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问题:多项式时间算法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2 00:25:54 阅读量: 1 订阅数: 10 


算法设计手册:实战与理论的完美结合
### 图问题:多项式时间算法
#### 1. 引言
算法图问题约占所有问题的三分之一,许多其他领域的问题也可以用图来表述,如带宽最小化和有限状态自动机优化。识别图论不变量或问题的名称是优秀算法学家的基本技能。本文将介绍一些存在高效算法的图问题,这些算法的运行时间随图的规模呈多项式增长,通常用 \(n\) 表示图的顶点数,\(m\) 表示边数。
图通常可以通过绘图来理解,一些有趣的图性质与特定类型的绘图有关,如平面图。此外,还会讨论图、树和平面图的绘制算法。虽然大多数高级图算法编程难度较大,但如果知道从哪里寻找,还是可以找到不错的实现,如 LEDA 和 Boost Graph Library。
以下是一些关于图算法的书籍推荐:
- Sedgewick:对该领域进行了全面且易懂的介绍。
- Ahuja, Magnanti, and Orlin:虽名为网络流书籍,但涵盖了广泛的图算法,强调运筹学应用,强烈推荐。
- Gibbons:包含图算法的诸多内容,如平面性测试、匹配、欧拉/哈密尔顿循环等。
- Even:一本较老但仍受尊重的高级图算法教材,对平面性测试算法有深入讲解。
#### 2. 连通分量
- **输入描述**:有向或无向图 \(G\)。
- **问题描述**:识别图 \(G\) 的不同部分或分量,若图中顶点 \(x\) 到 \(y\) 不存在路径,则 \(x\) 和 \(y\) 属于不同分量。
连通分量代表图的各个部分,两个顶点在同一分量中当且仅当它们之间存在路径。寻找连通分量是许多图应用的核心,例如在识别一组物品的自然簇时,可将每个物品用顶点表示,相似物品对之间添加边,图的连通分量就对应不同类别的物品。
测试图的连通性是每个图算法的重要预处理步骤,在不连通图的单个分量上运行算法可能会导致难以检测的细微错误。对于无向图,可使用深度优先搜索(DFS)或广度优先搜索(BFS)来测试连通性,两种方法均可将每个顶点的分量编号初始化为 0,从顶点 \(v_1\) 开始搜索分量 1,发现每个顶点时将其分量编号设置为当前分量编号。初始遍历结束后,增加分量编号,从分量编号仍为 0 的第一个顶点开始新的搜索。使用邻接表正确实现时,时间复杂度为 \(O(n + m)\)。
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出现其他连通性概念:
- **有向图的连通性**:有向图有弱连通和强连通两种不同的连通分量概念。忽略边的方向后连通的有向图为弱连通图;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有向路径的有向图为强连通图。测试有向图的弱连通性可将所有边变为无向边,然后使用基于 DFS 的连通分量算法;测试强连通性则较为复杂,最简单的线性时间算法是从某个顶点 \(v\) 开始搜索,证明整个图可从 \(v\) 到达,然后反转图 \(G\) 的所有边得到 \(G'\),从 \(v\) 遍历 \(G'\) 以确定 \(G\) 的所有顶点是否都能到达 \(v\)。也可使用更复杂的基于 DFS 的算法在线性时间内提取所有强连通分量,具体步骤如下:
1. 从图 \(G\) 中的任意顶点开始进行 DFS,并按完成顺序(而非发现顺序)标记每个顶点。
2. 反转图 \(G\) 中每条边的方向,得到 \(G'\)。
3. 从 \(G\) 中编号最高的顶点开始对 \(G'\) 进行 DFS,如果此次搜索未完全遍历 \(G'\),则从编号最高的未访问顶点继续。
4. 步骤 3 中创建的每个 DFS 树都是一个强连通分量。
- **图/网络的薄弱点**:图的连通性衡量其强度,即需要移除多少条边或顶点才能使其断开。双连通分量是通过切断单个顶点的关联边得到的图的部分,可使用 DFS 在线性时间内找到所有双连通分量。
- **图是否为树及寻找环**:对于无向图,树是无环的连通图,可使用深度优先搜索测试其连通性,若图连通且 \(n\) 个顶点有 \(n - 1\) 条边,则为树。深度优先搜索可用于在有向和无向图中寻找环,在 DFS 中遇到回边(指向 DFS 树中祖先顶点的边)时,回边和树一起定义了一个有向环。无环的有向图称为有向无环图(DAG),拓扑排序是 DAG 上的基本操作。
以下是一些实现连通分量算法的库:
| 语言 | 库名称 | 支持的算法 |
| ---- | ---- | ---- |
| C++ | Boost Graph Library | 连通分量、强连通分量 |
| C++ | LEDA | 连通分量、强连通分量、双连通和三连通分量、BFS、DFS |
| Java | JUNG | 双连通分量算法 |
| Java | JGraphT | 强连通分量 |
#### 3. 拓扑排序
- **输入描述**:有向无环图 \(G = (V, E)\),也称为偏序集。
- **问题描述**:找到顶点 \(V\) 的线性排序,使得对于每条边 \((i, j) \in E\),顶点 \(i\) 在顶点 \(j\) 的左侧。
拓扑排序是大多数有向无环图算法中的子问题,它以简单一致的方式对 DAG 的顶点和边进行排序,类似于深度优先搜索在一般图中的作用。拓扑排序可用于在优先级约束下安排任务,将任务用顶点表示,任务之间的优先级约束用边表示,任何拓扑排序(线性扩展)都定义了一个任务执行顺序,使得每个任务在其所有约束条件都满足后才执行。
拓扑排序有以下重要事实:
- 只有 DAG 可以进行拓扑排序,因为有向环会导致任务线性顺序的内在矛盾。
- 每个 DAG 都可以进行拓扑排序,因此对于任何合理的任务优先级约束,至少存在一种调度方案。
- DAG 通常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拓扑排序方式,尤其是在约束较少的情况下,例如 \(n\) 个无约束任务的 \(n!\) 种排列都是有效的拓扑排序。
概念上最简单的线性时间拓扑排序算法是对 DAG 进行深度优先搜索,识别所有入度为 0 的源顶点,源顶点可以放在任何调度的开头而不违反任何约束。删除这些源顶点的所有出边会产生新的源顶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