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深度剖析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9 10:37:36 阅读量: 14 订阅数: 24 AIGC 

### 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深度剖析
#### 1. Cray XT5 3D 环形架构
Cray XT5 3D 环形架构专为在高性能计算(HPC)应用中实现卓越的消息传递接口(MPI)性能而设计。它通过集成专用的计算节点和服务节点来达成这一目标。
- **计算节点**:旨在高效、可靠地运行 MPI 任务直至完成。每个计算节点由一个或两个 AMD Opteron 微处理器(双核或四核)以及直接连接的内存组成,并配备专用的通信资源。
- **服务节点**:主要用于提供系统和输入/输出(I/O)连接,同时作为登录节点,用于编译和启动作业。每个计算节点的 I/O 带宽设计为 25.6 GB/秒。
#### 2. IBM Roadrunner:2008 年的顶级超级计算机
2008 年,IBM Roadrunner 成为世界上首个达到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性能的通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 Linpack 性能为 1.456 Pflops,安装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不过,在 2009 年末,Cray 的 Jaguar 超越了 Roadrunner。Roadrunner 主要用于评估美国核武库的衰变情况。
- **硬件组成**:采用混合设计,包含 12,960 个 IBM 3.2 GHz PowerXcell 8i CPU 和 6,480 个 AMD 1.8 GHz Opteron 2210 双核处理器,总共拥有 122,400 个核心。它是一个由 IBM Cell 处理器加速的 Opteron 集群,Cell 处理器具有八个浮点核心。
#### 2.1 处理器芯片和计算刀片设计
Cell/B.E. 处理器通过单芯片多核提供了卓越的计算能力。其架构支持广泛的应用,首个实现是一个具有九个处理器元素的单芯片多处理器,采用共享内存模型。
- **硬件连接**:机架由 TriBlade 服务器构建,通过 InfiniBand 网络连接。每个节点内部的连接由四个 PCI Express x8 链路组成,每个链路的传输速率为 2 GB/秒,延迟为 2 微秒。扩展槽还包含 InfiniBand 互连,允许与集群的其他部分进行通信,其能力评级为 2 GB/秒,延迟为 2 微秒。
#### 2.2 InfiniBand 互连
Roadrunner 集群采用分层结构构建。InfiniBand 交换机将 270 个机架中的 18 个连接单元集群在一起。该集群总共连接了 12,960 个 IBM Power XCell 8i 处理器和 6,480 个 Opteron 2210 处理器,以及 103.6 TB 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集群复合体可提供约 1.3 Pflops 的性能。此外,系统的 18 个通信/服务节点使用 18 个 InfiniBand 交换机提供 4.5 Tflops 的性能。二级存储单元通过八个 InfiniBand 交换机连接。系统总共安装了 296 个机架,采用两级分层架构。该系统功耗为 2.35 MW,是 2009 年第四节能的超级计算机。
下表总结了 IBM Roadrunner 的主要参数:
| 参数 | 详情 |
| --- | --- |
| Linpack 性能 | 1.456 Pflops |
| 处理器数量 | 12,960 个 IBM Power XCell 8i CPU 和 6,480 个 AMD Opteron 2210 双核处理器 |
| 核心总数 | 122,400 个 |
| RAM 总量 | 103.6 TB |
| 功耗 | 2.35 MW |
#### 2.3 消息传递性能
Roadrunner 使用 M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以典型的单程序多数据(SPMD)方式与运行应用程序的其他 Opteron 处理器进行通信。运行应用程序所使用的计算节点数量在程序启动时确定。其 MPI 实现基于开源的 Open MPI 项目,因此是标准的 MPI。与其他典型的 MPI 应用程序(如在 IBM Blue Gene 解决方案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类似,但 Roadrunner 在应用程序架构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于其 Cell/B.E. 加速器的使用方式。在应用程序流程的任何时刻,运行在每个 Opteron 上的 MPI 应用程序都可以将计算复杂的逻辑卸载到其下属的 Cell/B.E. 处理器。
以下是其消息传递流程的 mermaid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A[Opteron 处理器] -->|MPI 通信| B[其他 Opteron 处理器]
A -->|卸载复杂逻辑| C[Cell/B.E. 处理器]
```
#### 3. 集群计算研究领域概述
集群计算自 1990 年以来一直是热门研究领域。DEC 和 IBM 率先开展了相关研究。历史上的里程碑式计算机集群包括 1984 年运行 VMS/OS 的 VAXcluster、1994 年的 Tandem Himalaya HA 集群和 1996 年的 IBM SP2 集群。近年来,超过 85% 的全球前 500 强超级计算机采用集群配置。
- **相关会议和期刊**:每年,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都会举办多个相关的国际会议,如集群计算会议(Cluster)、超级计算会议(SC)等。还有一些相关期刊,如《集群计算杂志》《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杂志》(JPDC)和《IEEE 并行与分布式系统汇刊》(TPDS)。
#### 4. 家庭作业问题
以下是一系列与集群计算相关的作业问题,旨在帮助深入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 **区分集群相关术语**:
- 紧凑集群与松散集群
- 集中式集群与分布式集群
- 同构集群与异构集群
- 封闭集群与开放集群
- 专用集群与企业集群
2. **冗余技术问题**:假设节点故障时,诊断故障需要 10 秒,工作负载切换需要 30 秒。计算在忽略计划停机时间和考虑每周一小时维护(一次一个节点)情况下集群的可用性。
3. **超级计算机集群架构评估**:研究 2010 年 11 月公布的全球排名第一的天河 - 1A 超级计算机的集群架构,包括架构、硬件组件、操作系统、软件支持等方面,并与 Jaguar、Nebulae 和 Roadrunner 进行比较。
4. **集群计算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配置**:
- 定义和区分可扩展性的相关术语,如机器规模可扩展性、问题规模可扩展性、资源可扩展性和代际可扩展性。
- 解释热备用、主动接管和容错集群三种可用性集群配置的架构和功能差异,并给出每种配置的两个商业集群系统示例,评论其在商业应用中的优缺点。
5. **多处理器和多计算机的区别**:
- 解释统一内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