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中的深度学习技术:乳腺肿块与宫颈发育异常的智能分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1 01:36:17 阅读量: 2 订阅数: 10 


医学图像计算与计算机辅助干预进展
### 医学影像诊断中的深度学习技术:乳腺肿块与宫颈发育异常的智能分析
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深度学习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诊断方法,分别用于乳腺肿块的检测、分割与分类,以及宫颈发育异常的诊断。
#### 乳腺肿块的自动化检测、分割与分类
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准确检测、分割和分类乳腺肿块至关重要。研究人员采用了深度学习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 数据与方法
- **数据集**:使用公开的 INbreast 数据集,包含 115 个病例和 410 张图像,其中 116 张图像包含良性或恶性肿块。
- **实验设置**:采用五折交叉验证,将 116 个病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60%)、验证集(20%)和测试集(20%)。同时,测试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设置。
- **手动设置**:使用手动标注的肿块边界框和分割信息。
- **自动设置**:
1. 首先检测肿块边界框,根据训练结果选择检测分数阈值,在训练数据上达到 TPR = 0.93 ± 0.05 和 FPI = 0.8,在测试数据上 TPR 为 0.90 ± 0.02 和 FPI = 1.3(当交并比(IoU)>= 0.5 时检测为阳性)。
2. 将得到的边界框和分割图使用双三次插值调整为 40 × 40 像素,并增强图像对比度。
3. 自动分割边界框,仅使用真阳性检测的分割结果在训练和测试中的 Dice 系数分别为 0.85 ± 0.01 和 0.85 ± 0.02。
4. 从这些图像块和分割图中提取 781 个手工特征,用于预训练 CNN 模型和训练、测试基于随机森林(RF)分类器的基线模型。
##### CNN 模型
- **步骤 1(预训练)**:输入包含肿块图像块和相应分割掩码的两个通道。
1. 第一层有 20 个 5 × 5 的滤波器,随后是一个最大池化层(下采样因子为 2)。
2. 第二层包含 50 个 5 × 5 的滤波器和一个最大池化层(下采样因子为 2)。
3. 第三层有 100 个 4 × 4 的滤波器,后面跟着一个修正线性单元(ReLU)。
4. 第四层有 781 个 4 × 4 的滤波器和一个 ReLU 单元。
5. 第五层是一个包含 781 个节点的全连接层,用于近似手工特征。
- **步骤 2(微调)**:使用步骤 1 预训练的模型,添加一个包含两个节点(代表良性与恶性分类)的 softmax 层,并以 0.3 的丢弃率训练全连接层。
##### 实验结果
| 方法 | 数据集(可复现?) | 设置 | 准确率(ACC) |
| --- | --- | --- | --- |
| 提出的基于预训练 CNN 的 RF | INbreast(是) | 手动 | 0.95 ± 0.05 |
| 提出的预训练 CNN | INbreast(是) | 手动 | 0.91 ± 0.06 |
| 提出的基于预训练 CNN 的 RF | INbreast(是) | 全自动 | 0.91 ± 0.02 |
| 提出的预训练 CNN | INbreast(是) | 全自动 | 0.84 ± 0.04 |
| Domingues 等人的方法 | INbreast(是) | 手动 | 0.89 |
| Varela 等人的方法 | DDSM(否) | 半自动 | 0.81 |
| Ball 等人的方法 | DDSM(否) | 半自动 | 0.87 |
从结果可以看出,基于预训练 CNN 的 RF 方法在手动和自动设置下都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同时,全自动系统的运行时间为 41 秒,其中检测 39 秒、分割 0.2 秒、分类 0.8 秒;分类的训练时间为预训练 6 小时、微调 3 小时、RF 分类器训练 30 分钟。
#### 宫颈发育异常诊断的多模态深度学习
宫颈发育异常的准确诊断对于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当前的多模态框架在高特异性水平下灵敏度较低,因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的深度学习框架。
##### 背景与动机
宫颈癌是 15 至 44 岁女性中第二常见的癌症类型。常见的筛查方法包括 Pap 测试、HPV 测试和视觉检查,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多模态信息可以提供互补信息,但现有方法在学习高度异质模态之间的相关性方面存在不足。
##### 方法
- **数据输入**:
- 图像输入:使用 Cervigram 作为低级别图像输入。
- 非图像输入:构建一个 13 维的高级非图像输入,包括四个 Pap 测试结果、三对 H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