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一致语义的有效方法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2:00:48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 定义一致语义的有效方法
在处理任务类型和任务等价性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一套有效的方法来确保语义的一致性。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的概念、算法以及如何应用它们来判断任务的等价性。
#### 任务类型的表示
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数据类型,我们将任务产生的类型表示为 `Val` 的实例。具体来说,`Int` 类型用 `Int 0` 表示,`String` 类型用 `String ""` 表示。我们定义了一个类 `type` 来确定任务的类型:
```haskell
:: Type :== Val
class type a :: a → Type
```
对于 `Val` 和 `ITask`,这个类的实例与之前定义的 `val` 实例相同。只有 `BVal` 的实例稍有不同:
```haskell
instance type BVal
where
type (Int i) = BVal (Int 0)
type (String s) = BVal (String "")
type VOID = BVal VOID
```
这种复用 `Val` 类型来表示实例类型的方法,在生成测试 `iTasks` 属性所需的值时非常方便。
#### 任务的等价性
根据 `iTasks` 的语义,我们可以定义任务的等价性。非正式地说,如果两个任务具有相同的语义,我们就认为它们是等价的。然而,由于包含编辑器的任务可以应用无限多个更新事件,我们不能通过应用所有可能的输入序列来确定等价性。此外,包含绑定操作符的任务还包含函数,而函数的等价性通常是不可判定的。因此,开发一个有用的任务等价性概念并非易事。
我们定义了一个相当严格的任务等价性概念:如果任务 `t` 和 `u` 在所有可能的事件序列之后具有相等的值,并且在每个中间状态都启用了相同的事件,那么它们就是等价的。由于事件的标识对于使用 `iTask` 系统的工作人员是不可见的,我们允许应用于 `t` 和 `u` 的事件列表在事件标识上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理解任务的等价性,我们先引入模拟的概念。如果一个任务 `u` 可以模拟任务 `t`,即工作人员使用 `u` 可以完成使用 `t` 能完成的所有事情,我们用 `t ≼ u` 表示。具体要求如下:
1. 对于 `t` 的每个可接受事件序列,都存在 `u` 的一个相应可接受事件序列。
2. 应用这些事件后,任务的值相等。
3. 应用事件后,`t` 的所有启用事件在 `u` 中都有匹配事件。
两个事件 `e1` 和 `e2` 等价(`e1 ∼= e2`),如果它们最多在标识上不同。形式化定义如下:
```haskell
t ≼ u ≡ ∀i ∈ accept(t). ∃j ∈ accept(u). i ∼= j ∧ val(t @. i) = val(u @. j) ∧ collect(t @. i) ⊆ collect(u @. j)
```
需要注意的是,`t ≼ u` 不是对称的,`u` 很可能比 `t` 能做更多的事情。例如,对于所有非正规形式的任务 `t` 和 `u`,有 `t ≼ t .||. u` 和 `t ≼ u .||. t`。任何任务都可以模拟自身,即 `t ≼ t`。一个基本值 `v` 的编辑任务可以模拟返回该值的按钮任务:`ButtonTask id1 "b" (Return (BVal v)) ≼ EditTask id2 "ok" v`。
两个任务 `t` 和 `u` 被认为是等价的,当且仅当 `t` 可以模拟 `u` 且 `u` 可以模拟 `t`,即:
```haskell
t ∼= u ≡ t ≼ u ∧ u ≼ t
```
这种等价性概念比通常的双模拟定义更弱,因为我们不要求事件相等,只要求等价。
下面是一些任务示例及其等价关系:
```haskell
u1 = ButtonTask id1 "b1" (Return (BVal (Int 1)))
u2 = EditTask id2 "b2" (Int 1)
u3 = EditTask id2 "b3" (Int 2)
u4 = EditTask id2 "b4" (String "Hi")
u5 = u1 .||. u2
u6 = u2 .||. u1
u7 = u2 .&&. u4
u8 = u4 .&&. u2
u9 = u2 ⇛ λv. Return (BVal (Int 1))
u10 = u2 ⇛ λx. u4 ⇛ λy. Return (Pair x y)
```
这些任务之间的非平凡关系如下:
- `u1 ≼ u2`
- `u1 ≼ u5`
- `u1 ≼ u6`
- `u1 ≼ u9`
- `u2 ≼ u5`
- `u2 ≼ u6`
- `u5 ≼ u6`
- `u6 ≼ u5`
- `u10 ≼ u7`
- `u10 ≼ u8`
- `u2 ∼= u9`
- `u5 ∼= u6`
需要注意的是,`u7 ≇ u8`,因为它们产生不同类型的值。但如果交换 `u7` 或 `u8` 结果对中的元素,这些任务就等价了,例如 `u7 ⇛ λ(Pair a b) → Return (Pair b a) ∼= u8`。
由于任务表达式中存在函数,通常无法判定一个任务是否能模拟另一个任务或它们是否等价。这意味着测试方法需要以某种(最好是安全的)方式近似这种等价关系。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决定任务行为的任务树来判断任务之间的关系。
#### 任务树等价性的判定
任务的等价性要求在所有可能的可接受事件序列之后结果相等。即使对于一个简单的整数编辑任务,也有无限多个事件序列。因此,通过应用所有可能的事件序列来检查任务的等价性通常是不可能的。
为了近似任务的等价性,我们引入了两种算法:
1. **通过应用事件确定等价性**:
1. 首先确保 `ITasks` 被规范化,并提供一个整数参数 `N` 表示最大的归约步骤数。
2. 函数 `equivalent` 首先检查任务当前是否返回相同的值。
3. 如果两个任务都需要输入,检查以下条件:
- 任务是否具有相同的类型。
- 任务当前是否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同数量的按钮。
- 任务是否具有相同数量的必需按钮。
- 任务是否提供等价的编辑器。
4. 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递归地应用事件后检查等价性。
5. 如果有必需事件,一次性应用它们;否则,尝试所有按钮事件的组合,检查是否有组合使任务等价。
6. 如果任务中有启用的编辑任务,结果最多为 `Pass`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