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与二维数组的数据处理与可视化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9 01:19:32 阅读量: 2 订阅数: 9 


Java平台上的数值计算与数据分析
### 一维与二维数组的数据处理与可视化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一维和二维数组是常用的数据结构。下面将详细介绍一维和二维数组的相关操作,包括数组的创建、填充、数据处理以及可视化等内容。
#### 1. 序列化与一维数组
序列化可用于几乎任何相关类。对于大量的 P0D 数组序列,使用 HFile 类是最佳选择。同时,在后续操作中,可以使用 Jython 字典将各种对象存储在序列化文件中,并在之后使用键来获取它们。
#### 2. 二维数组(P1D 类)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在二维空间中展示数据,此时 P1D 类就派上了用场。它是专门为二维数据操作而设计的核心类之一,与用于在二维平面上显示函数的 F1D 类名称相似。
##### 2.1 P1D 对象的声明与填充
P1D 对象的声明与 P0D 类类似,但需要使用 `add(x,y)` 方法至少填充两个数字。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python
>>> from jhplot import *
>>> p1=P1D("x-y points")
>>> p1.add(10,20)
>>> p1.add(20.,40.)
```
不过,在 Python 循环中使用 `add(x,y)` 方法并非最优选择。为避免性能损失,可以使用该类的高级方法来传递包含数字的容器,而不是直接传递数字。例如,我们可以从两个 P0D 数组填充 P1D 对象:
```python
>>> from jhplot import *
>>> p1=P1D("x-y points")
>>> p01=P0D("px"); p02=P0D("py")
>>> ax=p01.randomNormal(100,1.0,0.5)
>>> ay=p02.randomNormal(100,10.0,1.0)
>>> p1.fill(ax,ay)
```
上述代码还可以进一步简化,直接将 P0D 数组传递给 P1D 构造函数:
```python
>>> p1=P1D("x-y points",p01,p02)
```
需要注意的是,输入数组的大小必须相同。
##### 2.2 P1D 数组的数据操作
填充完 P1D 数组后,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 **替换数据点**:使用 `set(i,x,y)` 方法,其中 `i` 表示 (x, y) 点在数组中的位置(索引)。
- **清空数组**:使用 `clear()` 方法。
- **获取数组大小**:使用 `size()` 方法。
- **提取数据点**:可以使用 `getX(i)` 和 `getY(i)` 方法(`0 ≤i < size()`),也可以直接获取 x 和 y 值的数组,而无需遍历容器中的所有元素:
```python
>>> from jhplot import *
>>> p1= P1D("x-y points")
>>> p1.add(10,20)
>>> p1.add(20,50)
>>> ax=p1.getArrayX() # get all X values as array
>>> ay=p1.getArrayY() # get all Y values as array
```
此外,还可以从外部文件初始化 P1D 对象:
```python
>>> p1= P1D("data from file", "data.d")
```
输入文件的格式很简单,每对数字应位于新的一行。若要添加注释,可在每行开头使用 "#"。
##### 2.3 带误差的数据
P1D 对象不仅可以存储 (x, y) 数据,还能保存 x 和 y 值的误差信息,这使其非常适合存储测量数据。误差分为两种类型:
- **统计误差(一级误差)**:由于随机事件计数中固有的统计不确定性导致。
- **系统误差(二级误差)**:主要源于仪器误差或其他非随机原因。
一个位于 (x, y) 位置的点由十个双精度数字表征:两个数字表示 (x, y) 中的中心位置,另外八个数字指定其误差。以下是添加带误差数据的示例:
```python
# 仅添加统计误差
>>> p1.add(x,y,err)
# 添加不对称统计误差
>>> p1.add(x,y,err_up, err_down)
# 仅添加一级误差
>>> p1.add(x,y,xLeft,xRight,yUpper,yLower)
# 添加一级和二级误差
>>> p1.add(x,y,xLeft,xRight,yUpper,yLower,xLeftSys, xRightSys,yUpperSys,yLowerSys)
```
有时,我们可能需要重置误差为零,可使用以下方法:
```python
>>> p1.setErrToZero(a) # set 1st-level errors to 0
>>> p1.setErrAllToZero(a) # set 1st and 2nd errors to 0
>>> p1.setErrSysToZero(a) # set 2nd-level error to 0
```
其中,`a = 0` 表示 x 值,`a = 1` 表示 y 值。
若需要根据计数事件的数量生成新的误差(统计误差为 √y),可以使用 `p1.setErrSqrt(a)` 方法,`a=0` 时设置 x 的一级误差,`a=1` 时设置 y 的一级误差。
获取 P1D 对象的最小或最大索引值可使用以下方法:
```python
>>> p1=p1.getMinIndex(a) # index with min
>>> p1=p1.getMaxIndex(a) # index with max
```
其中,`a=0` 表示 x 值,`a=1` 表示 y 值。
要查找 P1D 数组的所有主要统计特征,可使用 `getStat()` 方法:
```python
from jhplot import *
p1= P1D()
p1.add(12,100); p1.add(22,80);
p1.add(28,110); p1.add(54,50);
statX=p1.getStat(0) # statistics of X values
f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