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式D2D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7 01:28:58 阅读量: 2 订阅数: 13 


5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展望
# 协作式D2D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
## 1 引言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是一种无线电技术,它允许附近的设备(如手机和计算机)相互建立本地通信链路。这些本地通信链路可以在授权或非授权频谱上建立,使流量能够直接在设备之间流动,而无需通过基站(BS)的传统路径。
### 1.1 D2D通信的优势
- **改善用户体验**:D2D通信可以通过减少网络延迟、降低功耗、提高峰值数据速率以及促进多种基于近距离的服务,潜在地改善终端用户的体验。
- **促进频谱重用**:由于D2D是一种基于短距离的通信技术,充分分离的D2D链路可以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运行,从而促进整个网络的密集频谱重用。
- **应用场景广泛**:D2D通信在基于近距离的服务和公共安全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在基于近距离的服务中,设备可以检测彼此的接近程度,并触发各种服务,如移动社交网络、移动营销、近距离多人游戏、广告、本地信息交换和智能车对车通信等。在公共安全支持方面,当中央无线电基础设施受损时,D2D可以为用户设备(UE)提供本地连接。
### 1.2 D2D通信面临的挑战
D2D通信也给网络设计者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研究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包括智能设备的设计、信息安全、干扰管理和移动性管理。
### 1.3 协作式D2D作为5G的使能技术
D2D通信也被认为是5G网络架构的先进技术之一。D2D使能的5G网络可以支持多种服务,如蜂窝网络卸载、低延迟触觉应用、车对车通信、国家安全和服务广告等。D2D通信在共享蜂窝频谱中可以实现以下潜在收益:
| 收益类型 | 具体描述 |
| ---- | ---- |
| 频谱或网络容量增益 | 通过在传统和D2D使能的UE之间有效共享无线电资源 |
| 用户数据速率增益 | 当UE彼此靠近且它们之间有强传播链路时,可以实现高峰值速率 |
| 延迟增益 | UE之间直接通信绕过网络基础设施,减少了端到端延迟 |
此外,D2D连接使多层5G网络架构中的移动设备能够相互作为传输中继。这种协作式移动中继方法最近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可以在不部署新基站的情况下大大提高网络性能。与传统的固定中继站相比,D2D中继的功耗显著降低,有可能成为固定中继站的节能替代品。
## 2 OFDMA-based缓冲辅助D2D中继网络的资源分配与频率复用
### 2.1 系统模型
考虑这样一种场景:由于严重的障碍物或阴影,基站无法与目标UE进行通信。为了建立基站与这些被阻挡的UE之间的间接通信链路,一些与基站连接良好的其他UE可以作为中继。
假设所有能够直接与基站通信的移动UE都有兴趣作为中继,但我们会根据它们为系统带来的性能增益,机会性地选择一些UE进行中继。在D2D通信中,UE只能在短距离内通信,因此中继UE和处于覆盖空洞的UE(目标UE)必须在彼此的覆盖范围内。为了使问题更具一般性,我们假设目标UE可以从多个中继获得帮助。
系统中有N个正交子载波,每个子载波的带宽为W。有K个目标UE需要中继协助。我们分别用B、R和U表示基站、中继UE和目标UE。能够协助第k个UE的中继集合记为Rk。基站到中继mk 2 Rk在子载波i上的信道增益和传输功率分别记为gB;R k;mk;i;t和PB;R k;mk;i;t。中继mk 2 Rk到第k个UE在子载波j上的信道增益记为gR;U k;mk;j;t。候选集合Rk中任何中继在任何子载波上的传输功率是相同的固定值,记为PR。我们采用流行的放大转发(AF)协议进行中继。
### 2.2 无频率复用的D2D中继
首先考虑所有D2D对彼此非常接近且它们的覆盖区域重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D2D对之间复用子载波会给D2D链路带来显著的干扰,因此我们不尝试在D2D对之间进行子载波复用。
由于通过移动中继进行间接通信,基站到给定目标UE的下行传输需要两个时隙。在第一个时隙,基站将信息传输到中继UE;在第二个时隙,中继UE将信息转发给目标UE。我们假设每个中继UE的缓冲区大小为1。
在AF中继协议下,基站通过中继mk在子载波i上向第k个UE进行下行传输的可实现吞吐量Rk;mk;i为:
\[
R_{k,m_k,i} = \frac{1}{2}\log_2\left(1 + \frac{P_{B,R_{k,m_k,i}}P_Rg_{B,R_{k,m_k,i}}g_{R,U_{k,m_k,i}}}{P_{B,R_{k,m_k,i}}g_{B,R_{k,m_k,i}} + P_Rg_{R,U_{k,m_k,i}}}\cdot\frac{1}{N_0W}\right)
\]
其中,N0是假设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的噪声方差。在这种正交传输情况下,由于假设所有中继的缓冲区大小为1,所以省略了时间索引。
我们使用上述公式来制定以下资源分配问题,以最大化系统中的总吞吐量:
\[
\begin{align*}
\max_{P,S}&\sum_{k = 1}^{K}\sum_{m_k\in R_k}\sum_{i = 1}^{N}s_{k,m_k,i}R_{k,m_k,i}\\
\text{subject to}&:\\
C1:&\sum_{k = 1}^{K}\sum_{m_k\in R_k}\sum_{i = 1}^{N}s_{k,m_k,i}P_{B,R_{k,m_k,i}}\leq P_{max}\\
C2:&s_{k,m_k,i}\in\{0, 1\},\forall i,k,m_k\\
C3:&\sum_{k = 1}^{K}\sum_{m_k\in R_k}s_{k,m_k,i}\leq 1,\forall i\\
C4:&P_{B,R_{k,m_k,i}}\geq 0,\forall i,k,m_k
\end{align*}
\]
其中,P = {PB;R k;mk;i}和S = {sk;mk;i}分别表示功率分配和子载波分配策略。C1是功率预算约束,Pmax是基站的功率预算。C2表明子载波分配指标sk;mk;i是二进制整数变量。C3确保子载波在D2D对之间不被复用,以避免干扰。C4确保功率分配变量是非负的。
从优化的角度来看,上述问题是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由于其耦合的整数和连续变量,在原始形式下很难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为了获得实时解决方案,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数学修改和简化,具体流程如下:
```mermaid
graph LR
A[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 B[松弛整数变量并引入辅助变量]
B --> C[凸优化问题]
C --> D[初始化拉格朗日乘数]
D --> E[求解子问题以找到给定乘数下的最优资源分配]
E --> F{乘数收敛?}
F -- 否 --> G[求解主问题以更新乘数]
G --> E
F -- 是 --> H[最优资源分配]
```
首先,我们将整数二进制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