 或使用专门为该环境设计的短消息协议 WAVE Short Message Protocol(WSMP)。以下是 WAVE 标准套件的详细介绍:
- **IEEE 802.11p**:为可能处于移动状态且需要短时间通信交换的设备提供无线通信。交易必须在短于标准认证和关联加入 BSS 的时间内完成。目前,该标准可作为 IEEE 802.11 - 2012 的第 11 部分修正案查阅。它在 5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