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开发成果无法满足产品负责人的期望?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0 00:44:59 阅读量: 1 订阅数: 4 


敏捷软件开发: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解析
### 为何开发成果无法满足产品负责人的期望?
#### 1. 过度范围界定问题
过度范围界定是指设定的迭代范围超出了可用资源的允许范围。在大规模软件工程中,其成因主要包括:
- 来自多个渠道的持续需求流入。
- 对可用资源缺乏全面了解。
- 开发团队在早期规划阶段参与度低。
- 对整体目标和范围的愿景不清晰。
- 管理层规定的截止日期。
过度范围界定会导致无法满足客户期望。
####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运用根因分析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 **案例公司**:一家大型分布式软件开发公司,约有800名员工,采用Scrum方法约一年。公司有30名成员,包括软件开发人员、Scrum Master和产品负责人(PO)。开发人员分为两个团队,每个团队开发软件产品的独立子系统,遵循两周的开发冲刺,进行每日站会、冲刺演示和回顾会议。四个PO负责向开发团队传达客户需求,因法规本地化需要,每个欧洲国家有一名本地PO,还有一名负责质量保证。
- **数据收集**:通过聚焦回顾会议收集数据,采用ARCA根因分析方法和工具。案例研究从一个PO和一个Scrum Master参加的60分钟焦点小组会议开始,确定软件开发活动中的主要问题为PO的期望与开发工作成果不匹配。正式数据收集通过三次面对面回顾会议进行,每次60分钟。每次回顾会议围绕“为什么产品负责人的期望与实现的功能不匹配?”这一问题展开。回顾会议中,参与者使用RCA方法和软件工具检测主要问题的原因,并创建因果图。会议流程如下:
1. 参与者有5分钟时间单独写下与主要问题相关的原因。
2. 向他人展示发现。
3. 再给5分钟添加额外原因和子原因,随后进行讨论。
4. 讨论中发现的额外原因添加到因果图中。
5. 参与者考虑原因之间的关系。
6. 回顾会议结束时,参与者投票选出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且可行解决的原因。案例分析得出四项纠正措施,并通过三次60分钟的访谈评估其影响。
- **数据收集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开始焦点小组会议] --> B[确定主要问题]
B --> C[进行三次回顾会议]
C --> D[参与者写原因]
D --> E[展示发现]
E --> F[添加额外原因]
F --> G[讨论并添加原因到图]
G --> H[考虑原因关系]
H --> I[投票选纠正原因]
I --> J[得出纠正措施]
J --> K[访谈评估影响]
```
#### 3. 数据收集结果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