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建模与需求管理:连接商业战略与软件需求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8 01:30:07 阅读量: 1 订阅数: 3 

# 业务建模与需求管理:连接商业战略与软件需求
## 1. 业务建模的目的与工作流
业务建模工作产品,无论是新创建的还是复用现有的,都将业务战略与软件需求工程联系起来。业务建模学科有以下几个目的:
- 理解目标组织中的问题并确定潜在的改进领域。
- 确保客户和最终用户对目标组织有共同的理解。
- 推导支持目标组织的系统需求。
- 理解系统部署所在组织的结构和动态。
业务建模工作流如图所示: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早期初始阶段]):::startend --> B(评估业务状态):::process
B --> C(仅进行领域建模):::process
B --> D(业务建模):::process
D --> E(描述当前业务):::process
D --> F(定义业务):::process
D --> G(探索流程自动化):::process
D --> H(开发领域模型):::process
```
在这个工作流中,有多种路径可供选择,决策取决于业务建模工作的目的以及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的顺序并不意味着一个活动完全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活动。实际上,每个活动在项目生命周期中都会多次执行,每次重复时,相关的工作产品都会基于更多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细化。
## 2. 关键业务建模活动
### 2.1 评估业务状态
在早期迭代(很可能是第一次迭代)中,需要评估组织的状态并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此阶段的目标是限制业务建模的工作量。描述完当前状态后,在业务愿景中定义目标状态,以确保明确理解和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利用的机会。评估业务状态包括评估目标组织、设定和调整目标、识别和记录业务目标以及分析业务架构。此活动产生的关键工作产品是目标组织评估。
### 2.2 描述当前业务
如果在评估业务状态活动中确定不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大更改,并且目的是开发一个软件系统来帮助自动化现有业务流程,那么只需对这些流程和软件需求进行建模。通常,首先定义或细化组织结构,然后定义业务目标、业务参与者和业务用例,并将它们追溯到所支持的业务目标。根据业务建模目标,可以对业务用例进行优先级排序,并为优先级最高的业务用例生成业务用例实现。
### 2.3 定义业务
此活动定义未来的业务,包括识别业务流程并细化业务流程定义。如果采用用例实现方法,则通过用例实现来设计业务流程实现;否则,定义业务操作。最后,细化角色和职责。定义业务活动的工作流如下:
```mermaid
graph LR
classDef startend fill:#F5EBFF,stroke:#BE8FED,stroke-width:2px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识别业务流程):::process --> B(细化业务流程定义):::process
B --> C(设计业务流程实现):::process
B --> D(探索流程自动化):::process
C --> E(细化角色和职责):::process
D --> E
```
### 2.4 探索流程自动化
该活动探索所考虑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机会,详细说明要获取、开发或部署的软件系统如何融入组织,并生成一个业务模型以推导软件需求。自动化的范围可以从支持改进业务用例的交付时间,到重组或排序业务流程的活动,再到监控、控制和改进工作方式。通过探索流程自动化机会获得的经验,团队可能能够调整目标和期望,使其更加实际。
### 2.5 开发领域模型
如果在评估业务状态活动中确定不需要全面的业务模型,只需要一个领域模型,则可以执行开发领域模型活动。在 RUP 中,领域模型被视为业务分析模型的一个子集,仅围绕该模型的业务实体。此活动识别对业务领域重要的所有产品和可交付成果,详细说明业务实体,并提供对业务运营和环境中概念的共同理解。
## 3. 业务建模的工作产品
业务建模学科产生了以下关键工作产品:
|工作产品|描述|
| ---- | ---- |
|业务分析模型|包含业务事件、业务用例实现、业务人员、业务实体、业务系统和业务规则等工作产品,用于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对当前组织的影响,并帮助系统分析师识别需求。|
|业务架构文档|将业务架构呈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