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软件系统开发与架构模式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4 02:09:21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 软件系统开发与架构模式解析 #### 1. 分布式系统模式 当软件被构建为一系列完全独立的服务时,所形成的系统在设计上具有快速、有弹性和高度可扩展的特点。随着系统复杂度的增长,超出了关键架构师的理解能力,但仍需要进一步扩展。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系统规模超出单个架构师或工程师的理解范围,添加功能就会变得困难且耗时。旧软件系统不断发展,团队成员增多,系统技术深度不断积累,每次变更都会带来脆弱性和不可预测的副作用,这使得开发人员害怕添加新功能,导致开发停滞。具体原因如下: - 人类理解复杂系统的心智能力是有限的。 - 单体系统需要有人全面理解组件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对系统进行任何更改或批准更改。 - 几乎所有软件系统最初都是小型单体应用。 因此,应将软件系统构建为运行在不同计算机上并通过 API 进行通信的多个独立组件(微服务)。每个组件的开发、交付和调度完全独立,任何组件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组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系统拆分为小的部分(微服务组件)。 2. 定义 API。 3. 使用更多但简单、价格低廉且易于快速配置的计算机,公共云是最有效的选择。 这样做的结果是,通过许多解耦的组件增加了复杂度,但使系统更具弹性和可扩展性。每个组件可以变得更加复杂,直到被拆分为更小的独立部分,从而使系统在规模和复杂度上能够无限增长。不过,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 这种复杂度水平下,确实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系统,这使得维护变得困难。 - 高度自动化和良好的可观测性有助于预防问题。 常见的陷阱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云原生是一种真正的范式转变,试图将这种转变简单地视为敏捷工具集的新安装。他们试图用以往的工作方式来实现云原生,因此新系统(如果能够运行的话)由于康威定律开始类似于现有的单体应用。相关的偏差是控制错觉,在非常复杂的系统(如分布式系统)中,尤其是在云迁移的不确定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对外部事件的影响力。 相关模式包括:架构绘图、参考架构、微服务架构、自动化基础设施、无服务器、扼杀单体应用。 #### 2. 自动化测试模式 将测试责任从人工(手动)转移到自动化测试框架,这样可以使发布产品的质量保持一致并不断提高,让开发人员能够更快地交付产品,同时有更多时间改进功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当前环境下,人类在部署到生产环境的流程中速度太慢且不一致,成为了阻碍因素。任何人工交接或人工执行的任务都会显著减少团队能够交付的变更数量,并增加交付所需的时间。具体原因如下: - 人类永远无法像计算机那样快速。 - 糟糕的测试质量会破坏对交付过程的信任,测试也会变成浪费时间的事情。 - 如果每次交付都有风险,人们往往会延迟和合并变更。 - 当测试速度慢时,人们往往会避免像应该的那样频繁运行测试。 因此,要自动化将任何产品变更推向生产环境所需的所有测试。大多数功能应该使用快速的本地单元测试进行测试,集成测试可以确保组件之间协同工作良好,只有一小部分测试覆盖需要在系统 UI 层面进行。所有长时间运行和手动的测试应该逐步重构并自动化,并且不应该阻碍变更向生产环境的持续流动。具体操作如下: 1. 使用测试金字塔。 2. 长时间的测试不应阻碍发布。 3. 手动和长时间运行的流程只在后台进行。 4. 持续添加和更改测试。 5. 考虑测试驱动开发。 6. 添加高级的产品内测试,如 A/B 测试、金丝雀测试、蓝绿测试等。 这样做的结果是,团队可以相信交付过程会捕捉到大多数问题,并且变更会快速流向生产环境。具体优势和劣势如下: - 团队准备好交付变更并承担风险。 - 开发人员编写测试,这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代码。 - 如果有负责手动测试的团队,他们可能需要重新培训以承担新的职责。 常见的陷阱是,除了实际发布之外,将所有事情都自动化。任何手动步骤都会显著减慢流程,但一些行业(如金融/银行业)法律要求有负责的管理员手动批准变更上线。在这种手动批准受法律监管的情况下,批准前后的所有事情仍应完全自动化。 相关模式包括:CI/CD 中无长时间测试、衡量重要指标、可观测性、A/B 测试、自助服务、构建 - 运行团队。 #### 3. 持续集成模式 频繁集成小的迭代变更可以加快整体交付速度并提高代码质量。 在当前环境下,当一组开发人员在一组功能上工作,且只有在所有功能完成后才进行集成时,集成过程往往非常复杂。代码库变更很大,同时其他开发人员已经集成了单独的大变更,这会进一步使集成复杂化。为了提高生产力,开发人员经常延迟中间集成,导致在发布前进行一次“大爆炸”式的集成。一个原本可以在中间集成中轻松发现的小错误或冲突,现在可能会导致整个发布延迟。具体原因如下: - 随着时间推移,你对所做变更的记忆会模糊,因此延迟集成会增加难度。 - 变更较小时,冲突的可能性较小。 - 频繁执行相同的任务会产生自动化的动力。 - 如果没有报告,很容易对系统失去信任。 因此,所有开发人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他们的变更。所有变更的集成在每个微服务的主代码库上进行。代码差异很小,不到一天的工作量,这使得集成更简单。主代码库会不断重建和测试,以确保每个开发人员都有可用且最新的代码进行工作,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与任何其他新集成代码的意外冲突。具体操作如下: 1. 引入测试自动化和单元测试。 2. 立即构建每个变更并进行测试。 3. 立即修复任何构建失败的问题。 4. 提交到代码库的同一主线。 5. 必须有良好的报告。 6. 使用功能开关。 这样做的结果是,集成变得轻而易举,产品始终处于可发布状态。具体优势和劣势如下: - 代码始终质量良好、经过测试且功能正常。 - 协作更轻松。 - 小错误和冲突在造成重大问题之前就能被发现。 - 存在一些开销。 常见的陷阱是,许多团队认为运行 Jenkins 或其他持续集成构建工具,然后在每次变更时进行完整的产品构建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持续交付(CD)。实际上,这只是正确的 CD 设置的一个要素。主要目标是让所有变更快速集成,并且尽可能接近变更引入的实际时间。这需要所有团队成员将代码提交到同一分支、一个良好且可靠的测试套件、对 CD 构建中出现的任何失败做出快速且坚定的响应等。完整的 CD 可以显著提高代码质量和团队敏捷性,而部分实施通常只会提供微不足道的实际价值,同时营造出成功的假象。 相关模式包括:持续交付、持续部署、在行动附近做决策、构建 - 运行团队。 #### 4. 可重现开发环境模式 开发人员需要在一个易于启动且尽可能与生产工具匹配的环境中测试他们的日常工作。 在当前环境下,共享环境和数据库难以保持良好状态,会产生依赖关系,导致延迟。当开发人员无法创建自己的测试环境时,他
corwn 最低0.47元/天 解锁专栏
赠100次下载
继续阅读 点击查看下一篇
profit 400次 会员资源下载次数
profit 300万+ 优质博客文章
profit 1000万+ 优质下载资源
profit 1000万+ 优质文库回答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SW_孙维

开发技术专家
知名科技公司工程师,开发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曾负责设计和开发多个复杂的软件系统,涉及到大规模数据处理、分布式系统和高性能计算等方面。
最低0.47元/天 解锁专栏
赠100次下载
百万级 高质量VIP文章无限畅学
千万级 优质资源任意下载
千万级 优质文库回答免费看
立即解锁

专栏目录

最新推荐

【DB文件查看器进阶手册】:掌握这些高级功能,提升查看效率

![DB文件怎么打开—DB文件查看器](https://media.geeksforgeeks.org/wp-content/uploads/Capture-55.jpg) #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DB文件查看器的基础概念、核心功能以及高级操作和应用技巧。首先,阐述了DB文件查看器的基本架构和文件结构,进而深入解析了其数据检索、展示及导出的核心技术。文章还探讨了编辑、更新记录和索引管理等高级操作,以及自动化任务、数据迁移和安全性方面的应用技巧。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本文展示了DB文件查看器在大型数据库管理和复杂查询中的应用效果,并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诊断与解决策略。最后,展望了DB文件查看器在云计算

【STID135开发板项目实践】:构建与管理的最佳策略

![dm00136028.zip_STID135_STID135开发板_dm00136028_zip](https://res.cloudinary.com/rsc/image/upload/b_rgb:FFFFFF,c_pad,dpr_2.625,f_auto,h_214,q_auto,w_380/c_pad,h_214,w_380/R9173762-01?pgw=1) #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STID135开发板的概述、特性、开发环境搭建、编程实践及项目构建案例。首先,本文对STID135开发板的硬件组件和特性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如何搭建与配置开发环境。接着,文章深入解析了基于STID1

【STM32CubeIDE代码补全完全教程】:成为STM32开发专家的终极学习路径

![【STM32CubeIDE代码补全完全教程】:成为STM32开发专家的终极学习路径](https://reversepcb.com/wp-content/uploads/2023/05/STM32CubeMX-Configuration-Perspective.png.webp) # 摘要 随着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普及,STM32CubeIDE作为一种集成开发环境,其代码补全功能在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首先介绍了STM32CubeIDE的基本概念及安装流程,随后深入探讨了代码补全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性能优化。特别地,本文分析了代码补全如何与STM32开发实践相结合,

老冀文章编辑工具v1.8高级技巧分享:挖掘工具深层次潜力的10大方法

![老冀文章编辑工具v1.8高级技巧分享:挖掘工具深层次潜力的10大方法](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5366d0160924ab18ea978d313cfae6cd7b890b36) # 摘要 老冀文章编辑工具v1.8提供了全面的编辑和格式化功能,旨在提升用户的内容创作与管理效率。本文首先对编辑工具的核心功能进行概览,并详细解析了其高级特性,包括用户界面定制化、内容管理、格式化工具以及扩展插件系统。接着,文章分享了实战技巧,探讨如何通过快速导航、批量编辑以及自定义脚本与自动化来进一步提高编辑效率。针对高级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本文还讨论了插件冲突的排除

固件更新风险评估与减轻策略:系统停机的最小化

![固件更新风险评估与减轻策略:系统停机的最小化](https://montemagno.com/content/images/2021/09/Screen-Shot-2021-09-06-at-7.59.46-AM.png) # 摘要 固件更新作为维护设备安全性与性能的重要手段,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伴随着风险和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固件更新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控制点识别、系统停机成本及影响,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成功与失败的固件更新经验。针对固件更新风险,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减轻策略,包括风险预防措施、自动化更新流程、持续集成策略以及用户教育和技术支持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展望了固

【GIS地图制图精要】:打造专业级别的内蒙古水系分布图

![【GIS地图制图精要】:打造专业级别的内蒙古水系分布图](https://www.nicoladeinnocentis.it/sito/wp-content/uploads/2017/10/georeference.png) # 摘要 本文全面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涵盖了从数据获取到制图实践操作的整个流程。文章首先介绍了GIS的基础知识以及地图制图的基本概念。随后,针对内蒙古水系数据的获取、预处理、清洗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比较了当前流行的GIS软件及其制图功能。在分析和制图方面,文章深入探讨了水文地理学的应用、专题制图技术和动态变化分析方法。实践操作章节

Brocade MIBs网络带宽管理:基于MIBs的监控与控制策略详解

![Brocade MIBs网络带宽管理:基于MIBs的监控与控制策略详解](https://substackcdn.com/image/fetch/w_1200,h_600,c_fill,f_jpg,q_auto:good,fl_progressive:steep,g_auto/https%3A%2F%2Fsiteproxy.ruqli.workers.dev%3A443%2Fhttps%2Fsubstack-post-media.s3.amazonaws.com%2Fpublic%2Fimages%2F400e92f8-7e84-4ba6-9443-74368c1eaeb6_3735x3573.jpeg) # 摘要 本文综述了Brocade MIBs在网络带宽管理中的应用,

持续集成与部署(CI_CD)实施:S12(X)项目管理秘诀

![持续集成与部署(CI_CD)实施:S12(X)项目管理秘诀](https://www.edureka.co/blog/content/ver.1531719070/uploads/2018/07/CI-CD-Pipeline-Hands-on-CI-CD-Pipeline-edureka-5.png) # 摘要 随着软件开发速度的加快,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已成为企业确保快速交付高质量软件的关键实践。本文深入探讨了CI/CD的核心概念、工具选择与技术实践,并结合S12(X)项目的案例分析了CI/CD的实施细节。文中详细阐述了CI/CD工具的分类与特点,流水线设计原则以及环境配置

BCM5396日志分析与故障诊断:掌握日志管理,快速定位问题

# 摘要 本文围绕BCM5396日志分析与故障诊断的核心议题展开,首先概述了日志分析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随后深入探讨了日志数据的类型、结构、收集、存储、安全性和合规性管理。紧接着,文中介绍了多种日志分析工具及其实践应用,包括模式匹配、日志聚合、排序和可视化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日志分析在故障诊断和性能优化中的重要性。文章进一步详细阐述了故障诊断的流程、工具和策略,并对故障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最后,本文探讨了日志管理的最佳实践以及故障预防和持续改进方法,旨在为网络管理和故障排除提供指导和参考。 # 关键字 BCM5396;日志分析;故障诊断;数据管理;安全合

【飞行模拟器的自动化测试】:实现F-16模拟配平的自动化校准,效率倍增!

![【飞行模拟器的自动化测试】:实现F-16模拟配平的自动化校准,效率倍增!](https://d3i71xaburhd42.cloudfront.net/d30c440a618b1e4e9e24152ae112553108a7a48d/24-Figure4.1-1.png) # 摘要 本文对飞行模拟器自动化测试进行了全面概述,探讨了自动化测试的理论基础、F-16模拟配平自动化校准的实现、自动化校准测试的深度应用与优化,以及未来展望。自动化测试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准确性,还降低了人力成本。针对F-16模拟配平,文章详细介绍了自动化校准脚本的设计、开发、测试与部署,并分析了校准测试数据,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