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SM-IoT物理层信道与覆盖扩展技术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0:46:41 阅读量: 8 订阅数: 22 AIGC 

# EC-GSM-IoT物理层信道与覆盖扩展技术解析
## 1. 下行逻辑信道
### 1.1 EC-PDTCH/D
EC-PDTCH(扩展覆盖分组数据业务信道)是EC-GSM-IoT的逻辑信道之一,与EGPRS中对应的逻辑信道几乎相同,用于在网络和设备之间传输有效载荷。其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详情|
| ---- | ---- |
|TS|任意|
|TDMA帧|见图3.15|
|映射重复周期|52|
|盲物理层传输|1 (CC1), 4 (CC2), 8 (CC3), 16 (CC4)|
|多帧|52|
|突发类型|正常|
|块大小|4个突发|
|载波|任意|
EC-PDTCH块由四个不同的突发组成,映射到同一TS上的四个连续TDMA帧。该块被称为无线块,在20ms的基本传输时间间隔内传输,并且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物理信道(PDCH)上。
在监测下行EC-PDTCH时,设备需要盲目检测块中使用的调制方案,通过检测预定义训练序列的旋转角度来实现。同步、信道估计和调制检测后,设备对突发符号进行均衡,得到“软比特”,其幅度越高,接收器对特定比特值传输的确定性越高。之后,设备读取窃取标志以确定块中使用的RLC/MAC报头类型,解码报头后,就能知道块中使用的MCS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中使用的冗余版本或PS。
不同的CC(覆盖等级)映射方式不同,CC1的PDTCH块映射到一个PDCH上,而CC2、CC3和CC4的块盲重复分别映射到四个连续TS和4、8或16个TDMA帧上。将CC1的映射从一个增加到四个PDCH是出于多方面考虑,使用更多TS可提高接收器的处理增益,但会带来PA散热和资源管理问题。综合考虑网络部署灵活性、无线链路性能和设备实现,为所有更高的CC选择了四个连续TS。
### 1.2 EC-PACCH/D
EC-PACCH(扩展覆盖分组关联控制信道)是EC-PDTCH的关联控制信道,携带与EC-PDTCH操作相关的控制信息,如输出功率电平、资源(重新)分配和Ack/Nack位图。
EC-PACCH/D信息编码在单个正常突发中,携带80个信息比特,该突发总是重复四次以构成一个块。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确保处于良好无线条件下的用户实现节能操作,设备可监测下行信道的单个突发,尝试解码块,若成功则返回睡眠状态;二是允许设备将其频率校正到基站参考,通过对多个突发进行相关和累积来估计频率偏移,由于在每个上行链路分配的EC-PDTCH块集之后至少传输一个EC-PACCH块,设备可以持续更新频率参考。每个EC-PACCH块需要包含USF,因为非EC-GSM-IoT设备会监测下行链路以进行潜在的上行链路调度。
## 2. 上行逻辑信道
### 2.1 EC-CCCH/U (EC-RACH)
在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之前,需要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起接入。系统接入请求的发起可以由设备(移动发起业务)或网络(移动终止业务)触发。在使用随机接入信道之前,设备需要在时间和频率上与网络同步,并且未被禁止接入。
设备发送包含11位的接入突发(AB)来发起通信,其中包含下行CC的指示,同时通过选择的TSC隐式向网络指示上行CC。设备可以使用每个TDMA帧中的一个或两个TS来传输分组信道请求,即1或2 TS映射的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EC-RACH)。2 TS映射比1 TS映射能扩展更远的覆盖范围,因为设备需要在TDMA帧的两个TS上保持传输的相干性,从而提高基站的处理增益,但这需要与非EC-GSM-IoT设备在TS 0上的接入进行复用。运营商会根据网络中非EC-GSM-IoT设备的负载和扩展覆盖的需求,决定是否允许EC-GSM-IoT设备使用2 TS映射。
AB的设计比常规突发短,提供了68符号长的保护期,允许大约35 km的小区半径。由于下行同步会受到传播延迟的影响,上行传输需要在时间上进行偏移,基站会估计传播延迟,并在接入授权信道上发送的消息中通知设备使用的时间提前量(TA)。
### 2.2 EC-PDTCH/U
EC-PDTCH/U与下行流量信道几乎相同,与EGPRS中对应的信道也相似。不过,它在整体块结构中不包含USF,并且RLC/MAC报头格式与下行EC-PDTCH块不同。其映射方式与EC-PDTCH/D相同。
### 2.3 EC-PACCH/U
从物理层角度看,上行EC-PACCH的设计与下行信道非常相似。EC-PACCH/U块由单个突发至少重复四次构成,使用与下行相同数量的盲块重复。不同之处在于上行不传输USF,因为其唯一目的是网络进行上行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