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技术关键概念与机制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7 01:10:53 阅读量: 2 订阅数: 11 


4G与5G无线技术的发展之路
# 无线通信技术关键概念与机制解析
## 1. 通信链路与网络架构
### 1.1 接入与回传链路
接入链路(access link)在通信系统中起着连接终端设备与网络的重要作用,其相关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RQ)技术位于 408 - 409 页。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则负责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涵盖 404、407 - 419 页的内容,其中回传链路的混合 ARQ 技术在 409 - 410 页有详细介绍,参考信号相关内容在 415 页。
### 1.2 网络架构
核心网络(CN)作为整个通信系统的核心枢纽,负责数据的处理和转发,处于 55 页。接入层(AS)则是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接口,位于 56 页。基站根据覆盖范围可分为不同类别,如本地区域基站、家庭基站、中程基站和广域基站,分别在 504 - 505 页有相关说明。
## 2. 载波聚合技术
### 2.1 基本概念
载波聚合(CA)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涉及 41 - 42、89、309 页的内容。它可以实现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的聚合,如 311 页所述。载波聚合包含多个方面的参数,如带宽类别(492 - 493 页)、带宽组合集(493 页)和信道间隔(493 页)等。
### 2.2 载波相关操作
在载波聚合中,有主小区(Pcell)和辅小区(Scell)之分,分别在 313 - 314 页进行了说明。同时,还涉及载波的激活与去激活操作,如组件载波去激活在 319 - 322 页有详细介绍。控制区域(322 页)和跨载波调度(314 - 315 页)也是载波聚合中的重要概念。
### 2.3 载波聚合的模式
载波聚合可分为带间聚合和带内聚合,分别在 42 - 43、310f、491 页有相关描述。不同的载波聚合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 3. 信道与信号相关
### 3.1 信道类型
通信系统中有多种信道,如广播信道(BCH)、广播控制信道(BCCH)、下行共享信道(DL - SCH)等。广播信道用于传输系统的基本信息,位于 64、290 页;广播控制信道负责控制信息的广播,在 63 页有介绍;下行共享信道则用于下行数据的传输,处于 64 页。
### 3.2 参考信号
参考信号在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信道估计、同步等操作。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在 103 - 107 页有详细说明,用于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参考信号在 104、111 页有相关介绍。解调参考信号(DM - RS)用于信号的解调,在 103 - 104、107 - 111 页有涉及。
### 3.3 信道状态信息
信道状态信息(CSI)是反映信道质量的重要参数,包括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报告,分别在 270、270 - 271 页有介绍。CSI 的报告分为 A 类和 B 类,在 279 - 281、279 - 283 页有相关说明。
## 4. 干扰协调与控制
### 4.1 小区间干扰协调
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是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的重要技术,位于 34、334 - 335 页。对于增强型干扰缓解和流量适应(eIMTA),ICIC 也有相应的应用,在 371 - 372 页有介绍。
### 4.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