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崩溃恢复:ARIES算法详解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3 00:25:35 阅读量: 2 订阅数: 18 

### 数据库崩溃恢复:ARIES算法详解
#### 1. 数据库恢复管理器的职责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恢复管理器负责确保事务的两个重要属性:原子性和持久性。它通过撤销未提交事务的操作来保证原子性,通过确保已提交事务的所有操作在系统崩溃(如总线错误导致的核心转储)和介质故障(如磁盘损坏)后仍然存在来保证持久性。
#### 2. ARIES恢复算法简介
ARIES是一种为“偷取(steal)、不强制(no - force)”方法设计的恢复算法。系统崩溃后调用恢复管理器时,重启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分析(Analysis)**:识别缓冲池中的脏页(即尚未写入磁盘的更改)和崩溃时的活跃事务。
2. **重做(Redo)**:从日志中的适当点开始重复所有操作,将数据库状态恢复到崩溃时的状态。
3. **撤销(Undo)**:撤销未提交事务的操作,使数据库仅反映已提交事务的操作。
ARIES恢复算法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 **预写日志(Write - Ahead Logging)**:对数据库对象的任何更改首先记录在日志中;日志记录必须在数据库对象的更改写入磁盘之前写入稳定存储。
- **重做时重复历史(Repeating History During Redo)**:崩溃重启后,ARIES追溯崩溃前DBMS的所有操作,使系统恢复到崩溃时的精确状态,然后撤销崩溃时仍活跃的事务的操作。
- **撤销时记录更改(Logging Changes During Undo)**:撤销事务时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改会被记录,以确保在重复重启(由故障引起)时不会重复该操作。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执行历史示例:
| LSN | 操作 |
| --- | --- |
| 10 | update: T1 writes P5 |
| 20 | update: T2 writes P3 |
| 30 | T2 commit |
| 40 | CRASH, RESTART |
| 50 | update: T3 writes P3 |
| 60 | update: T3 writes P1 |
| 70 | T2 end |
系统重启时,分析阶段识别出T1和T3为崩溃时的活跃事务,需要撤销;T2为已提交事务,其所有操作需写入磁盘;P1、P3和P5为潜在的脏页。重做阶段按顺序重新应用所有更新,撤销阶段按逆序撤销T1和T3的操作。
mermaid格式流程图如下: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开始]):::startend --> B(分析阶段):::process
B --> C(识别脏页和活跃事务):::process
C --> D(重做阶段):::process
D --> E(从适当点重复操作):::process
E --> F(撤销阶段):::process
F --> G(撤销未提交事务操作):::process
G --> H([结束]):::startend
```
#### 3. 日志(Log)
日志有时也称为轨迹或日志文件,是DBMS执行操作的历史记录。物理上,日志是存储在稳定存储中的记录文件,通过在不同磁盘(可能在不同位置)维护两个或多个副本,确保其在崩溃后仍可存活。
日志的最新部分称为日志尾部,保存在主内存中,并定期强制写入稳定存储。每个日志记录都有一个唯一的日志序列号(LSN),可通过LSN在一次磁盘访问中获取日志记录,且LSN应按单调递增顺序分配。
对于以下操作会写入日志记录:
- **页面更新**:修改页面后,将更新类型的记录追加到日志尾部,并将页面的pageLSN设置为更新日志记录的LSN。
- **提交**:事务决定提交时,强制写入包含事务ID的提交类型日志记录,事务在其提交日志记录写入稳定存储的瞬间被视为已提交。
- **中止**:事务中止时,将包含事务ID的中止类型日志记录追加到日志中,并启动该事务的撤销操作。
- **结束**:事务中止或提交后,完成所有额外步骤后,将包含事务ID的结束类型日志记录追加到日志中。
- **撤销更新**:撤销事务的更新时,会写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