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系统:BSSACH与混合蚁群遗传算法的创新应用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2 01:55:48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自组织网络与无线技术会议论文集2017
### 无线系统:BSSACH 与混合蚁群遗传算法的创新应用
#### 1.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工业监控等物联网(IoT)领域。在工业监控和控制应用中,WSNs 的能源效率、传输及时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为传感器节点电池充电困难,且需要对目标地点进行准确监控和及时控制。
然而,WSNs 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信号衰落、多径传播、不同应用的 WSN 间干扰、与其他通信技术(如 WiFi、蓝牙和微波炉)的信道重叠干扰,以及恶意节点的主动干扰攻击。为应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 MAC 协议,包括单通道和多通道协议,但现有协议在应对外部干扰和拓扑动态变化方面存在不足。
#### 2. 大时隙调度算法(BSSA)概述
BSSA 结合了 TDMA 和 CSMA/CA 进行时隙调度和信道竞争。每个树级别分配一个大的可共享时隙,其大小随树级别降低呈指数增长。同一级别的所有节点使用 CSMA/CA 竞争信道以传输数据。相邻级别的节点需同时唤醒,高级别节点处于发送状态,低级别节点处于接收状态。
BSSA 使用以下等待时间函数生成时隙调度:
\[WTime(l) = W1 \times a^{l - 1}\]
其中,\(a\) 的范围是 \((0, 1]\),\(W1 = SF\) 是级别 1(\(l = 1\))的汇聚节点的最大等待时间,即所有数据包必须在该时间内传输到汇聚节点的时间约束。
在可共享时隙内,级别为 \(l\) 的节点 \(x\) 根据其树级别进行分布式时隙调度,获得三个调度点:
- 接收开始时间:\(RxTime(l_x) = sTime + WTime(l_x + 1)\)
- 发送开始时间:\(TxTime(l_x) = sTime + WTime(l_x)\)
- 睡眠开始时间:\(SleepTime(l_x) = sTime + WTime(l_x - 1)\)
其中,\(sTime\) 是所有节点的同步时间点。当 \(TxTime\) 开始时,同一级别的所有节点使用 CSMA/CA 竞争信道发送数据,并在完成数据传输或 \(SleepTime\) 开始时进入睡眠模式。
#### 3. 带信道跳频的大时隙调度算法(BSSACH)
##### 3.1 时间同步
由于 BSSA 是使用模拟器实现和评估的,不需要时间同步。但在实际实现中,BSSACH 需要一个协议来进行全网时间同步。所有节点在网络启动时仅使用一次泛洪时间同步协议(FTSP)进行全网时间同步。汇聚节点向网络泛洪同步消息(SYNC),节点接收到邻居的 SYNC 后,使用线性回归技术补偿时钟偏移和时钟偏差。
为降低维护全局时间同步的带宽成本,BSSACH 在数据传输期间利用 MAC 控制消息(如 RTR、CTS 或 ACK)包含时间同步信息,每个节点在与父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时本地更新其全局时间同步。
##### 3.2 信道跳频
为减轻外部干扰,BSSACH 采用信道跳频机制。每个节点使用汇聚节点提供的相同种子生成信道序列表,然后根据其节点 ID 从表中选择自己的信道序列。每个超帧,节点从所选信道序列中跳频。如果节点发现某个信道不好,将信道号报告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将其传播给所有节点,以便从信道序列表的每个跳频序列中删除该坏信道。
使用线性同余生成器(LCG)生成伪随机信道号:
\[X_{n + 1} = (aX_n + c) \mod N, n \geq 0\]
其中,\(N\) 是可用信道总数,\(X_0\) 是种子(\(0 \leq X_0 < N\)),\(a\) 是乘数(\(0 \leq a < N\)),\(c\) 是增量(\(0 \leq c < N\))。
##### 3.3 数
0
0
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