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运行与资源管理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4 00:50:31 阅读量: 2 订阅数: 11 


操作系统概念:理论与实践
### 操作系统的运行与资源管理解析
#### 1. 操作系统的基本运行机制
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户输入速度往往成为交互的瓶颈,例如人每秒输入七个字符就算快了,但这对于计算机而言极其缓慢。为避免 CPU 在交互输入时闲置,操作系统会迅速将 CPU 切换到其他进程。
多任务系统中,操作系统需保证合理的响应时间,常见方法是采用虚拟内存技术。该技术允许执行未完全载入内存的进程,其主要优势在于使用户能运行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程序,还将主内存抽象为大型统一存储阵列,把用户视角的逻辑内存与物理内存分离,让程序员无需担忧内存存储限制。
同时,多道程序和多任务系统需提供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存于二级存储设备,因此需要进行存储管理。系统还必须保护资源免遭不当使用,为确保有序执行,需提供进程同步和通信机制,并防止进程陷入死锁。
#### 2. 双模式与多模式操作
为确保操作系统和用户正确执行程序,大多数计算机系统提供硬件支持,以区分不同的执行模式。至少需要两种操作模式: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也称为管理模式、系统模式或特权模式)。计算机硬件添加了一个模式位来指示当前模式,内核模式为 0,用户模式为 1。
当计算机系统为用户应用程序执行时,处于用户模式;当用户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调用请求操作系统服务时,系统需从用户模式转换到内核模式以满足请求。系统启动时,硬件处于内核模式,加载操作系统后以用户模式启动用户应用程序。每当发生陷阱或中断时,硬件从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在将控制权交给用户程序前,系统总是切换到用户模式。
双模式操作为操作系统提供了保护机制,将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指令指定为特权指令,硬件只允许在内核模式下执行特权指令。若在用户模式下尝试执行特权指令,硬件会将其视为非法并陷入操作系统。
模式概念可扩展到两种以上,例如 Intel 处理器有四个独立的保护环,环 0 是内核模式,环 3 是用户模式;ARMv8 系统有七种模式;支持虚拟化的 CPU 通常有单独的模式来指示虚拟机管理器控制着系统。
系统调用是用户程序请求操作系统执行特定任务的方式,通常被硬件视为软件中断。执行系统调用时,控制权通过中断向量传递到操作系统的服务例程,模式位设置为内核模式。内核检查中断指令以确定发生了何种系统调用,验证参数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执行请求并将控制权返回给系统调用后的指令。
硬件保护机制能检测违反模式的错误,通常由操作系统处理。若用户程序出现错误,如执行非法指令或访问不在用户地址空间的内存,硬件会陷入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将异常终止程序,并给出适当的错误消息,还可能转储程序内存。
#### 3. 定时器的作用
为确保操作系统对 CPU 的控制,防止用户程序陷入无限循环或不调用系统服务而不返回控制权,可使用定时器。定时器可设置在指定时间段后中断计算机,时间段可以是固定的(如 1/60 秒)或可变的(如 1 毫秒到 1 秒)。可变定时器通常由固定速率时钟和计数器实现,操作系统设置计数器,时钟每滴答一次,计数器减 1,当计数器达到 0 时,发生中断。
在将控制权交给用户前,操作系统会确保定时器设置为中断。若定时器中断,控制权自动转移到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能将中断视为致命错误,也可能给程序更多时间。显然,修改定时器内容的指令是特权指令。在 Linux 系统中,内核配置参数 HZ 指定定时器中断的频率,相关内核变量 jiffies 表示系统启动以来发生的定时器中断次数。
#### 4.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
操作系统是资源管理器,需管理系统的 CPU、内存空间、文件存储和 I/O 设备等资源。
- **进程管理**:程序只有在 CPU 执行其指令时才能发挥作用,运行中的程序就是进程。进程需要 CPU 时间、内存、文件和 I/O 设备等资源,这些资源通常在进程运行时分配。进程终止后,操作系统会回收可重用资源。
进程是系统中的工作单元,系统由操作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组成,这些进程可在单个 CPU 核心上多路复用并发执行,也可在多个 CPU 核心上并行执行。操作系统负责进程的创建和删除、调度、暂停和恢复,以及提供进程同步和通信机制。
- **内存管理**:主内存是现代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核心,是一个大型字节数组,每个字节都有自己的地址。CPU 在指令提取周期从主内存读取指令,在数据提取周期读写数据。为执行程序,需将其映射到绝对地址并加载到内存,程序执行时通过生成绝对地址访问内存中的指令和数据。
为提高 CPU 利用率和计算机响应速度,通用计算机需在内存中同时保留多个程序,因此需要进行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跟踪内存使用情况、分配和释放内存空间,以及决定哪些进程或数据进出内存。
以下是不同存储类型的特性表格:
| 级别 | 名称 | 典型大小 | 实现技术 | 访问时间 (ns) | 带宽 (MB/sec) | 管理方 | 后备存储 |
| ---- | ---- | ---- | ---- | ----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