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cala构建微服务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9 00:05:42 阅读量: 5 订阅数: 16 


Scala 2.13编程实战与进阶
### 使用 Scala 构建微服务
#### 1. 微服务基础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软件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功能数量、复杂度和精细度不断提升,软件项目的代码行数也随之增多。然而,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单个程序员能够理解的系统比例逐渐缩小,这导致团队中开发人员数量增加。团队规模的扩大又会增加沟通成本,减少编写代码的时间,进而需要更多的开发人员,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
传统的单体架构将系统构建为一个单一项目,使用单一的部署模块、可执行文件和单一数据库,这种方式效率越来越低,最终难以按时交付可用的软件。因此,一种替代方案是将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独立开发的项目,即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将应用程序构建为一组松散耦合的服务集合,每个服务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这种架构的自主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 **代码库和技术栈**:每个服务的代码不与其他服务共享。
- **部署**:服务在时间和底层基础设施方面都能独立部署。
- **状态**:每个服务有自己的持久化存储,其他服务只能通过调用该服务来访问其数据。
- **故障处理**:微服务需要具备弹性,当下游服务出现故障时,该服务应能隔离故障。
微服务架构带来了诸多好处:
- 即使是非常复杂的应用也能实现持续交付。
- 每个服务的复杂度较低,因为它只专注于单一业务功能。
- 独立部署意味着不同负载的服务可以独立扩展。
- 代码独立支持多语言环境,便于采用新技术。
- 团队规模可以缩小,减少沟通成本,加快决策速度。
不过,微服务架构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与服务间的通信有关,例如:
- 缺乏常见的事务机制。
- 涉及多个微服务的调试、测试和调用跟踪难度较大。
- 复杂性从单个服务转移到了服务之间。
- 服务定位和协议发现需要付出大量努力。
#### 2. 使用 http4s 和 doobie 构建微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基于所学原则的开源库实现一个具有 RESTful 接口的微服务。
##### 2.1 项目结构
项目包含以下组件:
- **数据库仓库**:代表数据库的抽象层。
- **数据库迁移器**:包含数据库表的初始化逻辑。
- **REST API**:定义可用的 HTTP 调用和相关业务逻辑。
- **配置**:整合应用程序参数,如服务器绑定和数据库属性。
- **服务器**:将其他组件连接在一起,启动并将 HTTP 服务器绑定到配置的地址。
在 `build.sbt` 中添加以下依赖(具体版本可在 GitHub 仓库中找到):
```scala
libraryDependencies ++= Seq(
"org.http4s" %% "http4s-blaze-server" % http4sVersion,
"org.http4s" %% "http4s-circe" % http4sVersion,
"org.http4s" %% "http4s-dsl" % http4sVersion,
"org.tpolecat" %% "doobie-core" % doobieVersion,
"org.tpolecat" %% "doobie-h2" % doobieVersion,
"org.tpolecat" %% "doobie-hikari" % doobieVersion,
"com.h2database" % "h2" % h2Version,
"org.flywaydb" % "flyway-core" % flywayVersion,
"io.circe" %% "circe-generic" % circeVersion,
"com.github.pureconfig" %% "pureconfig" % pureConfigVersion,
"ch.qos.logback" % "logback-classic" % logbackVersion,
"org.typelevel" %% "cats-core" % catsVersion,
"org.http4s" %% "http4s-blaze-client" % http4sVersion % "it,test",
"io.circe" %% "circe-literal" % circeVersion % "it,test",
"org.scalatest" %% "scalatest" % scalaTestVersion % "it,test",
"org.scalamock" %% "scalamock" % scalaMockVersion % Test
)
```
各依赖的作用如下:
| 依赖库 | 作用 |
| ---- | ---- |
| http4s | 用于 HTTP 层 |
| doobie | 功能性 JDBC 装饰器 |
| H2 | 嵌入式数据库,避免安装独立实例 |
| Flyway | 用于数据库迁移 |
| Circe | JSON 处理工具 |
| PureConfig | 类型化配置包装器 |
| Cats | 包含通用的函数式编程抽象 |
##### 2.2 FS2 - 函数式流
FS2 是一个流式库,允许我们构建和转换复杂的流。FS2 中的流不仅可以包含元素,还可以包含诸如 IO 之类的效果。这使得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描述为 FS2 流,http4s 和 doobie 等库就是基于此构建的,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级的 API,但仍然是流式 API。
流表示为 `Stream[F, O]`,其中 `F` 描述流的可能效果,`O` 是其元素或输出的类型。如果流没有效果,则为纯流 `Stream[Pure, O]`。例如,构建一个字符流:
```scala
val chars: fs2.Stream[fs2.Pure, Char] = Stream.emits(List('a', 'b', 'c'))
```
纯流可以直接转换为列表或向量,而有效果的流需要先将效果合并为单个效果,定义如何处理流的输出,最后执行效果并获取输出。示例代码如下:
```scala
object Test extends App {
import fs2.Stream
import cats.effect.IO // 1
val io: IO[String] = IO { println("IO effect"); "a" * 2 } // 2
val as: Stream[IO, String] = Stream.eval(io) // 3
val c: Stream.ToEffect[IO, String] = as.compile // 4
val v: IO[Vector[String]] = c.toVector // 5
val l: IO[List[String]] = c.to[List] // 6
val d: IO[Unit] = c.drain // 7
val e: IO[Option[String]] = c.last // 8
println(v.unsafeRunSync()) // 9
println(e.unsafeRunSync()) // 10
Stream.eval(IO { 42 }).compile.toList.unsafeRunSync() // 11
}
```
代码解释如下:
1. 使用 `cats IO` 作为效果类型。
2. 定义一个 `IO`,向控制台写入信息并返回 `"aa"`。
3. 将 `IO` 转换为单元素流。
4. 编译流,将其投影为单个效果。
5. 将投影转换为 `Vector` 类型的 `IO`。
6. 展示另一种转换为集合的方式。
7. `drain` 用于丢弃所有输出,仅执行效果。
8. 定义对流输出元素的处理方式,如只收集最后一个元素。
9. `unsafeRunSync()` 同步执行定义,产生效果并输出结果。
10. 流定义是不可变的,可以多次运行。
11. 通常将这些操作定义为一行代码:评估效果、编译流、定义输出类型、稍后运行流。
##### 2.3 数据库迁移
为了在应用程序中使用数据库,需要确保数据库包含所有必需的表、索引和其他定义。我们将存储表示为一个简单的表,使用商品名称作为主键,记录每个商品的非负数量:
```sql
CREATE TABLE article (
name VARCHAR PRIMARY KEY,
count INTEGER NOT NULL CHECK (count >= 0)
);
```
将此定义放在 `db_migrations/V1__inventory_table.sql` 中,并使用 Flyway 在启动时检查数据库状态。Flyway 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遵循特定的命名约定,在项目文件夹中放置版本化的 SQL 语句来定义和更改数据库模式。示例代码如下:
```scala
def initialize(transactor: HikariTransactor[IO]): IO[Unit] = {
transactor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