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传感器、端点与通信系统的电源及通信原理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30 02:06:33 阅读量: 21 订阅数: 36 AIGC 


物联网架构全景指南
### 物联网传感器、端点、电源系统及通信理论解析
#### 1. 电源系统选择
在物联网部署中,选择合适的电源系统至关重要。不同的电源类型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 **超级电容(Supercaps)**:在预测剩余供电时间方面,超级电容比电池更具优势。可以通过随时间变化的端电压来预测剩余能量。然而,超级电容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漏电流和成本。它常与普通电池组成混合解决方案,为设备提供瞬时功率,例如用于电动汽车加速,而电池则持续提供运行功率。
- **锂离子电池(Li - ion Battery)**:锂离子电池从充满电到放电的能量曲线较为平坦,这使得时间估计变得困难。其容量在100 - 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会下降。
以下是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详细对比表格:
| 类别 | 锂离子电池 | 超级电容 |
| --- | --- | --- |
| 能量密度(Wh/kg) | 200 | 8 - 10 |
| 充放电循环 | 100 - 1000次循环后容量下降 | 近乎无限 |
| 充放电时间 | 1 - 10小时 | 毫秒到秒 |
| 工作温度 | -20°C 到 +65°C | -40°C 到 +85°C |
| 工作电压 | 1.2 V 到 4.2 V | 1 V 到 3 V |
| 功率输出 | 随时间电压恒定 | 线性或指数衰减 |
| 充电速率 | (非常慢)40 C/x | (非常快)1500 C/x |
| 使用寿命 | 0.5 - 5年 | 5 - 20年 |
| 外形尺寸 | 非常小 | 大 |
| 成本($/kWh) | 低($250 - $1000) | 高($10,000) |
- **放射性电源(Radioactive power sources)**:具有高能量密度(10⁵ kJ/cm³)的放射源,可通过发射粒子的动能产生热能。例如铯 - 137,半衰期为30年,功率容量为0.015 W/gm。这种方法可产生瓦到千瓦级的功率,但在物联网低功率传感器层面不太实用。不过,使用MEMS压电电子学捕获电子并驱动微电枢运动的技术有一定发展前景,可产生机械能用于能量收集。放射性衰变的一个次要影响是功率密度相对较弱,半衰期长的放射源功率密度更低,因此适合为超级电容大量充电,在需要时提供瞬时能量。但放射性源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需要大量的铅屏蔽,铯 - 137每瓦需要80毫米的屏蔽层,这会显著增加物联网传感器的成本和重量。
#### 2. 通信理论基础
物联网不仅仅是传感器数据的简单收集,还需要将传感器数据从地球最偏远的地方传输到云端。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技术和数据路径,因此理解通信理论对于架构师来说至关重要。
- **RF能量与理论传输范围**:在讨论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或任何RF无线协议时,传输范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不同的协议会以传输范围、速度和功率作为差异化竞争点。传输范围取决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传输频率和传输功率。
- **理想传输情况**:在无无线电信号干扰的区域,无遮挡的视线传输是RF传输的最佳形式。但在现实世界中,存在障碍物、信号反射、多个无线RF信号和噪声等因素,这种理想模型很难实现。
- **不同频率信号对比**:以900 MHz和2.4 GHz信号为例,通过计算不同频率下信号波长的衰减函数,可以了解不同距离下的信号强度。900 MHz信号在10米处的损耗为51.5 dB,而2.4 GHz信号在10米处的损耗为60.0 dB。一般来说,900 MHz信号的传输距离约为2.4 GHz信号的2.67倍,且900 MHz信号波长为333毫米,相比2.4 GHz信号的125毫米波长,具有更好的穿透能力,受散射影响较小。不过,2.4 GHz信号的优势在于其数据带宽可达900 MHz信号的五倍,且天线可以更小,同时该频段在多个国家无需授权即可使用。
以下是900 MHz和2.4 GHz信号的对比表格:
| 特性 | 900 MHz | 2.4 GHz |
| --- | --- | --- |
| 信号强度 | 通常可靠 | 频段拥挤,易受干扰 |
| 传输距离 | 比2.4 GHz远2.67倍 | 较短,但可通过改进编码(如蓝牙5)补偿 |
| 穿透能力 | 长波长可穿透大多数材料和植被 | 可能与某些建筑材料产生干扰 |
| 数据速率 | 有限 | 比90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