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与车辆结合:VCN中的有效MAC设计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7 01:37:55 阅读量: 3 订阅数: 5 


5G赋能车载通信与网络技术解析
# 无线与车辆结合:VCN 中的有效 MAC 设计
## 1. D2D 通信模式与频谱效率
### 1.1 不同 D2D 模式频谱效率对比
D2D 通信存在多种模式,如 D2D Underlay、D2D Only、D2D Overlay 和 Silent Mode 等。在不同的 D2D 收发器距离下,各模式的频谱效率表现不同。Silent 模式能提供稳定的数据速率,可支持对安全至关重要的低数据速率应用;而 D2D - Underlay 模式在所有 D2D 收发器距离下都能实现最佳的频谱效率。
### 1.2 多 D2D 链路对频谱效率的影响
虽然 D2D - Underlay 模式在单 D2D 链路频谱效率方面具有优势,但多个 D2D 链路共存时会引入干扰,影响其优势发挥。研究在 D2D 链路范围为 20 m 的多 D2D 对场景下发现,即使所有信道都是 Weibull 衰落,车载网络的平均频谱效率(以及相应的活跃 D2D 对的百分比)也明显更高,这表明车载网络中车辆的空间分布对 D2D 链路间的干扰有显著影响,且车载网络的几何结构更有利于 D2D 部署。
随着 D2D 对数量的增加,频谱效率先上升后下降。在 D2D 密度较低时,干扰有限,平均频谱效率主要由 D2D 链路数量决定,随其增加而上升;超过一定点后,干扰占主导,平均频谱效率随 D2D 链路密度增加而下降。在 Weibull 信道中,虽然传播环境更具挑战性,单链路容量较小,但不同 D2D 链路间的干扰也较小,因此在干扰受限范围内,其平均频谱效率最高。
通过采用干扰控制机制,禁止距离小于 200 m 的 D2D 对共享同一资源块,结果显示平均频谱效率持续增加,活跃 D2D 对的百分比大致保持不变。在不同传播环境中,Rayleigh 衰落信道的性能提升最为显著,进一步验证了该干扰控制机制消除干扰的有效性。
### 1.3 不同 CSI 对 D2D 车载通信的影响
现有的 D2D 通信资源分配方案大多基于全信道状态信息(CSI),但在高移动性的车载场景中,获取全 CSI 成本高且易过时。因此研究了全 CSI(包含实际信道衰落参数)和部分 CSI(仅包含路径损耗)对 D2D 车载通信的影响。
随着信息交换时间成本的增加,全 CSI 和部分 CSI 情况下系统的总速率均单调下降,且两条曲线非常接近,这表明当两者都过时时,全 CSI 并不比车辆位置信息更有用。由于移动场景中信道变化迅速,即使能获取全 CSI,实际获得的总速率仍会显著下降。
而在车载应用中,位置测量通常容易获得,可利用位置信息获取部分 CSI(即基于收发器距离的信道路径损耗)。此外,车辆运动具有可预测性,资源分配算法可利用预测的部分 CSI 进行资源分配,且实时位置信息和预测位置信息的性能几乎相同。因此,从实用性和有效性角度看,部分 CSI 比全 CSI 更适合车载网络。
## 2. D2D 在 VCN 中的干扰管理与协议设计
### 2.1 干扰图(IGs)
为了有效管理 D2D 车载网络中 V2X 通信资源共享带来的复杂干扰场景,提出了多种干扰图(IGs),包括干扰感知图(IAG)、干扰分类图(ICG)和无干扰图(IFG)。各干扰图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 干扰图 | 干扰级别 | 干扰准确性 | 是否需要精确 CSI | 通信开销 | 频率选择性干扰 | 链路接入公平性关注 | 是否适用于 TDMA | 是否适用于 OFDMA |
| ---- | ---- | ---- | ---- | ---- | ---- | ---- | ---- | ---- |
| IFG | 2 | 低 | ✕ | 低 | ✕ | ✕ | ✕ | ✕ |
| ICG | 4 | 中等 | ✕ | 低 | ✕ | ✕ | ✕ | ✕ |
| IAG | 精确值 | 高 | 是 | 高 | ✕ | ✕ | ✕ | ✕ |
IAG 基于完整的干扰信息构建,干扰建模精度最高,但需要完整的 CSI,导致通信开销大,不适用于实际车载网络;ICG 和 IFG 能为 D2D 车载网络提供可行且高效的干扰建模。
### 2.2 IG - TDMA 协议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