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循环、类与方法的深入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8 02:31:32 阅读量: 2 订阅数: 8 

# Java编程:循环、类与方法的深入解析
## 1. Java循环控制语句
### 1.1 break与标签
在Java中,当使用带标签的`break`语句时,标签所在的循环必须包含该`break`语句,否则无法将控制转移到该块。例如,对于如下代码:
```java
// 示例代码
one:
for (int i = 0; i < 10; i++) {
for (int j = 0; j < 10; j++) {
if (j == 5) {
// 此处若要使用break one; 必须保证one标签的循环包含此break语句
break;
}
}
}
```
有一个常见问题是:使用带标签的`break`语句,可能会跨越很多行代码和嵌套层次,这是否也会破坏代码结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需要剧烈改变程序流程的情况下,带标签的`break`语句仍保留了一些结构,而`goto`语句则完全没有结构。
### 1.2 continue语句
`continue`语句可以强制循环提前进入下一次迭代,跳过循环中`continue`语句与控制循环的条件表达式之间的代码。它与`break`语句本质上是互补的。例如,以下程序使用`continue`语句打印0到100之间的偶数:
```java
for (int i = 0; i <= 100; i++) {
if (i % 2 != 0) {
continue;
}
System.out.println(i);
}
```
在`while`和`do - while`循环中,`continue`语句会使控制直接转到条件表达式,然后继续循环过程。在`for`循环中,会先计算循环的迭代表达式,再执行条件表达式,然后继续循环。`continue`语句也可以指定标签,以描述要继续的外层循环。例如:
```java
outer:
for (int i = 0; i < 5; i++) {
for (int j = 0; j < 5; j++) {
if (j == 2) {
continue outer;
}
System.out.println("i: " + i + ", j: " + j);
}
}
```
该程序的输出结果显示,当`continue`语句执行时,控制会转移到外层循环,跳过内层循环的剩余部分。不过,`continue`语句的良好使用场景并不常见,因为Java提供了丰富的循环语句,能满足大多数应用需求。但在需要提前迭代的特殊情况下,`continue`语句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实现方式。
### 1.3 完成Java帮助系统(Try This 3 - 3)
此项目是对上一个项目创建的Java帮助系统进行完善,主要步骤如下:
1. 将`Help2.java`复制到一个名为`Help3.java`的新文件中。
2. 用一个无限`for`循环包围所有程序代码,当用户输入字母`q`时,使用`break`语句跳出该循环,从而使程序终止。示例代码如下:
```java
for (;;) {
char choice = getChoice(); // 假设getChoice是获取用户输入的方法
if (choice == 'q') {
break;
}
// 其他代码
}
```
3. 修改菜单循环,使其包含`break`和`continue`语句,并接受字母`q`作为有效选择。
4. 扩展`switch`语句,使其包含`break`和`continue`语句。
### 1.4 嵌套循环
嵌套循环是指一个循环嵌套在另一个循环内部,它可用于解决各种编程问题,是编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以下程序使用嵌套`for`循环找出2到100之间每个数的因数:
```java
for (int i = 2;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Factors of " + i + ": ");
for (int j = 2; j < i; j++) {
if (i % j == 0) {
System.out.print(j + " ");
}
}
System.out.println();
}
```
该程序中,外层循环遍历2到100的数,内层循环依次测试从2到当前外层循环变量`i`的所有数,打印出能整除`i`的数。实际上,该程序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减少内层循环的迭代次数。
### 1.5 自我测试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自我测试题目:
1. 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读取字符,直到接收到句点为止,同时统计空格的数量,并在程序结束时报告总数。
2. 展示`if - else - if`阶梯结构的一般形式。
3. 给定一段代码,判断最后一个`else`语句与哪个`if`语句关联。
4. 写出一个从1000递减到0,步长为 -2 的`for`循环语句。
5. 判断给定代码片段是否有效。
6. 解释`break`语句的作用,确保解释其两种形式。
7. 分析给定代码片段中,`break`语句执行后会显示什么内容。
8. 分析给定代码片段的输出结果。
9. 编写一个程序,使用`for`循环生成并显示数列1, 2, 4, 8, 16, 32, … 。
10. 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读取字符,将所有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所有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并显示结果,不改变其他字符。当用户输入句点时,程序停止,并显示发生大小写转换的次数。
11. 解释什么是无限循环。
12. 使用带标签的`break`语句时,标签是否必须位于包含`break`语句的块上?
### 1.6 相关流程总结
以下是`continue`语句在不同循环中的执行流程:
| 循环类型 | 执行流程 |
| ---- | ---- |
| while和do - while循环 | 执行`continue`语句 -> 直接转到条件表达式 -> 继续循环 |
| for循环 | 执行`continue`语句 -> 计算迭代表达式 -> 执行条件表达式 -> 继续循环 |
### 1.7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D;
A[开始] --> B{是否满足continue条件};
B -- 是 --> C[执行continue];
C --> D{循环类型};
D -- while/do - while --> E[转到条件表达式];
E --> F[继续循环];
D -- for --> G[计算迭代表达式];
G --> H[执行条件表达式];
H --> F;
B -- 否 --> I[执行循环体剩余代码];
I --> F;
F --> J{是否满足循环结束条件};
J -- 是 --> K[结束循环];
J -- 否 --> B;
```
## 2. 类、对象和方法的引入
### 2.1 类的基础知识
在Java中,类是整个语言的基础,它定义了对象的本质,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石。类是一个模板,规定了对象的形式,包括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代码,代码包含在方法中。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逻辑抽象,只有创建了类的对象,类才在内存中有物理表示。类的成员包括方法和变量,数据成员也称为实例变量。
### 2.2 类的一般形式
定义类时,需要声明其实例变量和操作这些变量的方法。使用`class`关键字创建类,其简化的一般形式如下:
```java
class classname {
// 声明实例变量
type var1;
type var2;
// ...
type varN;
// 声明方法
type method1(parameters) {
// 方法体
}
type method2(parameters) {
// 方法体
}
// ...
type methodN(parameters) {
// 方法体
}
}
```
一个设计良好的类应该只定义一个逻辑实体,将无关信息放在同一个类中会破坏代码结构。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类大多只有一个`main()`方法,但类的一般形式并不一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