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与数据库架构的前沿探索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2 02:10:28 阅读量: 2 订阅数: 6 


网络社会的新方法与实践:信息系统开发进展
### 身份识别与数据库架构的前沿探索
#### 1. 指纹识别身份管理系统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多数公司和公共组织采用基于密码或令牌(如磁卡或智能卡)的身份管理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存在明显局限性,因为密码和令牌容易被盗用或转让,无法确保使用者的真实身份。生物识别技术,尤其是指纹识别,因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指纹识别技术在军事、国家安全和警察机构等领域早已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指纹识别系统的成本大幅降低,体积也越来越小,使得其在民用和商业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 1.1 生物识别的两种方式
生物识别主要有验证和识别两种方式。验证是确认或否认个人声称的身份,回答“我是否是我所声称的那个人?”;而识别则是确定个人的身份,回答“我是谁?”。生物识别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模式识别系统,通过将用户的生理或行为特征与预先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来实现身份确认。
识别系统又分为正向识别和负向识别。正向识别系统旨在在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库中找到与用户匹配的信息,常用于监狱释放计划等场景;负向识别系统则是确保个人不在数据库中,以防止重复注册,常见于大规模公共福利项目。
##### 1.2 指纹识别的原理与优势
指纹识别是最古老且成功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且不可改变的,由表面的脊和沟组成,其图案和细节点决定了指纹的唯一性。指纹识别技术通过采集指纹图案,但并不存储完整的指纹图像,而是提取特定数据存储在较小的模板或细节点数据中,通常只需250 - 1000字节。
指纹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和PC访问、物理安全/考勤管理以及公民身份识别等领域。根据自动化指纹识别系统(AFIS)的计算能力,在大型指纹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只需几分钟。
##### 1.3 指纹识别员工管理系统
传统的基于密码或卡片的身份管理系统在员工考勤和工作时间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员工可能作弊、卡片可被借用或复制等。而指纹识别系统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开发并安装了一套基于指纹识别的员工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 **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指纹元数据、员工姓名、ID及相关信息。服务器运行“Gentoo” Linux操作系统,使用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系统。
- **管理处**:用于控制系统和生成报告,可远程访问。其主要功能包括录入和编辑员工数据、创建工作时间表、报告员工迟到情况以及工作时间统计等。
- **注册处**:包含指纹扫描硬件,扫描的指纹图像由指纹硬件驱动和图形算法处理,提取细节点数据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员工每次进出建筑物时进行指纹识别,系统记录考勤并与预设时间表进行比较。
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偶尔会因指纹潮湿、灰尘或手指过小等问题导致识别失败,但通过调整指纹读取器的质量和安全参数,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 特征 | 密码 | 卡片 | 人工控制 | 指纹读取器 |
| --- | --- | --- | --- | --- |
| 作弊可能性 | + | + | + | - |
| 耗时 | + | - | - | - |
| 薪资成本 | - | - | + | - |
| 额外要求 | + | + | - | - |
| 伪造 | - | + | - | - |
| 复制 | + | + | - | - |
#### 2. 数据库架构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据世界的变化,数据库面临着新的需求和挑战。互联网和特定科学领域产生的大量复杂数据集,对数据库的支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行业对环境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