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溢出漏洞攻击分类与网络取证安全存储模型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2 00:09:35 阅读量: 3 订阅数: 13 


组织记忆系统与知识分类研究
### C语言溢出漏洞攻击分类与网络取证安全存储模型
#### 一、C语言溢出漏洞攻击分类
在C语言编程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溢出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C语言溢出漏洞。
##### 1. 变量类型转换漏洞
```c
if (string && *string) {
c = *string++; //vulnerable line
bash_input.location.string = string;
}
return (c);
```
此漏洞已被证明可被利用,忽视它会带来相当大的风险。为避免转换错误漏洞,强烈建议对转换中涉及的所有变量进行验证,避免不必要的转换,或使用相同的数据类型。
##### 2. 指针缩放/混合漏洞
这种漏洞可能在指针的算术运算期间出现。在指针缩放或混合过程中,所指向对象的大小将决定要添加的值的大小。如果未能理解这一点,可能会错误计算并分配错误大小的对象来接受结果,从而产生溢出漏洞。
示例代码如下:
```c
int *p = x;
char * second_char = (char *)(p + 1);
```
后续对指针`second_char`的读写操作,由于向变量`x`的当前地址位置添加了值1,可能会导致溢出或未知行为。为避免此漏洞,必须能够正确确定接收变量的准确大小和内存中的实际位置。
##### 3. 未初始化变量漏洞
未初始化变量是指声明但未赋值的变量。计算机仍会为其分配内存并赋予未知值,后续使用这些变量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出现意外行为,也可能被攻击者利用,使系统受到威胁。
示例代码:
```c
....
void take_ptr(int * bptr){
print (“%lx”, *bptr);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b;
take_ptr(&b);
print (“%lx”, b);
}
```
上述示例中的变量`b`未初始化就被使用了两次。普通编译器、代码审查甚至大多数静态分析都可能不会将其标记为有漏洞。避免此漏洞的最简单方法是用可接受的默认值初始化所有变量,如数值类型变量初始化为零,字符或字符串类型初始化为空字符串或空格。另一种可能影响性能的方法是在使用变量前进行验证。
##### 4. 空终止漏洞
空终止漏洞表现为字符串终止不当、数组不包含空字符或等效终止符,或没有空字节终止,可能导致溢出。
示例代码:
```c
#define MAXLEN 1024
...
char *pathbuf[MAXLEN];
...
read(cfgfile,inputbuf,MAXLEN);
strcpy(pathbuf, inputbuf);
```
上述代码看似安全,因为`read()`函数限制了输入大小与目标缓冲区大小相同。但如果输入没有空终止,由于`strcpy()`的行为,它会继续读取直到找到空字符,这可能会在下次读取内存时触发溢出。即使使用被认为安全的`strncpy()`,行为仍然不可预测。为克服此漏洞,应在使用输入前进行验证,或限制输入长度小于实际定义的大小。
##### 5. C语言溢出漏洞攻击分类总结
| 溢出类型 | 利用方式 | 代码表现 | 严重程度 | 出现概率 |
| --- | --- | --- | --- | --- |
| 不安全函数 | 提供足够长的恶意输入以覆盖内存位置 | 在不安全函数中使用输入前未进行验证或限制不安全函数 | 关键 | 高 |
| 数组越界 | 提供输入或强制访问超出数组定义索引的元素 | 使用数组索引前未进行验证 | 关键 | 高 |
| 整数范围/溢出 | 提供用于算术运算的输入,迫使结果覆盖定义的内存或利用算术运算的错误计算 | 对算术计算结果的估计不当 | 关键 | 高 |
| 返回libc | 用库函数的地址覆盖返回地址 | 函数调用中未检查参数传递 | 关键 | 低 |
| 内存函数 | 利用内存函数的误用(如两次调用`free()`) | 从不使用已分配的内存、对同一内存进行两次释放或调用已释放的内存 | 关键 | 中等 |
| 函数指针/指针别名 | 覆盖函数指针以指向包含恶意代码或函数的地址 | 使用指针前未先验证指针 | 中等 | 中等 |
| 变量类型转换 | 利用不同变量类型转换期间存在的漏洞 | 转换中涉及的变量大小计算错误 | 中等 | 低 |
| 指针缩放/指针混合 | 利用指针算术运算期间触发的漏洞 | 缩放或混合过程中指针大小计算错误 | 中等 | 低 |
| 未初始化变量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