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形态系统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应用及挑战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15 02:31:28 阅读量: 29 订阅数: 34 AIGC 


神经形态系统的人工智能进展与挑战
### 神经形态系统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应用及挑战
#### 1. 神经网络基础
在神经网络中,输入数据经过权重调整,进行线性组合后,再通过激活函数处理。常见的激活函数有以下几种:
- **阶跃函数**:对于输入 \(v \geq 0\),输出值为 1,否则为 0。
- **分段线性函数**:对有界区间进行线性映射,区间外为常数。
- **Sigmoid 函数**:其增量变化体现在图形的曲率上。
- **ReLU 函数**:取输入参数的正值,否则为 0。
从贝叶斯的角度来看,神经网络能够从示例中学习,本质上是估计模型 \(M(w)\) 对数据集 \(D\) 的拟合程度以及模型参数 \(w\)。数据集 \(D\) 可看作输入 - 输出样本,由 \(D = (D_1, \ldots, D_K)\) 组成,其中 \(D_i = (d_i, z_i)\),\(d_i\) 是数据,\(z_i\) 是目标状态。
在分类任务中,若训练数据指定了有限数量的目标状态,这属于监督学习;反之则是非监督学习。通过误差函数比较输出数据和目标状态,以优化神经网络的权重。这其实就是经典的归纳问题,即如何从数据中获得最佳模型。
#### 2. 神经网络的近似计算特性
神经网络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它能够以任意精度近似几乎任何(平滑)函数 \(f(x) = y\),其中 \(x\) 是输入,\(y\) 是合适神经网络的输出。近似函数 \(f\) 的算法通过合适的网络架构逐层实现,贝叶斯科学理论可用于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和输出传递函数。
假设数据为独立的输入 - 输出对 \(D_i = (d_i, z_i)\),这些数据存在噪声,即对于给定的数据点 \(d_i\),可能观察到不同的目标状态 \(z_i\),而神经网络的操作假定是确定的。根据贝叶斯微积分,数据对 \(D_i = (d_i, z_i)\) 在突触权重 \(w\) 条件下的概率为:
\(P((d_i, z_i)|w) = P(d_i|w)P(z_i|d_i, w) = P(d_i)P(z_i|d_i, w)\)
这里假设输入 \(d\) 与参数 \(w\) 相互独立。利用贝叶斯微积分的对数公式计算在数据对 \(D\) 条件下模型参数 \(w\) 的概率:
\(\log P(w|D) = \log P(D|w) + \log P(w) - \log P(D)\)
\(= \sum_{i = 1}^{K} \log P((d_i, z_i)|w) + \log P(w) - \log P(D)\)
\(= \sum_{i = 1}^{K} (\log P(z_i|d_i, w) + \log P(d_i)) + \log P(w) - \log P(D)\)
\(= \sum_{i = 1}^{K} \log P(z_i|d_i, w) + \sum_{i = 1}^{K} \log P(d_i) + \log P(w) - \log P(D)\)
在上述计算中,由于数据证据 \(P(D)\) 和 \(P(d_i)\) 不依赖于参数 \(w\),可忽略不计。重点在于确定先验概率 \(P(w)\) 和数据似然 \(P(z_i|d_i, w)\)。数据似然的核心思想是,给定权重 \(w\) 的网络为输入 \(d_i\) 生成估计输出 \(y(d_i)\),若能确定观察数据 \(z_i = z(d_i)\) 与输出 \(y_i = y(d_i)\) 的统计偏差,模型就完全确定了。
#### 3. 神经网络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中,曾有关于其技术局限性的激烈讨论。早期的感知机模型(1950 年)学习算法从随机权重开始,根据误差函数调整权重,以最小化神经元当前输出与训练数据模式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但该算法只能训练识别“线性可分”的模式,即模式可由直线分开。
例如,图 1 中(a)的两个模式,由小方块或小圆圈组成,可通过直线分开,能被感知机识别;而(b)中的两个模式则无法用直线分开。
当时的 AI 研究领军人物 Minsky 和 Papert 在 1969 年从数学上证明,若模式仅由曲线表示(非线性情况),感知机将失效。这一证明曾被 AI 界视为神经网络在 AI 研究中的根本限制。
不过,受自然大脑架构的启发,1986 年 Rummelhart、Hinton 和 Williams 证明,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之间的反向传播,结合合适的激活和学习算法,可实现非线性分类。1989 年,Hornik 等人证明,在合适条件下,前馈架构也可使用。
#### 4. 机器学习在蛋白质建模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的扩展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例如,谷歌开发的 AlphaGo 软件,其神经网络通过围棋游戏经验学习,最终击败人类冠军。2018 年,谷歌又开发了 AlphaFold 软件,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层神经网络,可根据氨基酸输入序列预测蛋白质的合适形状和折叠方式。
具体操作是,通过学习算法计算氨基酸之间键的距离和角度分布,将这些概率汇总成一个分数,用于估计蛋白质结构的准确性。神经网络的训练依赖于大量数据库。
目前,人类细胞中约一半的蛋白质结构已被破译。蛋白质结构的突变变化是研究的重点,因为结构畸形会导致功能故障,引发疾病。AlphaFold 等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在疾病控制和医疗保健中不可或缺,因为生命的多样性源于蛋白质世界的复杂性,其代码只能通过机器学习和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来捕捉。但由于进化未完成,可能的蛋白质形式搜索空间呈指数级增长,无法完全穷尽。
以下是蛋白质建模的流程:
1. 收集氨基酸序列数据。
2. 利用学习算法计算氨基酸之间键的距离和角度分布。
3. 汇总概率得到分数,评估蛋白质结构准确性。
4. 基于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mermaid
graph LR
A[收集氨基酸序列数据] --> B[计
```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