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计算机架构与互连网络解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6 00:03:39 阅读量: 1 订阅数: 41 

### 并行计算机架构与互连网络解析
#### 1. 多核处理器架构概述
多核处理器已成为当今处理器设计的主流,众多制造商如英特尔(Intel)和超威半导体(AMD)都推出了多核产品。自2005年左右起,很多制造商开始提供双核及以上的处理器;2007年,英特尔和AMD推出了四核处理器;2010年,首款八核处理器问世;到2022年,所有桌面和服务器处理器均为多核处理器,甚至有服务器处理器提供多达64个核心。
下面介绍几款典型的多核处理器:
- **英特尔i7 - 1250U**:基于Alder Lake架构,专为移动设备设计。它集成了两个基础频率为1.1 GHz的P - 核心和八个基础频率为0.8 GHz的E - 核心,注重能源效率,同时两个P - 核心可支持更高的工作负载。其热设计功耗(TDP)仅为9 W,相比之下,英特尔酷睿i9 - 12900K的TDP为125 W。
- **苹果A15处理器**:用于苹果iPhone和iPad Mini。该处理器包含两个名为Avalanche的高性能核心,运行频率为3.24 GHz,以及四个名为Blizzard的节能核心,运行频率为2.01 GHz,且两种核心均为单线程。其TDP为8.5 W。
- **苹果M2处理器**:用于苹果MacBook和iPad Pro平板电脑。它包含四个高性能的Avalanche核心和四个节能的Blizzard核心。每个性能核心有128 KB的L1数据缓存和192 KB的L1指令缓存,性能核心共享一个16 MB的L2缓存;每个节能核心有64 KB的L1数据缓存和128 KB的L1指令缓存,节能核心共享一个4 MB的L2缓存。此外,M2处理器不支持同步多线程(SMT),还包含一个十核心的GPU,每个核心由32个执行单元组成,每个执行单元包含八个用于算术运算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同时还有神经网络引擎和媒体引擎,以支持图像和视频处理、信号处理和安全任务,其TDP为22 W。
#### 2. 多核处理器集成面临的问题
在一个处理器芯片中集成大量核心时,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 **高效的片上互连**:需要提供足够的带宽用于核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这种互连应该具有可扩展性,以支持未来处理器设计中核心数量的增加,同时要具备鲁棒性,能够容忍特定核心的故障。当一个或几个核心出现硬件故障时,其余核心应能继续运行。此外,互连还应支持高效的能源管理,通过降低时钟速度来降低单个核心的功耗。
- **高效的内存和I/O系统**:为了有效利用处理核心,待处理的数据必须能够快速传输到核心,以避免核心等待数据。因此,高效的内存系统和I/O系统至关重要。内存系统可以使用只能由关联核心访问的私有一级(L1)缓存,以及可以包含不同核心数据的共享二级(L2)缓存,通常还会使用共享三级(L3)缓存。对于拥有数十或数百个核心的处理器芯片,可能需要在内存层次结构中增加额外的缓存级别以满足带宽要求。I/O系统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使所有核心在典型应用程序中保持忙碌,在物理层,I/O系统必须能够每秒将数百吉比特的数据传输到芯片上,目前这种强大的I/O系统正在开发中。
#### 3. 互连网络的作用与分类
互连网络为并行系统的不同组件提供物理连接,类似于控制流、数据流或内存组织,它也可用于并行系统的分类。其内部由链路和交换机以规则的方式排列和连接而成。
- **在多计算机系统中**:互连网络用于连接处理器或节点,处理器之间的协调、同步或数据交换通过在互连网络的链路上进行消息传递来实现。
-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互连网络用于连接处理器和内存模块,处理器的内存访问通过互连网络进行。此外,互连网络还用于连接多核处理器的核心。
互连网络的主要任务是将消息从特定的处理器或核心传输到特定的目的地,消息可能包含数据或内存请求,目的地可以是另一个处理器或内存模块。其要求是即使同时传输多个消息,也能正确且尽可能快地完成消息传输。消息传输和内存访问是并行系统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互连网络的设计对并行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互连网络的重要设计标准包括:
- **拓扑结构**:描述用于连接不同处理器或处理器与内存模块的互连结构。
- **路由技术**:描述网络内处理器或处理器与内存模块之间确切的消息传输方式。
#### 4. 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互连网络:
- **静态互连网络**:通过固定的物理链路直接连接节点(处理器或内存模块),也称为直接网络或点对点网络。节点的连接数量从星型网络中的一个到完全连接图中的所有节点不等。静态网络常用于具有分布式地址空间的系统,多核处理器内部的互连也基于静态网络。
- **动态互连网络**:通过交换机和链路间接连接节点,也称为间接网络。例如基于总线的网络或由交换机通过链路连接而成的交换网络。动态网络可用于具有分布式和共享地址空间的并行系统,通常会采用混合策略。
#### 5. 静态互连网络的特性
静态互连网络可以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