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摆系统平衡控制与机器人横向跟随方法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2:14:22 阅读量: 11 订阅数: 24 AIGC 

### 倒立摆系统平衡控制与机器人横向跟随方法
#### 倒立摆系统平衡控制
在倒立摆系统的研究中,我们主要探讨了几种不同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对倒立摆的有效平衡控制。
1. **动力学方程推导**
- 实验中的倒立摆仅绕X轴有一个旋转自由度。我们对沿X轴的角动量变化率进行改写:$\frac{dL}{dt} = ω × L_{gyro} + I\ddot{θ}$。
- 用$\tau = mgl\sinθ + M'$(其中$M'$为除重力矩外的其他力矩,如干扰力矩)替换外部扭矩“$\tau$”。
- 根据欧拉动力学方程,经过化简得到倒立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I\ddot{θ} = -ω × L_{gyro} + mgl\sinθ + M'$。这个方程描述了倒立摆系统的动态行为,可用于构建控制倒立摆的控制器。
2. **PID控制**
- **原理**: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统称为PID(比例 - 积分 - 微分)控制。由于其强大的鲁棒性能和方便的调整技术,该算法是自主控制理论领域的关键应用技术。
- **应用于倒立摆**:当使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稳定器控制倒立摆的直立时,由于比例系数很大且系统静态误差小,不需要积分系数,因此积分系数为0。
- **仿真操作**:
- 在Adams动态仿真软件中创建倒立摆系统模型,该模型由SGCMG、陀螺仪支架和倒立摆平台组成。陀螺仪转子通过轴承与旋转轴相连,SGCMG和陀螺仪支架也是如此,其他部件固定连接。
- 以SGCMG的进动角作为系统的输入接口,倒立摆相对于参考平面的倾斜角和角速度作为系统的输出接口,实现Matlab和Adams的联合仿真。
- 在Adams的直立倒立摆系统中,在0.1s时施加一个向左的5N水平力作为干扰。实验测试得到比例系数为80,微分系数为10,此时超调大大减小,干扰后的振荡幅度约为无控制时的40%。
- **局限性**:由于倒立摆系统的非线性性质,PID控制器并不适用于该系统。
3. **模糊控制**
- **原理**:模糊控制通过对输入和输出进行模糊化、设计模糊推理规则和去模糊化,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 **设计步骤**:
- **模糊化**:输入变量为倒立摆相对于参考平面的倾斜角和角速度,输出变量为SGCMG的俯仰角速度。使用隶属函数将输入值转换为相应的模糊集,并计算每个模糊集的隶属度。
- **确定模糊域**:倒立摆倾斜角E的域设置为$[-1.05, 1.05]$ rad,振荡速度EC的域设置为$[-2.618, 2.618]$ rad/s,模糊语言选择为$\{NB, NM, NS, ZO, PS, PM, PB\}$,输出域设置为$[-50, 50]$。
- **模糊规则**:通过计算模糊集的隶属度和模糊规则的条件部分,得到每个规则的激活度或权重。
- **去模糊化**:采用质心方法将模糊输出转换为真实输出值。
- **效果**:将模糊文件导入MATLAB工作区进行仿真,可以比较有无模糊控制时倒立摆倾斜角的变化。模糊控制设计方法通过构建适当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可以产生合适且稳定的控制策略。
4. **模糊PD控制**
- **原理**:传统PID控制器虽然简单且应用广泛,但难以处理非线性复杂系统。引入模糊控制的概念和方法可以解决非线性和模糊问题,提高控制性能和系统耐久性。
- **设计步骤**:
- **确定输入输出参数**:选择倒立摆系统相对于参考平面的倾斜角“$\theta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